古人在夸赞一个男性时,喜欢用"才似宋玉,貌若潘安"这样的话,原因主要有五点。第一,宋玉和潘安两个人长得很帅气;第二,宋玉和潘安两个人很有才华;第三,被赞美的人是一个外貌与才华兼具的人;第四,宋玉和潘安两个人都不花心;第五,宋玉和潘安两个人政治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1)


说到《楚辞》,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屈原,但是《楚辞》不只是收录了屈原个人的作品,还收录了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其中宋玉是我们即陌生又熟悉的一个人。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2)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他还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 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但是大体上知道他是生在屈原之后的,并且在楚国活动,现在还有宋玉城遗址。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3)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录为: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大意为:屈原死了之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他们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最终没有人敢于直谏。其实在屈原死后,楚国的国力一天比一天衰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所以,宋玉这个人是很有才华的,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诗文传于世,还有少数的一些存在争议。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4)

后人对他的称赞也很多。李白曾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将他与屈原相提并论,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高。因为李白一向是比较自负的,他很少夸人,能得到他的认可,着实不易。

李商隐直接以《宋玉》为题作诗: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

李商隐这个人写诗最爱用"无题"作为题目,在这里直接表达了对宋玉的赞美之情。

宋玉除了才华横溢,还有超凡的外表。他还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十大美男之一。关于如何他到底如何美,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从他的作品《登徒子好色赋》中窥见一二。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5)

赋中登徒子,说宋玉不仅是一个巧言令色的人,还说他是一个特别好色的人。宋玉就用东家邻居女子美丽而自己不动心为例说明他并不好色。这位美女用现在的话说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又以登徒子妻其丑无比,登徒子却和她生了五个孩子,反驳说登徒子才好色。这个故事说明宋玉才思非常敏捷,也从侧面表现了他的貌美,所以才让登徒子钻空子,也体现了他并非是一个好色之人。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6)

与宋玉相关的典故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这三个成语都出自的宋玉《对楚王问》。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大意是说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他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下里巴人的意思是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较高雅的歌曲,后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是相对的词语。曲高和寡是指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7)

《人物传记·卷第一·人物》中写到:

"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之仍似屈原也。"

所以,宋玉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人,但他生活的楚国却是一个不断衰弱的国家。楚王对他也不是十分地信任,也是一个壮志难酬的人。

相对于宋玉,潘安在外表上似乎更胜一筹。


潘安(247年-300年),古代几大美男之首、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本名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潘安的名字,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人称潘安。别称潘安仁、檀奴、檀郎。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8)

关于潘安之美在正史上亦有多处记载,如《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刘勰《文心雕龙》中写道:"潘岳,少有容止。"

《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篇·七则》中则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潘安因为长得好看,颜值高,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女子追着他的车,给他的车里洒花,丢水果。等回到家,总是满满的一车鲜花水果,承载的是大家对他的喜爱。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左太冲(左思)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颜值高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养眼。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9)

潘安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才子,不只是有一副漂亮的皮囊。

潘安少年时就展露出超凡的才华,被人们著称为"奇童"。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王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最后结尾时写到"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意为"请各位像潘安与陆机那样,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表现王勃对这次盛会的夸赞,表达自己能够有幸参加这次宴会。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10)

潘安的政治仕途与宋玉有相似之处,因才华与美貌出众而被别人嫉妒,政治仕途一波三折,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

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潘安作《藉田赋》,洒洒千言,文字优美,被小人谗言,于是十年不得升迁。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他写给妻子的《悼亡诗》

杨容姬(249年―298年),西晋名儒杨肇之女,正是潘安的妻子。杨容姬10岁时便与12岁的潘安定亲。从某方面来说,她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女人,嫁给了一个既帅气又有才华男人,并且这个男人对她还特别的专情。婚后,俩人共同生活20多年,夫妻情深。但是幸福的生活是短暂的,杨容姬不幸早亡。她死后,潘安对她念念不忘,作了三首有名的《悼亡诗》来怀念她,写的悼亡词情感真挚,且并未再娶。他们的故事更成为千古佳话,有"潘杨之好"的评价。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11)

潘安的《怀旧赋》中这样写道:

"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

潘安十二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就定下了亲事。

《悼亡诗·一》中有一句"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是说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鱼的分崩离析。比目鱼是水中一种成对的鱼。《尔雅·释地》说:

"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

传说比目鱼身体很扁,头上只一侧有眼睛,必须与眼睛生在另一侧的比目鱼并游。古人常用来比喻夫妻合好。潘安的三首悼亡诗都写得情真意切,李商隐曾讲"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这两句是诗人以潘岳、宋玉自比,说刘蕡的死,自己只能像潘安一样空作哀文哀悼,却不能为其招魂起死回生,也不能为其伸冤报仇。表扬的就是他的这三首诗。而且,由于潘安有《悼亡诗》三首是悼念亡妻的,从此以后,"悼亡诗"成为悼念亡妻的专门诗篇,再不是悼念其他死亡者的诗篇。从这也可以看出,潘安《悼亡诗》影响之深远。

所以,潘安是一个长得很帅气的人,也是一个有才华出众的人,还是一个无比专情之人,同样也是一个在政治仕途上不得志的人。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潘安于是被抓捕,并被灭了三族。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12)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宋玉和潘安既有好看的皮囊,也有有趣的灵魂。后人用"才似宋玉,貌若潘安"来赞美男子,其实并不是一定要将他俩的才与貌分个高下,这两句话更多的是用互文来理解,即宋玉和潘安的才华都很好,两个人都长得好看。后人用这两句话去称赞别人,是因为对方是一个才华与美貌兼具的人。

古人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性格(古人在赞美别人时)(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