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看过早期周星驰的一部电影《九品芝麻官》。里面有一段吵架的情节,周星驰凭借自身高超的搞笑技术,演活了一个“吵架王”的角色。他通过苦练吹蜡烛、偷艺、骂海、舌战群鸡等传统武侠片的经典练功方式,完美地糅合到练习骂人的技术上来,结果终于取得了无敌的效果,战败了嚣张的妓院老板娘。很搞笑!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1)

其实,骂人的确是一种文化。不同阶层的人,骂人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市井俗人骂得粗俗,庙堂贵族骂得高雅。鲁迅也曾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说明骂人还是一种学问。不仅如此,骂,在不同的时候还会带来不同的功效。有时候它像利剑,直刺人心;有时候它像千军万马,势成碾压;有时候还像苦口良药,能治百病。今天说说《三国演义》中的骂功效果。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2)

第一个,“官渡之战”前,袁绍将要对曹操发出进攻。古人打仗讲究师出有名。为了出兵名正言顺,使军民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便让主簿(秘书)陈琳写一个讨伐檄文。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当时的天下名士,早期跟随何进,之后投奔袁绍。此人以文笔著称,擅长章表书檄(各类公文)。接到任务,陈琳一挥而就,一篇千古檄文一气呵成,这便是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千古流传。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3)

没错,这篇檄文就是骂曹操的,并且是从曹操的祖上三代骂起。先骂曹操的祖父曹腾:饕餮放横,伤化虐民;又骂曹操的父亲曹嵩:乞丐携养,因脏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后骂曹操本人更是罪大恶极:祸国殃民,篡权助恶,残害贤能,放纵专行,玷污王宫,白乱法纪,专制朝政;封爵赏赐,皆出己意;判罪斩杀,皆出己口。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4)

这篇檄文可不比寻常,洋洋洒洒两千言,文采出众,如神来之笔。如果在正常情况下,真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的功效。但是这次他们面临的不是正常情况,只因对手是曹操。

当时曹操的头风病正在发作,疼痛难忍,卧床不起。眼看袁绍大兵压境,正不知何药可解,在此时收到了陈琳的这篇檄文,常人看来岂不是想要曹操的命?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5)

曹操也以为是一篇普通的出征檄文,没什么了不起,就下令手下人念给他听。结果一听,奇效出现了。此文不同凡响,每一句话都如同尖锥,直刺人心,头痛立刻消失。从此曹操知道陈琳的才华,也记住了此人。

正因为有了此檄文,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抓获陈琳。曹操问:“陈琳啊!你骂我也就骂了,为何连我祖上也不放过” ?陈琳胆颤,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然也包括陈琳。曹操没有处置陈琳,而是把他留在身边重用。陈琳这一骂,既显露出自己的文采出众,更重要的一点是突出了曹操的气度非凡!

除了陈琳骂曹治病之外,还有一骂是要命的,出自诸葛孔明之口。这段骂可谓《三国》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原文如下,请欣赏!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6)

王朗:......

诸葛亮:“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7)

吾素知汝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8)

王朗在出兵之前曾向大都督曹真夸下海口:“老夫只需一席话,断叫诸葛亮拱手而降、不战自退”。没想到自己的一席话不但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反而被别人一席话给骂si了,实属可笑!后人戏称“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王朗无疾,孔明一骂便死”。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9)

那么诸葛亮的骂为什么能要了王朗的命呢?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思考。在汉代文人士大夫的心中,忠、义、仁、孝是立身之本,也是他们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王朗本是举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出身,又是汉朝元老旧臣。可现在汉朝已经在了,王朗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魏国效命。

曹操错看了他人最后名震天下(曹操有病陈琳一骂便好)(10)

其实,面对汉朝的灭亡,王朗内心是很难受的,但他又不具备扭转乾坤的才干,而人还要活着。于是,只能在心里为自己寻找一个“弃汉从魏”的理由,然后在慢慢用时间来抚平心理的伤口。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伤口至今没有良好地愈合。两军阵前,诸葛亮恰好抓住他“世食汉禄,而忘君恩”的短处,劈头盖脸一顿骂,如唇枪舌剑,句句钻心。王朗那还在滴血的伤口顿时血如泉涌,之前他在心里为自己所寻找的各种生存理由也顷刻瓦解。一生所追求的“忠义仁孝”灰飞烟灭,颜面尽失,名节尽毁!七十六岁高龄的王朗,心理上哪能受得了这样的打击,一命呜呼也是在情理之中。

文/读中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