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底,随着人类登月技术的成熟,为了保护宇航员免受太空温度激烈变化所带来的伤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具有调温效果的微胶囊置于纺织品中,做成调温宇航服,开启了人类利用调温技术的时代。现如今,智能调温纺织品已逐步商业化,进入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

智能温度控感应面料(智能温控纺织品是如何做到知冷知热)(1)

调温纺织品是一种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自动感知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并从环境中可逆地吸收或释放热量,双向调节温度的织物。调温纺织品可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人体表面皮肤适宜的温度,从而增强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调温纺织品的奥秘?

调温纺织品的奥秘在于所包含的材料是能够感知环境温度变化的相变材料。相变物质通过发生状态改变(固态、液态或气态),可以存储或释放大量能量,以维持基体温度恒定。

智能温度控感应面料(智能温控纺织品是如何做到知冷知热)(2)

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纤维中包含的相变材料发生相变,从固态变为液态,吸收热量储存于纤维内部;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从液态变为固态,释放出储存的热量,保持体表温度,使人体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

相变材料的存储方法:

相变材料能够存储或释放能量,但在发生形态转变时易发生泄漏,限制了相变材料的应用。通过对相变材料进行封装,可以有效防止泄漏问题,目前可用的方法包括多孔材料吸附法和微胶囊法两种。

智能温度控感应面料(智能温控纺织品是如何做到知冷知热)(3)

多孔材料吸附法:由于表面张力和毛细效应的存在,相变材料可以吸附在多孔材料中实现稳定。常用的多孔材料有黏土矿物、多孔碳材料、金属泡沫,此方法不仅可以防止相变材料的泄漏,还可提高相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这种潜热储热技术在太阳能应用、建筑节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纺织方面的应用较少。

微胶囊法:微胶囊可以理解为是用一种物质包裹住另一种物质,包在内部的物质称为芯材,而用来包裹的物质称为壁材。微胶囊化增加了相变材料的比表面积,方便了热量的传递,从而间接提高了导热率,相变材料存储于胶囊内部,解决了形态变化导致的泄漏问题,也使微胶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常用的制备方法:

相变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原理是将相变材料以合理的方式与纤维织物进行结合,从而实现调温效果。常见的相变调温纺织品的加工方法有中空纤维填充法、纺丝法、后整理法等。

智能温度控感应面料(智能温控纺织品是如何做到知冷知热)(4)

后整理法:通过整理或涂层的方式,将相变材料施加在织物上,从而使纺织品拥有智能调温的功能。整理法采用浸—轧—烘—皂洗工艺得到相变材料的织物,浸渍液中含相变材料或相变材料微胶囊、交联剂、催化剂等。涂层法通过涂层加工手段,利用胶黏剂将相变材料粘接在纺织品上。

中空纤维填充法:是在织造前,利用特殊方法将中空部门密封,将相变材料微胶囊填充到中空纤维的中空部分,利用相变材料而产生可逆蓄热和放热性能,然后用树脂将纤维进行包覆,防止相变胶囊外泄从而达到持久调温效果。

纺丝法:是将相变材料微胶囊直接分散在纺丝熔体或溶液内进行纺丝,或将含有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纺丝组分作为岛或芯组分,聚酯、丙纶等作为皮组分制备耐久效果好的相变纤维。

智能调温功能曾被美国newsday 选为“21世纪人类生活的21项革新”之一。随着纺织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智能调温纺织品技术不断深入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它所带给人们的效果是不同凡响的,会使消费者的生活更舒适,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智能温度控感应面料(智能温控纺织品是如何做到知冷知热)(5)

无菌时代复合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通过潜心研究,打破欧美国家技术壁垒,研制出无菌时代®温控纤维,工艺成熟稳定,可以与纺织品完美嫁接,现已获得权威认证。无菌时代愿与纺织行业有识之士合作,共同开发知冷知热的调温纺织品,以责任和担当帮助人们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