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核心算法(微软揭秘史上最重的软件)(1)

整理 | 苏宓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软件有重量吗?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微软的一条相关解答,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

近日,在微软 Windows 开发者文档团队在 Twitter 上公开了内部对其公司档案专家 Amy Stevenson 的一则采访,当询问到关于“微软至今发行的最大软件是哪个?”时,对方给出了一个「带有 Windows SDK 的 Microsoft C/C 编译器」的答案。

微软核心算法(微软揭秘史上最重的软件)(2)

微软核心算法(微软揭秘史上最重的软件)(3)

有重量的软件

这个答案,让不少人感到诧异。因为如今的我们在个人电脑上使用的多数软件并不会有任何重量,正如文章开头所述,如音乐、电影、游戏、软件等应用都是通过在线的方式直接下载下来。

像 Stevenson 所提及的 Microsoft C/C 编译器似乎将软件发展的一段历程再次呈现在众人眼中。

过去,软件工具通常是以软盘或者光盘等物理形式传输使用,像一些功能强大且复杂工具的包装、设计的内部会配有相关的印刷文档,有些文档长达数千页,这导致了一套完整的软件显得非常臃肿和有重量。

据悉,这款带有 Windows SDK 的 Microsoft C/C 编译器是微软有史以来最重的软件产品,其是在 1992 年发布,重量超过了 40 磅(约为 36 斤)。它将 Microsoft C/C 7.0 封装在一个两英尺多长的盒子里,该编译器允许开发者开发 MS-DOS、Windows 和 OS/2 应用程序。同时这个盒子里面还有 25 张独立 5.25 英寸软盘,用于存储程序本身,此外,还包含了 21 本软件的纸质小册子,占据整个软件的大部分重量和空间。

微软核心算法(微软揭秘史上最重的软件)(4)

在微软过去 47 年中,可以说 Microsoft C/C 7.0 的诞生颇具意义,因为它是第一个 C 编译器。彼时微软与多个 C 预处理器的编译器合作,在编译器创建可执行程序之前,将 C 转换为 C。从 1992 年开始,微软实现了在本地编译器上直接支持 C ,且该功能影响到了现在。

微软核心算法(微软揭秘史上最重的软件)(5)

与此同时,Microsoft C/C 7.0 也是微软所交付的最后一个面向字符的 C 语言开发环境。

在该条 Twitter 的下方,有一位微软前员工评价道,“这个包装太大了,以至于微软自家的 Canyon Park 工厂无法容纳。所以,这款工具被放在俄勒冈州的一家工厂。所以我们没有机会庆祝它的诞生,也没有机会看着它下线。”

微软核心算法(微软揭秘史上最重的软件)(6)

对此,也有不少网友调侃称,这是微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软件产品。当某些人在收到快递员邮寄的这款产品时,仅从软件工具的规模来看,会被对方直接认为是一个编程高手,一位真正的程序员。

微软核心算法(微软揭秘史上最重的软件)(7)

软件下载的形式早已发生改变

有些遗憾的是,这款带有 Windows SDK 的 Microsoft C/C 编译器并没有被应用太久的时间。

正如 Stevenson 在访谈中指出的,"我们再也没有这样做了"。因为微软在 1993 年推出了 Visual C 1.0 取代了 C/C 编译器,而 Visual C/C 是以 3.5 英寸软盘和更为便利的 CD-ROM 格式提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Visual C 1.0 的整体重量仍有 15 公斤,直到 2.0 版本时候,这款软件工具的重量才被缩减到 3 公斤左右。

今天,Visual C 仍在开发中,最新版本为 Microsoft Visual C 2022 版本。此外,它也被整合在 Visual Studio 中,也可以单独安装使用。微软为现代软件开发提供了 Visual Studio 的社区版、专业版和企业版的,可以同时横跨不同的桌面、移动端平台。

不过,随着物理介质变得越来越密集,软件包变得越来越紧凑,以数字下载方式成为当前各种软件销售的主要载体。

回顾多年的编程生涯,你见过有重量的软件吗?

参考链接:

pcmag/news/microsofts-largest-piece-of-software-weighed-more-than-40-pou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