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英雄赛德克巴莱观后感(观赛德克巴莱上有感)(1)

今天,看了《赛德克巴莱上》这部电影。

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因为看了一部更加血腥的电影,《启示录》之后,有人说,这两部电影比较类似。

打开电影之后,开头的部分确实有些类似。在茂密的树林里,一群土著人在狩猎。画面充满了野性的气息。也许人类本性就是残暴而又迷信的。人类在原始状态下,淘汰与被淘汰,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了。在没有法律约束下,只有族群的约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杀一个人和杀一头野兽没有什么区别。然而,打破平衡的,往往是外力的入侵。日本人雄心勃勃,占据台湾地区之后,日本就以统治者的身份,来到了这群野蛮人的地盘。他们认为当地的生蕃只是一些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这样的轻敌,不但让他们没有顺利的成为这片自由之地的主人,而且,为数众多的日本人在当地生蕃的强烈抵制下,命丧异乡。但是,原始的长矛,终归刺不破工业革命后文明穿着的钢铁铠甲。镜头一闪而过时,已是恍如隔世的二十年。生蕃被日本人制服,被迫从事繁重的劳动,酬劳却仅仅够喝一碗清酒。自由的野蛮成了禁锢的文明。阶下之囚,在屈服中没有尊严的苟活。就连当初不可一世的部落首领莫那鲁道,也要低下高傲的头颅——的确,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他们不得不放下自己的文化传统,男人从事体力劳动,女人成奴成仆,小孩子从小接受日本人的教育,但和日本的小孩子有本质的区别。也许,日本人只是为了统治他们的思想,或者让他们成为自己孩子的陪读而已。

赛德克人,过着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人们活的没有尊严。有些人已经渐渐失去了野性,甘心成为日本人的奴仆。有的娶了日本女人,还有了孩子。看似一切都很稳定,却是不容触碰的平衡。积累多年的矛盾冲突,似乎瞬间就会激起无法扑灭的火花。一面,是比茂密的树林还要多的日本人,船坚炮利。另一方面,是被莫那深深压抑起来的家族仇恨。如果让任一次冲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升级为对日本人的宣战,无异于自取灭亡。就算自己的亲生儿子,怀着满腔的愤懑,也被莫那无情的压制。其实,作为一个首领,当初苟活于世,而今面临着更大的痛苦。要向日本人卑躬屈膝,身不由己的压制自己的族人。反抗可能会被灭族,不反抗,也等于是灭族一般,将祖灵的荣光彻底丢尽。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压迫愈重,哪里反弹愈强。莫那在不动声色里,一点点收集火柴头上的火药。他有的是耐心。不管时间多久,最终,他必须要走上反叛的道路。他不告诉任何人,其实心里早已盘算好一个天大的阴谋。

电影的一大部分章节,都是在讲日本人的压迫,和莫那鲁道对日本人毫无原则的妥协,对自己族人一次次的镇压。终于,在一个机会时,他联合几个部落的首领,准备起义反叛。这些部落里,有的积极响应,但大部分都是对日本人充满了畏惧,对革命事业不报希望的人。甚至,有的人到了最后时刻,都是以保存族血为理由,不愿意加入战争。还有已经成为日本警察,娶了日本老婆的生蕃,已经在日本所谓的文明里不愿自拔的人。不过到最后时刻,这部分人,也成为“雾月事件”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

第二天,日本人举行运动会。大雾弥漫,赛德克族人,在大雾的掩护下,发起了突袭。原始部落的民众,血洗了雾月社。以前在丛林里,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勇士,在清洗日本人时,变成无坚不摧的神兵。一颗颗头颅砍掉之后,黑紫的血喷溅而出。整个雾月社,变成血的海洋。

看电影的时候,似乎在最后高潮的来临,一种宣泄的情绪也随着最后的杀戮被释放出来。日本人在入侵中国时的残暴是无法想象的。你永远不能以一个正常人的心态去想象日本人占据统治地位时的所做所为。杀人取乐,奸淫掳掠,这哪里是一人人类的所做所为,这比恶魔的内心还要黑暗。然而,这样的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了。侵略别人,奴役别人的人不值得同情。你无法去理解,日本人在侵略别人国家之后,是怎样的自我感觉高人一等。就像电影里的日本小男孩,对着争执的两个部落首领说,整个地盘都是我们日本的,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争你的我的?这样的嘴脸是令人憎恶的,然而,这是日本人长期文化“熏陶”的结果。这些人骨子里就存在自卑又自大的思想,一旦侵略别人以后,往往对当地进行镇压,妄图建立属于日本人的奴隶制国家。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人都无法容忍的。莫那鲁道从一开始,就是反叛的。他从没有屈服过,只是在智慧的等待时机而已。是的,革命和反叛是需要智慧的。有勇而无谋,看似可歌可泣,发泄了自己的满腔愤怒,实则葬送的是所有人的未来的前途。这也是莫那一次次阻止族人的原因。

当信仰彩虹的赛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阳的日本大和民族,莫那鲁道带领族人,以300多勇士,对抗日本三千大军,还对抗卑微活着以求保存族血的思想。最终,赛德克族战胜侵略者,赢得了胜利。这是对侵略者的宣战,也是对所有敢于压迫别人,凌驾于别人之上的强权思想的宣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