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大多见于民间传说与戏曲。杨家将指的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三代。杨家将的英雄事迹,早在杨文广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传遍天下、有口皆碑,而杨延昭实为杨业长子。

杨延昭 真实历史(历史上的杨延昭杨六郎)(1)

杨业画像

杨业确有七子,《宋史·杨业传》载:“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又说“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这个次序排得很清楚,杨延昭最大,即大郎,以下延浦、延训、延瑰、延贵、延彬连同战死的延玉共七个儿子。延玉也明确排行第七,即七郎。

杨延昭 真实历史(历史上的杨延昭杨六郎)(2)

《忠烈杨家将》郑少秋饰演的杨业

那么为什么把杨大郎延昭一直说成是六郎呢?其实此“六郎”非彼“六郎”,另有含义。“六郎”的称谓最早来自契丹(辽),《宋史·杨业传》云:“(延昭)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意思是说,延昭在边境防卫二十多年,契丹人害怕他,称他为杨六郎。

杨延昭 真实历史(历史上的杨延昭杨六郎)(3)

杨延昭画像

《北史·元文遥传》载:“六郎辞情俊迈,自是克荷堂构。”这里的元文遥因文才很高而被称为“六郎”。

又如《旧唐书·张昌宗传》载:“张昌宗以资貌幸,杨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这里说的面孔美的也叫“六郎”。所以杨延昭被称为“六郎”,并不是因为排行第六,而是因为武艺高强、相貌俊美。

杨延昭 真实历史(历史上的杨延昭杨六郎)(4)

《忠烈杨家将》吴尊饰演的杨延昭

杨延昭英勇善战,所得赏赐,全部分给部下,公而忘私。他本人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继承了杨业的作风。杨延昭每战都身先士卒,获得功劳,与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

杨延昭 真实历史(历史上的杨延昭杨六郎)(5)

《少年杨家将》胡歌饰演的杨延昭

也有一说是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所以实际上他是杨大郎。

而杨文广实际上是杨延昭的儿子,演义中杨文广是杨宗保之子,而杨宗保是杨延昭之子,演义中的说法来自明朝王世贞《委宛余论》,此书的内容多来自话本小说,不是信史。

正史之中征南、征西、防辽,都是杨文广的事迹,和杨宗保的传说事迹一致,所以是将杨文广的事说成了杨宗宝,宗宝实无此人。

杨延昭 真实历史(历史上的杨延昭杨六郎)(6)

张智尧饰演的杨宗保

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

治平中,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

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也是最早记录杨家将的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