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天梯乐队的歌曲,《带不走的天堂》《午后的阳光》等一首首动感的摇滚乐将人拉回到上世纪90年代。那是一个当今“00后”未曾见过的世界。一群年轻人留着披肩长发,穿戴着略显浮夸的装饰,拨动着琴弦,敲打着架子鼓,在舞台上肆意挥洒着青春的激情。

作为天梯乐队的队长,周宇和的音乐生涯无疑是成功的。除了天梯乐队,周宇和加入过大大小小数十个音乐团体,经历了无数次演出,见证了音乐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如今作为过来人,回望自己的音乐生涯,有更多的是感慨的同时也有不少关于未来发展的计划。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1)

周宇和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2)

周宇和在进行编曲工作

缘起:《血疑》的主题曲特别难忘

南宁天宇音乐制作有限公司是周宇和目前正在经营的一家公司,与其他公司的高楼林立不同,它的位置是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地下停车场,是一间室内车库改造而成的工作室。一扇玻璃门的后面,映入眼帘的是“天宇”和“老南孩”两个醒目的标志。并不宽敞的会客厅里暗藏玄机,一扇暗门通向乐队的排练室,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乐器和音响,另一条通道则通向了音乐制作室。我们的采访在会客厅展开。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3)

天梯乐队陪伴乐迷度过激情燃烧的岁月

初见周宇和老师,一头泛黄的卷发,褐色夹克内搭黑色打底,下身搭配一条牛仔裤,这样的造型让人很容易就能联想到音乐人该有的造型。坐在客厅里,边沏茶边讲述着他的故事,茶台上的“老南孩”三个字显得格外耀眼。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4)

2005年,天梯乐队在演出

周宇和是“70后”,出生于河池大化,父亲是乡村教师,从小家里条件并不很宽裕。在当时他的身上似乎看不到音乐与他的缘分。而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市场尚处于萌芽阶段,广西河池大化属于较偏远地区,接触到流行音乐的渠道更是少,电视成为接触流行音乐的主要方式。电视剧中的主题曲和片尾曲是当时周宇和听到最多的音乐。而《血疑》的主题曲令周宇和终生难忘,可以说是他音乐启蒙的一把钥匙。

1984年,正在念初一的他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位叔叔,这位大学毕业回乡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周宇和从未见过的东西——吉他。据他的描述,“当时看着叔叔边弹边唱,声音从乐器里传出来,实在太好听了,叔叔弹吉他的样子太帅了”,年少的周宇和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吉他和流行音乐。周宇和将希望拥有一把吉他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结果遭到拒绝。因为,观念相对传统的父母认为读书才是正道,玩音乐则是不务正业。但周宇和并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经过多次的苦苦哀求,父亲终于答应他买一把吉他。这是将买手表的钱用于买吉他,46元的“银雀牌”吉他是他拥有的第一把吉他。乐器解决了,却没有乐谱,因为年龄差距太大,周宇和不敢长借那位叔叔的乐谱,只能短暂地借看,并将乐谱全都抄下来并背诵。为了节约时间,甚至上课时,周宇和脑子里都默背着乐谱,音乐成了他的最爱。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5)

玩乐队是当时非常时尚的事情

为了在县城上初中,周宇和住在县城叔父的家中,但周宇和的音乐爱好却遭到了叔父的反对,“我在家里都不敢在其他地方弹吉他,只能躲在厕所里弹唱,真的是提心吊胆”,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周宇和看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不是课桌上一层层厚厚的作业,而是手上的吉他和耳边的音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周宇和结识了同住在县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吉他老师——苏州。从古典吉他入门,他的音乐之路就此开启。

发展:曲折的从业之路故事不断

1988年上高一的周宇和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梦想,毅然决然地决定将音乐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念完高一便同那个年代的许多人一样,进入了社会。熟练掌握吉他的周宇和当然最想进入乐队当吉他手,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年轻的周宇和想要进入当地的一个艺术团,然而这个艺术团并不招收吉他手,而是招收大量舞蹈演员,为了得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周宇和只得暂时放下吉他,跟随老师学习舞蹈以得到加入艺术团的机会。只要肯下功夫,似乎没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周宇和通过了艺术团的考核,成功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正是这一份舞蹈演员的工作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乐队,这也为他后来加入乐队的经历埋下了伏笔。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6)

当年火爆演出的现场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周宇和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首先是,在加入首个艺术团的一个月后,艺术团解散了,周宇和只得无奈寻找下一份工作。这时,周宇和的朋友给予了他帮助,介绍他前往贵港,说那里有工作的机会。周宇和便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乡,前往贵港谋求发展。彼时的贵港还未建市,叫作贵县。来到贵县后,他想要加入县歌舞团,却又一次吃了闭门羹,只得进入歌舞厅谋求一份差事。但也正是在歌舞厅的工作,让热爱吉他的周宇和第一次有机会完成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愿望——组建乐队。凭借自己的努力,事业和生活都开始有了希望,但在那个年代,从事音乐行业想要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就要走出去闯荡更广阔的世界。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7)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8)

