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标准。作为农村中小学,我认为,好老师的标准至少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有爱心,有耐心,有学识。

1.有爱心

爱心是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点燃学生心底真情的火炬。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承认有“差异”、没“差生”。信任学生,就是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对学生有了爱,学生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2.有耐心

耐心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学生知识积累、思想意识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需要一种怀着期望的等待和引导,需要一种诚恳的帮助。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等待教育时机,就是一种耐心。“诲人不倦”也是耐心的体现。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等学生慢慢地理解、慢慢地领悟,慢慢地成长。教师要磨练自己的性子,修炼自己的耐心。教师的耐心,其实是一种守护,守护着学生的心灵,守护着学生成长,让学生顺乎天性地成长,在正确引导下健康地成长。

好老师的三大素养(好老师的三个标准)(1)

好老师的标准至少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有爱心,有耐心,有学识。

3.有学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有扎实学识。“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我国自古就有“学高为师”的古训,要求教师应在学识上高人一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体现了深厚学识是好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做一个新时代的好老师,必须具备精深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要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汲取并灵活运用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