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大神级的“费曼学习法”切实用起来?

小学生如何培养成学神(古今中外的学神)(1)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开篇提到的“学神”斯科特,在分享他的“整体学习法”时,也借鉴了费曼技巧。

因为儿子已经为斯科特着迷起来,我趁热打铁地向他推荐了几个斯科特学习方法的点——

看看“学神”斯科特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

他介绍道,读过每个章节后,写个总结,这时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一节的要点是什么?

2、我怎样才能记住要点?

3、要怎样应用它?

以上是“获取信息”的一步。

接下来,当你试图“理解信息”时,斯科特提到了“费曼技巧”:

如果你觉得内容艰深费解、或者富有内涵,试着“分而化之”,把它切割为一个个小一些的知识块,再逐个对付。

你看,本文前面提到的“懂学习”的北大学霸,是不是也介绍了相同的方法?

说在最后

今日世界,获取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理论的途径实在是太多了,这让学生娃的学习也变得极为“容易”——

面对任何问题时,几乎都能即时获得答案,网络搜索、拍照搜题APP……孩子们几乎不需要思考和探索,一个“学习流程”就轻松度过了(话说这类app在上周刚被教育部全面取缔)。

那么怎么办呢?

应刻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批判式思维,不止步于现成答案,不迷信于权威说法,鼓励学生通过更多的观察、体会、甚至实践,获得属于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是啊,例如达.芬奇、曾国藩、科学家蒋百川、费曼,以及“学神”斯科特等等,这些极为强调“思考”与学习方法的“大咖”,他们的学习与研究之路,可都是像这样“躬行”、“勉之又勉”、“渐进”式地一步步走过来的啊。

最后补一句,“学神”斯科特的确是在“超速学习”,然而你知道吗,他在整整一年的挑战MIT的时间里,坚持每天十个小时高强度的有效学习,大约每十天进行一次考试。

这样注意力高度集中、高度聚焦的学习,对意志力是怎样的挑战?不也正是“躬行”、“勉之又勉”、“渐进”式的学习吗?

小学生如何培养成学神(古今中外的学神)(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