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到了晚上光线较弱的时候也会“入睡”。日本一项新研究说,植物“入睡”要依靠两种酶作为“开关”,这个发现有望用于设计能适应不同环境的作物。

植物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过去的研究发现,植物在白天光线变强时会“醒来”,叶绿体增强活动,而在晚上光线变暗后又会“入睡”,叶绿体减弱活动,这样可以使光合作用的总体效率较高,避免浪费能量。此前研究人员曾发现了让植物“醒来”的机制,但对植物“入睡”的机制并不清楚。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报告说,两种分别名为TrxL2和2CP的酶共同发挥了让植物“入睡”的“开关”作用。植物体内一些蛋白质在“醒来”时会被还原,这两种酶能让它们重新被氧化,从而让植物“入睡”。氧化还原反应的循环也使得植物在“睡”与“醒”间循环。

酶和什么参与植物呼吸作用(植物入睡有)(1)

用拟南芥进行的实验显示,如果抑制这两种酶的作用,则拟南芥无法在晚上“入睡”,叶绿体会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进行效率不高的光合作用。

研究人员说,这项发现阐明了植物在夜间防止能量浪费的机制,给植物科学基础研究带来新突破,有望为今后设计环境适应型作物提供方法。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热文TOP15(统计周期:2017.2.1-2017.12.20)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