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8)凌晨2点23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按照计划,嫦娥四号将经过 26 天的飞行,最终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内的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着陆。从而完成“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壮举,中国航天也将因此摘下一枚含金量极高的“金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下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在最开始其实是作为嫦娥三号的“替身”(备份星),意思就是说,如果嫦娥三号没能完成任务,那么嫦娥四号就会顶上,替“前辈”完成任务。
但随着嫦娥三号于2013年发射升空后,成功地将登月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表面,并且释放出玉兔月球车,进行月岩探测,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所以嫦娥四号这个“替身”就得考虑再就业问题了,
于是专家们就对嫦娥4号的结构就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以满足新的科学目标——着落到月球背面去。
要知道在这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探测器曾经到达过月球背面。这倒不是因为害怕那里有什么外星人基地,而是在月球背面飞行和着陆的探测器,由于月球的阻挡而不能发送信号直接与地球上面的操控人员进行联系。
所以在嫦娥四号发射之前,我国于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作为嫦娥四号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员”。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嫦娥四号非要不怕麻烦选在月球背面着陆呢?
有利于开展宇宙深空的射电和光学观测
在整个地月系中,没有比月球背面更好的深空观测环境了,这里没有地球上反射的光线,在不受太阳光照射的时候不会受到其他较强电磁波的干扰,而且也不会受到人类发射的各种无线电波和光线的干扰,观测环境是非常的安静、稳定、独立,可以说是天文观测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可以监听到地球上根本听不到的来自宇宙各个角落的各种微弱信号。而且这里有着众多的环形山,具有建设巨型射电望远镜的绝佳条件,可以说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宇宙深空观测之地。
如果将来人类在这里建立了大型的射电和光学天文望远镜,将可以为人类研究宇宙起源、太阳系及系外星体活动、外星生命和文明的寻找、宇宙中天体的演化等等方面提供提供更为清晰和细致的观测资料。
建造星球探索中转基地有利于进行星际探索和开发
月球之所以永远以一面向着地球,是由于地月之间的引力潮汐作用,月球已被地球潮汐锁定,因此月球的背面时刻背向地球。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本身就带有极大的动能,而月球的引力又小,那么如果从月球背面出发对其它行星进行探测和开发,那么飞行器的发射将会省力一些,所以在月球的背面建立行星间的星球探索中转基地也将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探测月球背面环境和地质情况
月球背面的地质情况与月球正面的一面是有所不同的,由于处于地月系外侧,这里更多地遭受了小行星的撞击,研究这里的地质情况、月壤成分和地形地貌等,对于小行星的活动,乃至月球和地球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本文由蝌蚪君综合自网络
蝌蚪五线谱
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