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仙一》官宣翻拍,新老演员被360°无死角对比,导致新版演员的粉丝觉得被冒犯。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

其实只有一个版本做对比已经算幸运了,那些饰演过《三国》人物的艺人才叫惨。

不仅纵向有翻拍,

横向还有故事延展。

导致隔段时间就有人被强行拉出来吐槽,比如各路饰演过曹操的演员。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

不少人提到曹操,都以为94版的鲍国安是元老级饰演者。

毕竟鬼畜片段中,就他最魔性、最常见。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4)

但相对而言王洪生的曹老板则更早,1983年他就在电影《华佗与曹操》中现身了。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5)

只不过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他和华佗两人之间,关于“救不救”的私人恩怨故事,对天下与权谋细节着笔较少。

所以格局方面打不开,风格也是通过脸谱化的表演来强调曹操的心胸狭隘,代入感较低。

加之版本较老,因此没有广为流传、知道的人不多,但就时间而言,确实是元老级别了。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6)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7)

94版的《三国》为何封神?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8)

主要原因就是演员有信念感,会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真正地带入到了角色当中,而非仅仅当做是一份工作。

比如鲍国安在接到饰演曹操的任务时,就花了大量时间去采访读者,搜集他们心中的曹操印象,拍戏之余也争分夺秒地查阅古卷来揣度角色。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9)

几百次总结之后他的曹老板有了大致框架,在饰演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地将自己摆到上帝视角:

用以揣摩角色心态,

俯瞰他的雄心壮志、

他的诡计多端。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0)

并将之反应在细节方面,一个简单的笑都有无数种内涵:自负、志得意满、诡谲、果断。

皆被认为是以点带面完美地塑造了曹老板的复杂形象,成就最贴近原著的曹操。

至今难有人突破的原因,不光是演技无敌,更重要的是那份为角色而生的信念感无人突破。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1)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2)

一曲《三国》唱罢,近20年没人敢碰这块里程碑。

但没翻拍立项不代表没有分支故事影视化,尤其曹老板这样一个满身故事的人,更是有不少编剧都等着戏说他一番。

比如2002年,他和蔡文姬那点子事就被搬上荧屏,搞了一段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男女纠葛。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3)

濮存昕饰演曹操,

剧雪饰演蔡文姬。

濮存昕的台词功底了得,所以此剧文戏出彩,但出彩之处也仅限于此。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4)

他所能展现的曹老板,更多的是展现柔情,体现特殊环境下的种种迫不得已。

而原型身上的野、狠、狂等其他属性都被人为削弱,指江山的曹操成了儒雅的文人,与读者们心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不过人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生物,诡计多端的皮囊之下未必没有柔情的一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5)

所以濮存昕的曹操或许不出彩,但也挑不出什么原则性毛病。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6)

2008年的《赤壁》堪比影视圈的小春晚,各路大咖齐聚共担三国大任。

但星光熠熠不代表质量能被大众认可,起码张丰毅的曹操就被不少人吐槽。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7)

说他没画皮,也没画骨、不伦不类。

除了大荧幕模式对三国故事的偏差影响之外,张丰毅的面相与曹操也不适配,他太正经了。

出演个刚正不阿的谏臣可以,或者是王侯将相也罢,但绝对不适合出演奸臣。

不然结果就是跳戏,形象固化让观众们难以有代入感,听两句台词思维就会跑偏,所以大家对他的曹操一角认可度较低。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8)

好在当时《人民的名义》还没上映,不然曹操一出肯定会被带入沙瑞金书记。

如此看来拓宽戏路确实很重要,三十多年前的段小楼,到后来的李世民再到沙瑞金,张丰毅已经被固定到了一种风格上,之后能否突破?很难说。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19)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0)

相较于一脸正气的张丰毅来说,刘松仁的面相就为他的曹操增光添彩了许多。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1)

不论是《名媛望族》还是《步步惊心》,刘松仁的上位者永远都是一副城府极深的设定。

这是多年饰演“大人物”留下的经验积累,因此饰演曹操的时候他得心应手,只需在此进行简单升华,就能将曹操之城府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个眯眼就让人感觉这老头是又没憋好心眼儿,狠辣、奸诈与狡猾属性不言而喻。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2)

再加上一身盔甲的加持,老曹就更加传神且被观众们认可了。

不过也正是水到渠成的演技平移,导致刘松仁的饰演中规中矩没有亮点可言,不吐槽但也没有点赞的冲动。

好在整部片子的重头戏在刘德华和Maggie·Q,大家对他要求并不高,甚至认为不喧宾夺主才是好配角。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3)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4)

经过了近20年的沉淀,终于有人敢向经典版《三国》发起挑战了。

据说项目成立时,剧组就广发英雄帖,邀请各路英豪加盟。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5)

当时导演看中陈建斌的气质,觉得他适合另外一个“重要”角色,但四大爷认为反正来一趟,为什么不演个具有挑战性的?

