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恋物情结严重怎么办(孩子的恋母情结是怎么产生的)(1)

(图片来源:儿童性教育绘本《生命的故事》)

孩子恋物情结严重怎么办(孩子的恋母情结是怎么产生的)(2)

我的孩子很黏我,看不见我就哭

前段时间我约了一个朋友吃饭,恰巧那天她孩子没人照顾,她索性就把3岁的女儿也带过来一块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她跟我“埋怨”说自己的女儿太黏她,看不见她就哭,让她觉得非常的苦恼。

小女孩虽然只有3岁,但是好奇心和探索欲非常强。一会摸摸餐厅里的绿植,一会又爬上装饰的栏杆看着隔壁桌人吃饭。虽然孩子就在我们吃饭的包厢里活动,但是她妈妈每隔一会儿就喊她女儿说:“别弄那个,快过来。”“别玩了,坐我旁边。”“不要跑外面,妈妈会担心。”直到最后孩子乖乖的坐在她身边,她才安下心开始剥虾给孩子吃。

我相信感情其实都是双向的,妈妈说孩子粘自己的现象背后又何尝不是妈妈粘孩子。

孩子恋物情结严重怎么办(孩子的恋母情结是怎么产生的)(3)

(图片来源:儿童性教育绘本《生命的故事》)

孩子恋物情结严重怎么办(孩子的恋母情结是怎么产生的)(4)

7岁的男孩讨厌爸爸

有一位妈妈,她的儿子今年7岁。有一次孩子参加亲人的婚宴之后回到家对她说:“妈妈,长大以后我也要娶你当老婆。”妈妈对孩子说:“不行,妈妈已经嫁给爸爸了。”孩子听完以后显得非常的难过。妈妈又回想起平时孩子跟自己的关系非常的亲密,有时候孩子看见爸爸妈妈之间有亲吻拥抱的行为,他就会表现的特别不开心,像吃醋一样。好几次睡觉,孩子都会要求爸爸去其他房间,而妈妈只能和他一块睡觉。

妈妈就很担心孩子这样的表现会不会是恋母情结,于是在微信上向我咨询。我问她:“平时孩子和爸爸之间的互动多吗?”她说:“爸爸带孩子比较粗糙,觉得养男孩不用太矫情。孩子犯错的时候,他出现教训下孩子就可以了。”我又问她:“相比于爸爸,孩子和你更亲,你开心吗?”她说:“虽然心里是有些开心,但是还是会担心这样的情况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有不好的影响。”

恋母情结(Oedipuscomplex)又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最早是由佛洛依德在1913年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相传在希腊神话中,王子俄狄浦斯违反意愿,无意中杀死生父,娶母为妻。于是,佛洛依德以此来指孩子在幼时依恋母亲,排斥父亲的情结。当然与恋母情结相对应的还有恋父情结,指的是女孩依恋父亲排斥母亲的情结。目前社会的共识是这2种情结都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一点。

事实上,我个人并不是很认同这两种说话。我认为并没有所谓的恋父恋母情结,任何恋父恋母表现的背后一定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其中一位角色的缺失。如果每天照料孩子的只有妈妈,爸爸只是偶尔出现教训一下孩子,孩子自然会依恋妈妈,觉得爸爸是在和自己抢妈妈。同样的道理,如果每天照料孩子的只有爸爸,孩子也会更加依恋爸爸。

孩子恋物情结严重怎么办(孩子的恋母情结是怎么产生的)(5)

(图片来源:保护豆豆)

孩子恋物情结严重怎么办(孩子的恋母情结是怎么产生的)(6)

三岁的女儿超黏爸爸

上周有个妈妈向咨询我说:“我女儿三岁,现在特别黏爸爸。我对女儿说这是我老公,她就说这是她老公。孩子什么东西都要给他爸爸留着,跟她爸爸感情特别好。”

我问她“平时爸爸照顾孩子更多一些吗?”她回答:“是的。我平时工作忙,确实是陪伴孩子没有爸爸多。加上我睡觉浅,平时也是爸爸带着孩子睡觉。”

在这段关系中,孩子被爸爸照料的更多一些,孩子与爸爸之间的互动也远远超出和妈妈之间的互动。孩子和爸爸之间的关系自然会更加亲密。孩子之所以说爸爸是她的老公,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会很清晰的界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孩子模糊的认为两个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夫妻的关系,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所以她会认为既然我和爸爸的关系是最好的,那么爸爸就是我的老公。就像儿子说长大以后要娶妈妈当老婆一样。随着孩子的成长,她会慢慢意识到亲子之间也是并列的最好的关系。到了那个时候,女儿自然也就不会和妈妈“抢老公”了。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的第一反应是担忧,因为恋父恋母情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择偶与两性关系。虽然在目前的学术定义上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现象,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但是我想引起大家重视的是:任何恋父恋母现象恰恰需要我们家长的反思。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是否父母其中一方严重缺失?一方是不是照顾孩子太少了?另外一方是不是沉醉在这段感情当中无法自拔?

就像在传统角色分工的家庭当中,男主外,女主内。丈夫负责挣钱养家就行了,只要他下了班回到家能吃上一口热饭,床上再趟个老婆就够了。至于带孩子那完全是妻子的义务,必要时候他唱唱黑脸,管制下孩子就可以了。对于妻子而言,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仿佛自己的世界就是围绕着孩子,“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你了”。在妻子眼中亲子关系排第一,至于夫妻关系那也得往后靠。你说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跟谁最亲?孩子会恋上谁?孩子会讨厌谁?

所以当孩子对爸爸表现出排斥和抗拒的时候,作为爸爸一定要反思自己。自己对于孩子的关注照顾和爱是不是太少了。当孩子无法从爸爸这儿获得关爱的时候,你还动不动教训孩子,孩子肯定不会喜欢爸爸。爸爸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当自己与爸爸在一起时时也能开心、快乐。

当然爸爸妈妈都应该反思并且意识到夫妻关系是第一位,亲子关系是第二位。别把自己无处安放的感情宣泄在孩子身上。良好的夫妻关系下家长自然会减少对孩子感情的不断输入。

我遇到很多家庭,妈妈嘴巴上表示自己很担心孩子的恋母情结。但是心里比谁都开心,尤其是孩子当着爸爸的面说讨厌爸爸,喜欢妈妈的时候,心里简直乐开了花。不管是恋父情结的爸爸,还是恋母情结的妈妈,都不要太嘚瑟。否则你的微笑、得意都在给孩子一个反馈:说的真棒!

孩子健康的依恋发展规律应该是从对一个个体的依恋发展到对更多个体的依恋。当孩子能与更多个体建立起依恋关系以后,孩子的安全感会更高。当孩子觉得妈妈爱我,爸爸也爱我的时候,孩子对这个世界会更有安全感。当孩子觉得我们一家三口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时候,孩子爱自己,未来爱别人的能力也会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