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儿防老,我很不以为然还是那句话,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除非病榻缠绵,失去生活能力,不得已需要儿孙伺候,否则,还是自己照顾自己好自由也自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养老还得靠自己标语?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养老还得靠自己标语(养老还得靠自己)

养老还得靠自己标语

都说养儿防老,我很不以为然。

还是那句话,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除非病榻缠绵,失去生活能力,不得已需要儿孙伺候,否则,还是自己照顾自己好。自由也自在。

北大教授赵宝熙爱人陈司寇就是独自生活的典范。她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很值得后入学习。

陈老师大概92岁时,老伴去世了,她三个儿女要接她与他们一起住。

陈老师拒绝了。理由是不想麻烦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她更想拥有自己的生活。

这是陈老坚强的一面,通透睿智的一面。

同样身为教授夫人的另一位曾要求陈老每周打两直三个电话与她派遣寂寞孤独。陈老讲这不是办法,关键是要自觉有事干,勇敢走出来。固然另一位也很快拥有自己生活。

陈老一直坚持自己生活,儿子住的远,她给儿子讲,不必每周过来开,每两周来一次就行。似乎这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

在陈老看来,决定能否自主生活的关键一是身体健康,二是精神富足。每天读书看报,遛弯观景,忙得根本顾不上烦恼。

即便检查出肿瘤,陈老坚持不做手术,与瘤共存,她有句名言“死时要快”

缠绵病床,无力回天时她毅然决然绝食自亡,要求子女不许喂饭。她要有尊严的离开尘世。

她要求死后不通知学校,不通知亲友,病床上不让人探视。

如此通透不由得让我想起《求实》副主编朱铁志自缢身亡后留下《如果我死去》,一句话大彻大悟。

扯远了,还是说说身边的事情吧!

说病房有对老人吵起来了。老爷子有点激动,说也不怕大家笑话,心里实在憋屈的很。病床上躺着的是他的岳父,前几年伺候岳母,岳母没了,现在又伺候岳父。

伺候老人住院陪床还不算啥,关键是老人的儿子也就是他老婆的弟弟隔三差五的来病房视察一圈,还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说三道四。这还不是最气人的,最气人的是老人把拆房款全部给了儿子。老爷子气的呼呼喘气,老太太只骂他糊涂了。

不要说这是个例。生活中老人与儿子一起生活的总没有与女儿生活的多。或许婆媳永远是条难以逾越的坎。即便是独子,老人独居生活的也不在少数。如果有女儿,自然就好多了。这时候小棉袄就显示优越性了。

重男轻女是封建思想,除了传宗接代外,更多是当时劳动力低下。做农活需要劳力人手,而且不被外人欺负。

如今,我看生儿子还真不如生个女儿好!

《红楼梦》里“好了歌”就有一句。“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谁见了”。之所以提倡养老靠自己,就是学习借鉴陈司寇老师的做法。

除非不得已,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给自己添乱。毕竟生活年代不一样,三观不同,一起生活相互迁就,易生闲气,并非长久之计。

我同学的母亲坚持独自在农村生活,任凭事业有成的哥俩千呼万唤就是不与他们一起生活,说在家和街坊聊聊天打打牌挺好,来到市里跟傻子一样,不习惯。

但我想如果俩儿子换成女儿呢?或者老人有一个女儿呢?也许要另当别论了。

养老还是要靠自己,当然前提是要有好身体,要独立自主,要有富足的精神生活,每天读书看报不亦说乎,哪里还有时间烦恼焦虑。

除非你觉得自己老了,应该有人照顾。你忍受不了独自生活的孤独。或者说你更愿意享受另一种生活状态。

你是你想象出来的,你认为自己老了便是真的老了。可是“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T台,褚时健74岁创业种橙子。

一切皆是心造,靠人不如靠己。当我老矣,我会依然坚持蹦蹦跳跳读读写写。争取优雅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