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都有一种感觉,成都的人好像“变”多了。

早晚高峰的成都地铁1号线,街边热闹的餐饮店铺、公园里赏花的众多游客、商场里逛街的市民……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

(图据@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地铁强劲的客流数据就是活力城市的有力证明——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2)

成都地铁单日客流量(2.6-2.16)

最近两周时间,成都地铁工作日客流呈常态化“600万 ”。数据的背后,是成都经济与活力全面恢复的信号。而1号线作为成都地铁的“老大哥”,最近的客流表现也成了许多网友谈论的话题。

1号线承载了许多城南上班族的日日夜夜。都说没有挤过1号线的年轻人不足以谈人生,在繁忙的1号线上,或许可以窥见他们的青春和梦想。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3)

2023年的春天,来得比以前稍晚了些。

2月底的成都,地铁上依然随处可见穿着羽绒服的乘客们。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明天是不是要脱掉自己的秋裤,随着“滴滴”开门声响起,就已经被“备战状态”的候车乘客“友好的”带进车厢奔赴旅程。

网友@是兔子的星星呀 在社交平台发布动态称,“好久不见,晚高峰的成都地铁1号线。上一趟都没挤上去。”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4)

这是最近很多市民口中1号线的常态。成都地铁作为城市繁繁荣的“晴雨表”,客流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2月20日,2月最后一个工作周的周一,成都轨道交通线网总计客运量623.43万乘次,1号线客流表现不俗。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5)

(2月20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总计客运量)

在客流表现不俗的背后,有许多只有在1号线上才能遇见的梗,也是每个城南上班族心里专属的“坐地铁经验之谈”。

“每天早高峰坐成都地铁,都要三省吾身: 我要从哪儿上(换乘最快),我到哪个站了(换到门边),我要在哪儿下(离电梯近)。”

不管是精准对接直升电梯的屏蔽门编号,还是直线距离最近的换乘车厢。仿佛只有早晚高峰坐过1号线的上班族,才懂什么是真正的1号线。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6)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7)

在成都地铁1号线上,许多年轻人都有着对未来的憧憬。跨越南北的天府大道不仅是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城市主轴,更拥有成都新的机会和爆发点。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去年大学毕业的羊羊每天坐1号线通勤于城北和城南,40分钟的通勤距离对现在的她来说“将将好”。去年羊羊拿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Offer,终于实现了大学时期的动漫梦想。“我心仪的公司在这里,虽然常常加班,有时也会抱怨。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手里这一部自己特别喜欢的漫画做出来,希望能有人看到我的作品。”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8)

与羊羊相对应的,则是已经工作快9年的星星。从大学毕业来到成都,9年间“蓉漂”星星更换了3个工作,但无一例外都选在了城南地区。目前星星在一家医美机构上班,每天需要8号线转1号线通勤。在她看来,城南提供了年轻人最多的机会,也赋予了未来无限的可能。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9)

(图据摄影师@AnsonPhoto ,已授权)

在刚刚出炉的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些数据可以看懂成都:

过去五年极为重要、极不平凡。成都成为全国第1个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第3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成都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

五年来,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全面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均增长6.2%,总量跨过7个千亿级台阶、达2.08万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达1.14万家、增长2.6倍。

(据成都发布)

在这座“造梦”的城市里,在每天通勤在1号线的年轻人眼中,他们看到更多的是机会、是挑战,是成都这座新城带给他们全新的视角。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成都人才总量已达622.32万人、居全国第4位。在《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单上,成都荣登榜首,并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成都发展,成都也犹如人才蓄水池,吸引来更多人才前来。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破。在成都,每个人都是梦想的铸造者。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0)

在大客流的背后,是成都地铁全力以赴的守护。

成都市早高峰通勤客流整体呈现“漏斗状”,龙泉驿、温江、新都等各个城区乘客通过乘坐2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8号线等线路向城市中轴迅速汇集。广大乘客经过骡马市站、天府广场站、省体育馆站、倪家桥站、火车南站换乘至1号线。

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成都地铁多措并举,为这股朝气蓬勃的城市活力提供科学稳固的安全保障。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1)

01 多种选乘方式

城东、城北往城南通勤的乘客可以选乘6号线,抵达金融城东站后换乘9号线直达孵化园站,再选择换乘18号线前往高新南区及天府新区。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2)

城西、城北往城南通勤的乘客可以选乘5号线,抵达锦城大道站后换乘9号线直达孵化园站,再选择换乘18号线前往高新南区及天府新区。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3)

乘坐7号线在火车南站换乘的乘客,以及乘坐9号线在孵化园站换乘的乘客,均可以选乘18号线南行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4)

温馨提示:早高峰南行,不只可以选择搭乘1号线,还可以选乘5、6、18号线。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5)

02 多重行车模式

A.跟进客流动态,提升运输能力:结合客流数据分析,针对性增加列车开行频次,压缩行车间隔,1号线最短行车时间压缩至2分钟,候车乘客将能更快坐到下一班列车。

B.做好通勤保障,优化空车开行:优化大站空车投放,从调整投用时间点,提高空车利用率增加开行班次等方面入手,提升出行效率。

C,加强现场联控,动态调整行车:时刻关注重点站客流动态,通过加强行车联控,延长站停时间、上下行列车不同时到达、适时加开备车,全面做好大客流应对。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6)

03 文明有序乘车

高峰客流乘车时,请大家积极配合车站工作人员引导,不要拥挤,有序排队,注意安全,按照站内指示牌以及广播指引进站乘车。一次礼让,一次等待,都是文明的体现,千万不要吵架过孽。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7)

未来,还有无限想象。

近日,成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按照“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理念,聚焦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智慧治理,制定完善导则、标准等空间管理体系,为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指引和支持。指导重点片区完善城市设计,着眼集约高效、低碳绿色发展,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和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8)

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成都轨道TOD给予我们更多可能。开拓“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协调发展之路,一直未曾停下脚步。

为提升通勤效率,成都轨道TOD以“站城一体”为理念,在项目设计中,打造立体交互的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地上、地面、地下三层立体慢行系统,构建“BMW”(公交 地铁 步行)绿色出行体系,服务引导人流在“城市枢纽——功能片区——公园社区”各层级疏解分流,有效调节城市运转节奏,有力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19)

今年,成都轨道集团还将在实现双凤桥、崔家店、幸福桥、双流西等首批TOD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的基础上,再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数千套。

一幅幅公园城市的美丽画卷,正跃然纸上。

为什么周五的地铁1号线不挤(那些早晚高峰在1号线上的年轻人)(20)

(图据成都发布)

我们常感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却在奔赴的路上马不停蹄、义无反顾。不管是通勤路上的一束鲜花、回家路上的无缝链接……也给通勤奔波的出行路也赋予了N种可能。

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这座城市从来不会辜负努力前行的年轻人,时间也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