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后是明英宗的贵妃,她是北京昌平人。因为明英宗的钱皇后始终没有生下儿女,所以立贵妃周氏所生的庶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明英宗死后,朱见深继位,为明宪宗。明宪宗就是历史上宠爱大他十几岁的万贵妃的那个皇帝。宪宗即位之后尊钱皇后和他的生母周贵妃为两宫皇太后。

周贵妃是很有野心的、善妒、有心计的一个女人。在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第二次登上皇位时,周贵妃就联络朝臣,以钱皇后身体残疾而且没有生儿育女为由,不宜册封为皇后。应册封皇太子的生母为皇后。奈何英宗与钱皇后感情颇深,力排众议还是将钱皇后册封为后。

明英宗皇后与贵妃(明英宗的贵妃宪宗之母周太后)(1)

所以在英宗去世宪宗继位之后,周贵妃就特别地排挤钱皇后,希望取代钱皇后的嫡后地位,希望宪宗只尊她一人为皇太后。但是明朝的朝臣们可是不答应的,在他们的强烈反对之下,宪宗尊两宫皇太后。话说明朝的文官集团特别厉害,有些事情皇帝想做,但是大臣们不答应,皇帝就是没有办法达成心愿,像后期的万历皇帝与朝臣们关于太子人选的博弈,最后还是大臣们赢了。

明宪宗侍母极孝,每五天去周太后宫中请安,每次酒宴时必定亲自出席作陪。周太后有什么要求他都满足,唯恐她有什么不高兴。所以周太后在宪宗一朝也是要风得风要雨的。

不久钱太后去世,按照明朝的礼法,钱太后应与英宗合葬,应与嫡后合葬,但是此时周太后开始阻扰这件事情。周太后想去世后与明英宗合葬,不想钱太后与明英宗合葬。但无奈英宗死前有遗诏,说钱太后百年之后与其合葬。在既有英宗遗诏又有朝廷礼法的情况下,周太后还是不依不饶,逼迫宪宗。宪宗也是左右为难,但是宪宗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所以准备按照周太后的意愿行事。

明英宗皇后与贵妃(明英宗的贵妃宪宗之母周太后)(2)

关键时刻,明朝的朝臣们出场了,他们不答应此事。朝臣们在大殿外长跪不起,放声大哭起来,哭声震天,逼迫宪宗遵守其父英宗遗言,维护国家礼法。

宪宗一看,没有办法,只能将钱太后与英宗合葬,日后周太后也与英宗合葬。但是周太后又使了一个坏招、损招:她将钱太后与英宗的墓穴通道给封堵了,让钱太后与英宗虽然墓穴很近,但是无法靠近。就是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写到这我真的很生气,英宗与钱氏真的是紫禁城里少有的爱情,但是造化弄人啊。

明英宗皇后与贵妃(明英宗的贵妃宪宗之母周太后)(3)

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万贵妃又善妒,不允许其他的宫妃生下皇帝的孩子。所以宪宗年纪很大的时候,也没有儿子来继承皇位。后来好不容易明孝宗即朱佑樘出生,出生于西宫。朱佑樘的生母是纪氏淑妃。

万贵妃想残害朱佑樘,所以周太后将朱佑樘带到她的宫中,她亲自抚养他,对他照顾备至。以免朱佑樘受到万贵妃的迫害,对朱佑樘是极其疼爱。

所以在宪宗死后,朱佑樘继承皇位,为孝宗。孝宗尊周太后为太皇太后。孝宗侍奉周太皇太后也是极为孝顺,周太后得病,明孝宗经常衣不解带地在她的床边服饰。

明英宗皇后与贵妃(明英宗的贵妃宪宗之母周太后)(4)

周氏的一生,总的来说是享受了儿孙的福气。但是她是一个善妒的人,而且有些阴险。她时时刻刻找机会去排挤钱皇后,而且希望能够取代钱皇后的地位,但是最后也没有成功。

她死后与英宗、钱皇后三人一起合葬,她的墓穴的通道与英宗的墓穴的通道是通的,也算是明朝第一个与皇帝合葬的妃子。周太后这个人对儿孙来说是一个慈母。

明英宗皇后与贵妃(明英宗的贵妃宪宗之母周太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