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作为一部古代宅斗剧,曾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本以为只是一部古代言情剧,却没想到蕴藏着许多人生的哲理。

盛明兰作为盛家最不受宠的庶女,一路逆袭,成长为一个影响家族兴衰的举足轻重的女人。

赵丽颖在知否中说要守住自己的心(赵丽颖知否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1)

不同于其他剧集中女主的傻白甜,明兰睿智通透,将人生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而透过她的眼睛,看到每个家族的兴衰,不难得知,兴盛的家族都分主次、知进退。

01 盛紘宠妾灭妻,家宅不宁

由于林小娘深受主君盛紘的宠爱,正妻王大娘子还要第一头,明兰的童年十分不幸。

母亲卫小娘在夹缝中求生存,短衣少粮。

明兰少不更事,为母亲强出头却惹来了大麻烦,卫小娘难产,一尸两命。

赵丽颖在知否中说要守住自己的心(赵丽颖知否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2)

好在,明兰这个不受宠的庶出女儿,受到了祖母的照拂,平安长大。

但林小娘和大娘子的争斗并没有休止,她们拼儿子的功名,拼掌家的权利,拼女儿的婆家……

正因如此,墨兰被林小娘教得心狠手辣,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甚至为了嫁给伯爵府的梁六郎,不惜设计败坏自己的名声,令家族蒙羞。

盛紘自己为庶出,由于主母不公,导致他们母子从小受尽虐待。

因此每当林小娘哭诉自己一双儿女的庶出出身,并且自己是妾侍没有话语权时,都会让盛老爷生出强烈的保护欲。

赵丽颖在知否中说要守住自己的心(赵丽颖知否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3)

盛紘因为一己私心,独宠林小娘,忽略了自己作为一家之主的公正,本末倒置,才致使宅院之内争斗不断,家族蒙羞。

直到林小娘去世,内宅安宁,盛家女子得嫁高门,男子也都有所作为,盛氏家族才走上了正轨。

02 明兰敬重张大娘子,锦上添花

明兰在闺阁之时,明白自己势单力薄,首要的任务就是藏锋,所以她装傻装笨,处处让着两位姐姐。

待到羽翼渐丰,明兰故意让墨兰误会自己要嫁入伯爵府,逼得墨兰和林小娘不得不使出下贱的招数,成功扳倒了林小娘。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明兰一直心里有数,而对待不同的人,明兰也有着不同的礼数和做法。

赵丽颖在知否中说要守住自己的心(赵丽颖知否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4)

明兰成亲之后,第一次举办宴会就被小秦氏摆了一道。

小秦氏哭诉自己的委屈,让心高气傲的英国公之女张大娘子误会了明兰。

再加上沈将军的小妾小邹氏故意挑衅,这场宴会不欢而散,明兰在汴京城贵妇圈的处境更是艰难。

明兰到沈将军府求见张大娘子,却并没有因为小邹氏的示好而投其所好,反而是提醒她要知身份,明进退。

赵丽颖在知否中说要守住自己的心(赵丽颖知否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5)

张大娘子在明兰的劝慰下渐渐从郁闷中走了出来,变得明亮而自信,无形中也改善了夫妻的关系。

从那时起,张大娘子就将明兰视为闺阁好友,英国公夫人更感念明兰的好,无形中帮助明兰走入了上层社会的社交圈。

赵丽颖在知否中说要守住自己的心(赵丽颖知否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6)

正如《大学》中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兰知道,张大娘子才是将军府里最尊贵的女人,也是最值得结交的人。做事要分主次,与人结交更是如此。

正因明兰深谙此道,她的处境日渐好转,也为丈夫分担了忧愁。

03 皇后懂得社稷为先,脱簪戴罪

皇后和沈将军一直感念沈将军亡妻的恩情,所以在她去世以后,为了延续邹家的荣耀,沈将军又纳了小邹氏为妾。

无论小邹氏犯了什么错,他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明晃晃的偏袒。

小邹氏平日里仗着姐姐的功劳,作威作福,甚至欺负到了张大娘子头上。

在张大娘子生产的危急时刻,小邹氏绑走了太医,惹怒了英国公府,也打破了朝堂之上新旧两派的平衡局面。

皇后在此时并没有再念旧情,而是在明兰的点拨下明白,恩情次要,帮助皇上稳定朝局才是最主要的。

赵丽颖在知否中说要守住自己的心(赵丽颖知否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7)

她亲手摘下了凤冠上的明珠,命亲信送到英国公府以示赔罪。

又换下华美的衣衫,褪去钗环,在众目睽睽之下向皇上和太后请罪。

皇后内心深处对邹家充满了愧疚,但平息旧臣怒火、为皇上分忧才是她身为皇后的首要任务。

哲学上说,做事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正如作家德鲁克曾说: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别无其它选择不要先做那些次要的事情。如果不作这样的选择,那将一事无成。

04 写在最后

做人,最重要的是在人生路的岔口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每个左右为难的瞬间,都需要找到最主要的问题。

明兰靠着自己清醒而通透的头脑,一直将主次拿捏得刚刚好,在盛家和顾家一路披荆斩棘。

愿你我也能从明兰的逆袭之路中获得一些启示,在每一个人生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走最宽阔的那条大路。

赵丽颖在知否中说要守住自己的心(赵丽颖知否教会我们最深刻的道理)(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