周宇和特别酷的造型

好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周宇和结识了一位梁姓的萨克斯手,观看了周宇和的演出之后,这位朋友叹服于周宇和高超的吉他功力,便邀请他一同前往广东发展。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下,周宇和辞掉了歌舞厅的工作。1989年来到广州加入了一个私人乐团,并跟随乐团在广东各地巡回演出。但好景不长,乐团解散,周宇和又踏上了漂泊之旅。这次他来到了汕尾,又加入了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场所——歌舞厅。

在外漂泊的周宇和乐此不疲,但身处乡村的父母却不这么认为。“他们需要的是铁饭碗!我也理解父母在那个年代的想法”周宇和回忆时说道,年少轻狂的他不愿让父母担心,只能通过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应付父母的询问。比如告诉父母自己在外边其实挺好的。不久之后,周宇和回到了广西,在梧州和贺州发展。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蛰伏,他等来了一次机会。机缘巧合之下,周宇和与广西知名演奏家覃国伟在贺州相识。

彼时覃国伟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吉他手,见识到周宇和的吉他水平,“你这个水平在这太浪费了!可以想办法到南宁发展!”周宇和起初只是置之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但之后覃国伟的一份电报“速来南宁”让周宇和来到了南宁,这一来就是32年。

来到南宁后,覃国伟告知周宇和,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文工团正在招收一名吉他手,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周宇和深知这是一个自己绝对不能错过的良机——终于有机会稳定下来,端上父母翘首以盼的“铁饭碗”了。凭借自己出众的技艺,周宇和脱颖而出,最终考入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文工团。“那时候真的是为了父母。”周宇和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不禁感叹。在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工作了8年后,1998年周宇和却自己放弃了这个来之不易的铁饭碗,为了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选择辞职。

离开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后,周宇和很快就成立了人们熟知的天梯乐队。1998年7月7日天梯乐队正式成立。“天梯”这个名字是由周宇和与另一位成员张晓群共同决定的,“天梯”能从几个备选方案中脱颖而出也是脱胎于周宇和的个性,他认为“天梯”二字念起来十分有力度。乐队成立不久便收到了广西电视台《春江花月夜》节目的邀请,这也是乐队成立以来第一次参加电视直播的演出。周宇和的父母看到了电视上儿子激情四射的演出,终于认可了儿子的选择。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9)

2006年,天梯在广西平果的跨年演出

与其他所有的乐队一样,成立之初的天梯乐队也面临着重重困难,成员们的音乐风格迥异,无法形成共识;老队员退出,新成员加入。作为队长的周宇和担负起了凝聚成员共识的重要责任,有了主心骨,乐队就有了灵魂,大家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追逐音乐梦想。

圆梦:举办演唱会 成立老南孩四队

尽管参加过许多演出,但周宇和始终认为自己的乐队并没有达到自己最想要的那个标准,希望能实现心中的完美效果。抱着这样的念头,周宇和决定自己筹划一场演唱会,恰巧碰上一位投资人对他的想法十分有兴趣,便商谈好了230万元的赞助费用,预先支付50万元。命运似乎又对周宇和开起了玩笑,投资人资金出现问题,无法继续资助他们的演唱会,但50万元却是已经打在了周宇和的账户上。“那时候我想如果我不做的话我就直接赚这50万了”,站在命运的交叉口,周宇和再一次面临抉择,一边是简单方便、躺着就能赚到的50万元,另一边是面临亏本的风险继续举办演唱会以实现梦想。这一次,周宇和同以往一样,仍然坚定地选择了梦想。

那是2012年12月29日,演唱会在南宁江南体育馆成功举办。“很冷,南宁只有1摄氏度。”“累得要命!策划这个活动压力很大的。”回忆起自己的圆梦历程,周宇和仍历历在目。在被问到第一次策划组织演唱会有没有忐忑和紧张时,他摇了摇头,“没有,我很自信的”,演唱会的方方面面都是按照周宇和的想法进行。尽管最后的结果的确产生了亏损,但他并不后悔,认为那是人生中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北京山水乐团主要成员(当年南宁火爆的乐队去哪了)(10)

2013年,天梯乐队在他们成立15周年纪念演唱会中

近年,周宇和又创建了老南孩乐团。目前周宇和和他的老南孩团队已经着手于培养新一代的乐队,命名为老南孩四队。四队主要面向艺术院校的学子,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并教会他们一个乐队的运营和发展。未来他会将这样的方式教给艺术院校中的老师,为广西音乐继续输送新鲜的血液而努力。

现在的周宇和已经很少上台演出了,但他还是坚持每天练习吉他,“很享受手指压在琴弦上的感觉”,周宇和摆出了标准的吉他手型,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李宗文 文/图/视频 实习生 何岸霖

编辑 | 陈钰榕

校对 | 韦梅芬

审核 | 韦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