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肖博娜娜

我是在影片上映前一个多月看的这部《江湖儿女》,那时候冯小刚的戏份还没被删,但依然挡不住我看完电影时的一脸懵逼:这样的江湖,也太没劲了吧!

江湖 儿女(江湖儿女也许应该叫)(1)

前半段搞得像黑帮片,但是浓重的色调里透着一股子土劲儿、赵涛那张带有山西土味儿的表演和廖凡自带黑社会气质的廖凡违和感太强。靠大量时代金曲串联的做法,已经被很多电影用烂了。江湖儿女这样充满武侠气质的片名,和不伦不类的内地“古惑仔”放在一起,总让人感觉贾樟柯想搞商业片却没搞好。

至于后半段,更让我坚定了贾樟柯想进军商业片市场的猜测。大量明星大腕走马灯一样加入进来,客串一些小角色,商业行为实在太明显了。整部影片两个人的爱情戏一直都很怪异,分分合合,像是影片主线,却又若即若离。

江湖 儿女(江湖儿女也许应该叫)(2)

后来,我就把这部电影定义成贾樟柯想进军商业片市场的一次尝试,虽然有商业元素,但整体是失败的。

直到半个月之后,和家人聊天的过程中突然聊到了楼下那个卖麻辣烫的大叔,我们不知道他的身世,却没少在他家吃宵夜。突然一天他从我们生活里消失了,就像没存在过一样。我妈说这种人是跑江湖的,接下来去哪儿,谁也不知道。

就在那一瞬间,我脑海里立刻想到了这部《江湖儿女》,突然想到贾樟柯的作品不是黑帮片、不是武侠片,他拍这样的题材,一定有自己的聚焦点。作为一个断代史记录者,他为什么会去拍这样一个题材?顺着这个思路,我似乎明白了这部电影的价值。

江湖 儿女(江湖儿女也许应该叫)(3)

很多人夸《江湖儿女》 都没说到点子上,总是往黑帮片或者爱情片上带,这些都只是电影的表象。贾樟柯一直是断代史的记录者,他的镜头永远有历史感。

前半段尽管充满浓重的黑社会气质,但在不经意间,还是透露出了一些时代的印记:廖凡的角色,和他的朋友们都是XX厂的,很多人都是那个物质和精神生活贫乏时代下,荷尔蒙分泌旺盛却无处宣泄的年轻人。

江湖二字,经过金庸的笔已经太过浪漫。刀光剑影、快意恩仇、飞檐走壁,都只停留在小说里。那个时代下,真正生活在我们周围那些跑江湖的人正在渐行渐远。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会觉得电影的后半段要远比前半段好看。前半段虽然有古惑仔气质,但那不是贾樟柯的江湖,后半段赵涛出狱后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背后的故事都值得反复琢磨。

江湖 儿女(江湖儿女也许应该叫)(4)

为什么用了那么多明星客串,因为这些一闪而过的小人物,每个人都带着故事。用你认识的明星出演,哪怕只有几句台词,都会被你记住。但现实中那些跑江湖的人,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

生存,是这些人每一天都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电影里几个细节的使用,足见导演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入微。

赵涛在寻找廖凡而不得之后,自己的钱包又被偷,无奈之下在一家婚宴上假装亲戚来蹭饭,这一个细节非常自然,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想不到这样的做法吧。

讨生活是一门艺术,每个跑江湖的人都是生活的大师。而这个细节也是后面赵涛在酒店骗张一白和张译那段做了铺垫。

江湖 儿女(江湖儿女也许应该叫)(5)

徐峥和冯小刚的角色,也是两个跑江湖的。一个操着京腔的江湖郎中,为什么会出现在山西?一个上海人跑到西北边陲,开着一家小卖铺,他为什么会远隔家乡万里?但凡坐过绿皮车的人对这样特别能侃大山的人一定不会陌生。

这群人不是现在的北漂、他们不在网上抒发怀念家乡、抱怨北京房价的文字,对他们来说,他乡即故乡。每个人都有背井离乡的理由,每个人都有漂泊远方的无奈。

江湖 儿女(江湖儿女也许应该叫)(6)

哦,对了,在官方的称呼中,他们不是江湖儿女,不是跑江湖的,更不是什么黑社会、古惑仔。二刷“盲流”:为逃荒、避难或谋生,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称为盲流入人口,简称“盲流”。有歧视色彩和历史遗痕。

江湖 儿女(江湖儿女也许应该叫)(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