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都行,你说了算”,这是现代人的“佛系三连击”。

他们表面上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以逆来顺受换取人际关系的表面和谐;然而内心却仍然渴求着升职加薪、功成名就,与人相处时其微笑的表情下隐藏的往往是成群结队奔腾而过的羊驼。他们的佛系,更是一种“伪佛系”。

或许这就是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一种习惯,以表面的“风平浪静”来掩盖内心的“风起云涌”,这种行为还通常被称为“高情商”或者“圆滑”又或者“明哲保身”,总之,就是充满了“智慧”。

要说起古代比较知名的“伪佛系”例子,1300多年前的大诗人王维绝对算一个。

王维的帅气(伪佛系男孩王维)(1)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生于公元701年武周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时期。他出身名门世家,其高祖父、曾祖父、父亲分别做到了赵州司马、扬州司马、汾州司马,在地方军事上有一定权力,其祖父是掌管音律的协律郎,在诗书礼乐方面颇有造诣。

现代人对于王维的了解,可能多数都停留在“大诗人”的层面: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确,王维有很多诗出现在今天的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上,千古流传。然而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在“大诗人”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大官人”:

王维15岁离开故乡去京城当“京漂”,由于他父亲去世较早,家里在京城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刚到京城时他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好在遗传了祖父在诗书礼乐方面的修为,王维在乐曲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放现在也应该是个著名的创作人,在《我是创作人》里当个评委什么的不在话下)。通过打点关系终于结识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歧王李范,成了歧王家里的常客。又通过歧王结识了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王维深得玉真公主赏识,在她的指导下才顺利的走上了仕途——先是中解元,后又中进士,再到宫中任“太乐丞(跟他祖父的协律郎类似)”。

王维的帅气(伪佛系男孩王维)(2)

也许是不懂宫中的规矩,或者没弄明白这太乐丞该怎么当,王维不多久就得罪了唐玄宗,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据说是因为王维把只有皇帝才能看的节目安排给其他人看了,这种事玄宗怎么能忍)。

之后,王维还先后出任过右拾遗、监察御史、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太子中允、尚书右丞等官职。从初入宫任职到公元761年去世,王维基本没离开过官场,即使再不顺利,他也没有放弃过,不得不说,他对功名利禄是有追求的。

王维的帅气(伪佛系男孩王维)(3)

那么现在的人称他是“佛系男孩”,是为什么呢?

王维被称为“佛系男孩”,可能是因为他“诗佛”的称号,或者跟他字、号都是“摩诘”有关。

前面已经提到,王维是靠结识歧王和玉真公主才走上仕途的,尤其是玉真公主对他的帮助非常大。而这个玉真公主因为从小见识了后宫中的权力斗争、尔虞我诈,为避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一直都以慕仙问道、静修避世的态度活着,平时喜爱诗书礼乐,因此王维想要接近玉真公主,乐曲上的修为是一块敲门砖,与世无争的“佛系”态度也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王维的仕途一直不太顺利,政治挫折不断,也因此产生了消极情绪,修佛、问道都是缓解不良情绪的好方法,他所处的年代佛教是比较盛行的,因此他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半官半佛、半隐半仕的状态,在仕途不顺时还曾拜入佛教门下学习佛教南禅宗,他的诗作也充满了“佛系味道”,因此被称为“诗佛”,另外他还开创了“禅意画”,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再者,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这个“摩诘”也来源于佛教的“维摩诘菩萨”。

王维的帅气(伪佛系男孩王维)(4)

然而,从始至终,王维都是个“伪佛系男孩”。

如果他佛系,就不会想尽办法的接近歧王、玉真公主;

如果他佛系,就不会委身入宫当一个太乐丞;

如果他佛系,就不会接受贬官、去塞外任职;

如果他佛系,就不会先后讨好张说、张九龄两位丞相而争取“升职加薪”;

如果他佛系,就不会在安史之乱后在安禄山手下做官;

如果他佛系,就不会因一个玉真公主而跟李白“老死不相往来”。

可以说,王维的一生都无法也都没有真正的“佛”下来,而是一直被功名利禄缠绕。就像现在的“佛系三连击”,更多的是透露着一种无奈,或者是把“佛系”当面具,或者当成为自己开脱的说辞。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从古至今,又能有多少文人雅士真正做到“佛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