因此“非曹操不演”,最终经过一番调整他如愿拿到了剧本。

曲折的定角过程看似是好事多磨,但实际上他的曹操还是没达到观众们的认可程度。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6)

易中天老师在品三国的时候,给曹操下的评语是“虽是奸雄但很可爱”,可能是这句话给了四大爷灵感。

他的曹操不豪气也不霸气而是可爱至极,极至到了 “猥琐”的地步。

坐卧行止全然跳脱一代奸雄框架,与其说是在演曹操,倒不如说是陈建斌本人在剧中放飞自我。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7)

不过也不能把锅全部扣在四大爷头上,整部《新三国》都是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降智处理”。

角色的诠释重点不再是细节和内涵,而是将所有表情、肢体隐含的潜台词,变成了明面上的展现。

我的大斧都已经饥渴难耐了,还如何要求陈建斌的这泡尿撒得不痛快。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8)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29)

2010年于曹操来讲是比较精神分裂的一年,一边忙着在《新三国》中“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0)

一边在《越光宝盒》中着薄纱妖娆的躺在榻上COS《泰坦尼克号》,甚至还被打扮成了双环髻女娃娃。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1)

当时谁也没想过一代著名非主流老艺术家,还能有如此妩媚的时候。

特定光线之下既惊艳又惊悚,果然娱圈的人情不好欠也不好还。

好在整部《越光宝盒》都是恶搞,老郭的曹老板虽然权谋掉线,但喜感十足符合影片基调。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2)

因此也没人上纲上线的要求他符合形象和演技,只记得他浮夸的表情包“NO、NO、NO”。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3)

吃了“面相”亏的还有姜文。

多年行走江湖的他,形成了姜氏独有的文艺风格,简而言之就是一身匪气。

尤其是经过了《让子弹飞》之后,匪气成了姜文的固有标签。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4)

而三国中的曹操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绝非土匪这样简单粗暴的人物。

反观《关云长》中姜文饰演的曹老板,虽被赋予了新属性和别样解读,但观众们却难以接受。

并表示在观看的过程中反复跳戏,总觉得他这位带头大哥是从鹅城穿越过来,准备抢黄四老爷而不是要用权谋搅弄天下。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5)

不过5.0分的《关云长》整部片子槽点满满,成功弱化了姜文的输出,调侃的人多了吐槽的反而少。

不过这次饰演曹操对姜文的影响很大,据说他后期还找来了张黎准备合作《曹操传》,打算以姜氏风格诠释曹操的另类人生。

我就是不知道曹操的棺材板还顶住顶不住。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6)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7)

英雄嘛总是难过美人关,曹操再运筹帷幄、再城府极深归根究底还是男人、会有感情和柔情。

因此在影片《铜雀台》中,周润发对曹操的诠释就无限放大了曹操有血有肉的那一面,面对灵雎时会贪嗔痴也会惧舍离。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8)

这样的设定以平常心看待没什么问题,甚至还有种玛丽苏小甜剧的既视感。

但那个人他是曹操不是曹植,感情戏占比过多会有种给长城贴瓷砖、给太阳按开关的既视感——多余!

英雄与美人乃绝配,但并非是固定搭配,所以即便饰演者是发哥,也没能逃得过网友们的吐槽。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39)

不过整部片子都改得乱七八糟,除了造型能看出来是三国,其他的全都风马牛不相及。

所以曹操爱美人不爱江山怎么了?

任性!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40)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41)

作为群雄逐鹿的三国,曹操并非独一无二的C位,因此当他在别人的视角中时才更好解读、更加明朗化了。

比如《军师联盟》中于和伟所扮演的曹操,就不用顾及经典版的奸雄,易中天口中的可爱,或者是临终交代时的深情。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42)

他只需要将曹操之雄伟展现出来就已经成功了大半,毕竟乱世之下恋爱脑活不久、猥琐也退不了兵。

他虽是负尽天下人的奸,但也是求才若渴的雄,于和伟很好地将这样两级反转的属性捏合好一起,攒成霸气版的曹老板。

你是君、我是臣”短短六个字荡气回肠,震惊网友一整年。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43)

大家纷纷表示他的曹操是多年来最接近本体形象的。

不过因为珠玉在前,于和伟的曹老板效果还是被排到了第二,但即便是第二,后来者想要超越于和伟的饰演也没那么容易。


文末

除了以上几位饰演过曹操的大咖,其实还有不少小众风格的存在。

如黑子的瞪眼咆哮款,王凯的鲜肉低音炮版,风格不一但殊途同归——都让网友们挑三拣四、评头论足。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于和伟的成名史 于和伟演出了精髓(44)

其实艺人对剧本角色进行二次加工无可厚非,甚至是敬业的表现。

角色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有对角色进行正向解读了,才能在经典角色与观众之间架起一道横梁,而不是流水线作业的瞎演。

翻拍也好,一个角色的不同饰演也罢,迎合市场的产物必然面临观众们的“挑三拣四”,经典最终只能成为难以望其项背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