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中国人从未停止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与探索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到现在,已走过三十载光阴9月22日记者了解到,作为“三航”领域领军人才摇篮的西北工业大学,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西工大力量“航天报国西工大人从不缺席”西北工业大学一位教授如是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西工大和北航航天哪个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西工大和北航航天哪个好(西工大人从不缺席)

西工大和北航航天哪个好

千百年来,中国人从未停止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与探索。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到现在,已走过三十载光阴。9月22日记者了解到,作为“三航”领域领军人才摇篮的西北工业大学,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西工大力量。“航天报国!西工大人从不缺席!”西北工业大学一位教授如是说。

据了解,作为“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自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西工大便重点参与其中,30年来,西工大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为载人航天工程持续贡献力量。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之时,西工大陈士橹院士团队就承担了技术攻关工作,开发的故障仿真软件应用于我国载人飞船研制,“护送”神舟系列飞船顺利飞上浩渺的太空,其故障检测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研制和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做出了贡献。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搭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多人多天多舱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西工大航天学院教授李新国和学院众多师生参与神舟六号飞船的部分研制和测试工作。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西北工业大学载人航天工业设计团队承担了天宫一号舱内环境、人机设备和交互界面的设计任务。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神舟八号的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包括显示器、控制器、照明系统,可以说凡是和航天员相关的手持设备和显示页面,都采用了西工大的设计。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完成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西工大为神舟九号宇航员设计手柄,为宇航员操作的便捷性提供保障。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同时创造中国载人航天在轨飞行时间的新纪录。天宫二号从舱内的手脚限位器、防火布到内部布局,设计基本采用了西工大在天宫一号设计时提交的版本。此外,西工大承担了神舟十一号四项重大的科研任务。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魏炳波院士团队承担了中国空间站应用任务中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项目,利用核心舱内装载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平台,开展空间环境中深过冷金属熔体的热物理性质测定及快速晶体生长研究。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西工大载人航天工业设计团队完成了核心舱内部分舱载设备的工业设计任务,神舟飞船的舱内环境、仪表与照明系统和舱载人机设备的工业设计和工效设计与评价等。此外,天和核心舱的色彩方案、布局方案、照明与通风、机械臂控制台、睡眠区和卫生区等多处重要区域仍然采用或部分保留了西工大载人航天工业设计团队概念设计理念。空间站核心舱的乘员分系统中的多款舱载医学监测设备的工业设计任务均为我校工业设计团队完成。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西工大空天结构技术团队发展了航天器复杂结构系统动力学响应优化设计方法,实现飞船整流罩及逃逸支撑结构创新设计,有效提高了系统动力学性能并显著减轻重量。

今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西工大机电学院张卫红院士团队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果应用于长征五号火箭上面级系统的轻量化设计以及火箭发动机结构的高性能设计与制造。优化后,结构减重和系统动力学性能提升显著。自动化学院窦满峰教授课题组承担了问天实验舱太阳翼展开机构驱动电机的研制工作,为空间站太阳翼在轨展开、驱动机构对日定向跟踪提供支持。

西北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西工大人努力奋斗在祖国航天事业中他们矢志报国,时刻以冲锋的姿态,托举起中华民族的载人航天梦。未来,西工大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心怀“国之大者”,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多西工大力量。

记者 任娜 通讯员 赵勇 薛杨 白婧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