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则与临海有关的故事,来自《广异记》。

南澳金银岛传说 误入海外金银岛-台州传说故事勾辑(1)

《广异记》

《广异记》为唐前期大型志怪传奇集,是一部初唐小说由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代表作品。作者戴孚,谯郡(今安徽亳州)人,生平事略不见史传。据顾况所作《戴氏广异记序》(《文苑英华》卷七百三十七),知戴孚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与顾况同登进士第,任校书郎,终于饶州录事参军,卒年五十七岁。此书大抵作于大历年间(766-779),作者死后,由其子请顾况为书作序行世。

南澳金银岛传说 误入海外金银岛-台州传说故事勾辑(2)

此则故事名为《慈心仙人》,录如下:

唐广德二年,临海县贼袁晁寇永嘉。其船遇风,东漂数千里,遥望一山,青翠森然,有城壁,五色照曜。回舵就泊,见精舍,琉璃为瓦,瑇瑁为墙。既入房廊,寂不见人。房中唯有胡㹻子二十余枚,器物悉是黄金,无诸杂类。又有衾茵,亦甚炳焕,多是异蜀重锦。又有金城一所。余碎金成堆,不可胜数。贼等观不见人,乃竞取物。忽见妇人从金城出,可长六尺,身衣锦绣,上服紫绡裙,谓贼曰:“汝非袁晁党耶?何得至此?此器物须尔何与,辄敢取之!向见㹻子,汝谓此为狗乎?非也,是龙耳。汝等所将之物,吾诚不惜,但恐诸龙蓄怒,前引汝船,死在须臾耳。宜速还之。”贼等列拜,各送物归本处,因问:“此是何处?”妇人曰:“此是镜湖山慈心仙人修道处。汝等无故与袁晁作贼,不出十日,当有大祸,宜深慎之。”贼党因乞便风。还海岸,妇人回头处分。寻而风起,群贼拜别,因便扬帆,数日至临海。船上沙涂不得下,为官军格死,唯妇人六七人获存。浙东押衙谢诠之配得一婢,名曲叶,亲说其事。

南澳金银岛传说 误入海外金银岛-台州传说故事勾辑(3)

白话译文如下:

唐代宗广德二年,临海县有一个叫袁晁的贼寇去骚扰永嘉,他的船遇上大风,向东漂出几千里。远远望见一座山。山上的树木青翠茂密,还有五色闪耀的城墙。他便把船停到山下。上山见到一所很精美的房舍,用琉璃做的瓦,用玳瑁砌的墙。走进房廊,很静,看不到人,屋里只有二十多只小狗崽。器物全是用黄金制做的,没有各种杂物。又有被褥,也很有光彩,大多是西蜀出产的贵重织锦。还有一所金子城,多余的零碎金子一堆一堆的,数不胜数。贼人见屋里没人,就争抢着拿东西。忽然发现一位妇人从金子城里走出来。她能有六尺高,身上穿着锦绣上衣,紫色丝绸裙子。她对贼人们说:“你们不是袁晁的同伙吗?怎么能到这里来?这些东西并不是留给你们的,你们就敢拿?刚才见到的小狗,你们以为是狗吧?不是的,那是龙啊!你们拿走的东西,我实在不珍惜,但是恐怕那些龙压不住怒火,前去拉你们的船,你们就死在眼前了。你们应该马上回去!”贼人们站成一排下拜,各把东西送回原处。于是就问这是什么地方,妇人说:“这是镜湖山慈心仙人修道的地方,你们无缘无故就跟着袁晁做贼,不出十天得有一场大祸,应该特别小心。”贼人们于是乞求妇人刮一阵顺风,让他们回到海岸。妇人回头布置一下,不一会儿就起了风。贼人们下拜告别,于是就扬帆起程,几天就回到临海县。船被搁浅在泥沙之中走不脱,贼寇全被官兵打死了,只剩下六七个妇人活了下来。浙东县押衙的谢诠之分配到一个奴婢,名字叫曲叶,是她亲口讲的这事。

——百度百科·慈心仙人

南澳金银岛传说 误入海外金银岛-台州传说故事勾辑(4)

文中提及的袁晁,是唐代宗时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袁晁,浙江临海人,原为司鞭小吏。宝应元年(762年),朝廷为追征江淮地区八年赊欠租调,派豪吏为县令,搜括民间粟帛,农民纷起反抗。他在翁山(今舟山岛)率众起义,攻下台州,年号宝胜(一作升国),连克信、温、明等州,拥众近二十万。次年夏,为唐将李光弼部所败,他被俘杀。其弟袁瑛率五百人退入宁海北紫溪洞一带,被唐军包围,战死。

注:小犬为㹻。——陈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