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临汾为啥空气污染严重 晒晒我的家乡蓝(1)

我是山西省临汾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闫锐鹏,在临汾这座城市已生活了40年。

小时候,我就住在离汾河3公里的地方,汾河水哗啦啦地流淌,我们在河边的小溪里捞虾米。夏天的时候,到了晚上能瞅着天上的银河。

临汾为啥空气污染严重 晒晒我的家乡蓝(2)

上图:蓝天白云下的临汾。(闫锐鹏/摄)

我十多岁的时候,汾河周边的小厂子建起来了。好几个作坊式化工厂就在汾河边上,刺鼻的味道钻出来,水流被染成了黄色。

在临汾这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形成了一个围绕煤炭、焦化、钢铁的工业链条,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我从2005年开始接触摄影,喜欢在临汾各地旅拍。那几年我拍的城市的照片,很多在后期都经过了“黑白”调色处理——这样处理不仅能增加一点“意境”,还能掩盖色彩上不好看的瑕疵。

临汾为啥空气污染严重 晒晒我的家乡蓝(3)

上图:蓝天白云下的临汾。(闫锐鹏/摄)

到了2016年,临汾的全年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里排名垫底,曾经在10天之内二氧化硫浓度三度“破千”。这事儿上了热搜,生态环境部专门派出专家团队到临汾进行大气源解析,帮着查找“病根”。

从那年开始,临汾市知耻后勇,出台壮士断腕般的蓝天保卫战一揽子举措,比如,关停污染企业、封禁小燃煤锅炉、整治柴油车等等。

临汾为啥空气污染严重 晒晒我的家乡蓝(4)

上图:蓝天白云下的临汾。(闫锐鹏/摄)

去年,临汾又先后关停在产的13家焦化企业,退出“一城三区”砖瓦企业13家,市区及周边范围重污染企业清零。

临汾为啥空气污染严重 晒晒我的家乡蓝(5)

上图:蓝天白云下的临汾。(闫锐鹏/摄)

目前,临汾市已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6万户,实现了“一城三区”海拔600米以下核心区域清洁取暖全覆盖。

对清洁取暖,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抵触,后来纷纷竖起大拇指——清洁取暖费用虽然比烧煤高一点,但是省心省劲,再不用起早贪黑去添煤,还弄得一身黑!

如今,在临汾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随处可见——临汾是山西首个实现城区公交车辆和出租车电动能源“双覆盖”的城市。

我家旁边有一个施工工地,我发现车辆进出时,轮胎都是干干净净、湿漉漉的。后来才知道,临汾严格对建筑施工工地实行“六个百分之百”管控,建立了“黑名单”制度,不仅全部做到绿苫全覆盖,水炮和水雾也成为标配。怪不得看不到遮天的建筑粉尘了。

临汾为啥空气污染严重 晒晒我的家乡蓝(6)

上图:蓝天白云下的临汾。(闫锐鹏/摄)

临汾市还在官方平台开辟了大气污染“随手拍”举报平台。去年我在航拍时,通过无人机看到有人在地里烧秸秆,我拍照上传后,很快这事儿就得到了处理,很高效!

付出总会有回报。前些天看新闻,2021年度,临汾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率进入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30位,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83.3%,PM2.5年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30.3%。临汾的地貌是“两山夹一川”,底子很差,污染物浓度每降低一微克,都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临汾确实下了大气力。

水环境也好了很多,汾河国考断面已全部退出劣五类,市民们平时休闲散步的第一选择就是汾河公园。汾河的水面如同镜子一般,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上,真美!

临汾为啥空气污染严重 晒晒我的家乡蓝(7)

上图:蓝天白云下的临汾。(闫锐鹏/摄)

上个月是环保宣传月,我在汾河公园拍了一组夕阳西下的汾河晚渡照片,在社交媒体上有好多人给我点赞留言:“汾河确实更漂亮了!”

可拍的美景越来越多,这两年,我的硬盘都不够用了——以前每年20个G的内存够了,去年用了70个G,今年已经快100个G了。

每年的六、七月在临汾拍摄,是容易出好照片的季节——这个时候色彩更鲜亮、空气的通透性也更好。

我们摄影家协会的同行经常一块儿拍摄,无人机一起飞,对准目标一顿拍,即便不调色,往往也能出很多“大片”。有人笑道:“以前拍的是‘水墨画’,现在拍的都是水彩画!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编辑:寇江泽)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