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玫·高登《人偶之家》

01 人偶家族

人偶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虽然外表看起来和人类相似,却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行动。过去易卜生发表《人偶之家》并掀起热议时,「人偶」被当成尽管外貌与人类相同,自己本身却不具备自由意志的代名词。

这次讨论的作品与易卜生的作品同名。我不知道作者高登(Rumer Godden, 1907-1998,英国作家)在取这个书名的时候,是否多少意识到这点,但易卜生的作品说的是像人偶一样的人,而这部作品说的则是像人一样的人偶。高登是一个会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大胆地写下恐怖故事的人。《阅读孩子的书》中讨论过的《老鼠太太》(The Mouse wife)就是恐怖的故事,而这次的作品也相当恐怖。

如玫·高登创作,由濑田贞二翻译的《人偶之家》(The Doll’s House,岩波少年文库,以下引用自该书),在叙述人偶家庭的同时,也描绘出直指人们内心深处的真相。

「这是一个关于住在人偶之家的人偶们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名为托琪·布兰克涅的小小荷兰人偶。」故事的开头是这么写的。所谓的荷兰人偶,指的是从前成堆贩卖,「一个一文钱」的便宜小人偶。但是这位托琪历时悠久,从她的主人埃米莉与夏洛特两姊妹的曾祖母时代,就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

托琪虽然很小,却对自己相当自豪。因为她是用上等木材制成的。「托琪有的时候,会愉快地想着制成自己的那棵树。她会想着曾经遍布整棵树的力量与树液。想着那些在春天让树枝发芽、在夏天让树枝长出嫩叶、在枝叶枯萎的秋天与寒风凛冽的冬天让树干屹立不摇的力量与树液。」换句话说,她对「出身」相当自豪。

埃米莉与夏洛特将另外两个人偶当成托琪的父母,并且称呼他们为布兰克涅先生与布兰克涅太太。太太还有昵称,叫做「小鸟」。托琪的「家人」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名叫苹果的小人偶,是她的弟弟,以及他们养的小狗铁篝。但托琪对于自己的父母是这么想的:「如果他们的原料也是制成自己身体的那棵树,就另当别论,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没有真正的爸爸妈妈。」

仔细一想,这是个不可思议的家庭,但「大致来说,大家都非常幸福。这是因为大致来说,埃米莉与夏洛特是健全的孩子。」

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人类的家庭。人类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制成的」,即使是住在一起的一家人,真实情况或许也有可能像布兰克涅家那样,父亲是陶瓷制、母亲是树脂制、女儿是木制、儿子则是绒毛制的吧?话说回来,如果家人想要过着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家庭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知道制成自己的材料。托琪会想到「原本那棵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接着也必须了解原料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家人的本质,从那里建立起把彼此紧紧相系的连结。但如果只是木材与木材、树脂与树脂那样的连结,是不行的。那么,应该是什么样的连结呢?随着故事的发展,将会愈来愈清楚。

布兰克涅一家也有烦恼。那就是他们没有「家」,只能挤在两个鞋盒里。埃米莉与夏洛特也想拥有人偶的家,但这对她们来说太贵了。不过托琪想起自己在百年以前,与埃米莉及夏洛特的姨婆劳拉一起生活时,曾住过一间「人偶之家」。这个家有玄关、有客厅,客厅里有暖炉并铺着地毯。还有厨房、寝室……布兰克涅一家人听着托琪的描述,逐渐兴奋起来。如果能有这样的家该有多棒啊!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却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得到。这完全是个难题。

02许愿

人偶们想要一个家,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实现愿望。「身为人偶有很多需要担心的事情,危险也不少。人偶无法自己做选择,只能等着别人挑选。人偶无法自己『做』些什么事,只能等别人帮自己做。」人偶无法自己挑选、购买自己的家。

但是人偶可以做到一件很厉害的事情,那就是「许愿」。举例来说,当埃米莉用红色的毛线帮托琪编织斗篷时,托琪心想与其编织斗篷给自己,还不如帮爸爸织个围巾或小背心。这时「托琪只能许下这样的愿望。人偶什么话也无法说,但人偶许下的愿望,有时候就像说出口的话一样强大。」但埃米莉似乎完全没有感应到托琪这时许下的愿望,她没有帮布兰克涅先生做任何东西。愿望有时候很强大,但如果没有传达给对方,就没有任何力量。

刚好就在这个时候,埃米莉与夏洛特的姨婆去世了,处理后事的人觉得她们或许会想要托琪住过的人偶之家,因此写了一封信征询她们的意愿。「我们可以接收这个人偶之家吗?」她们征求母亲的同意。听到她们请求的人偶们,也许下了同样的愿望。

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人偶之家送到了两姊妹手上。但是这个家累积了几十年的灰尘与污垢,全是霉菌与锈斑,脏兮兮,家具也又破又旧。人偶们对此相当失望。忍不住说了泄气话:

托琪严厉地说:「不要说泄气话,快许愿!」她的声音太过严厉,让她的话听起来更加严峻、凛然,就连布兰克涅先生都赶紧打起精神,大家开始许愿。托琪说:「我们一起许愿吧,希望埃米莉与夏洛特能够好好地整理我们的家,让这个家再次变得可以居住。大家一起拚命、拚命、拚命地许愿吧!」

愿望传达给孩子们了。她们将人偶摆在暖炉台上,着手将人偶之家拆开打扫。为了将灰尘打扫干净,水桶的水甚至换了三次。孩子们努力工作,站在暖炉台上的人偶们则时而开心、时而焦急、时而不断地许愿。

「夏洛特妳做得太棒了」埃米莉说。

「真的,做得太棒了。」托琪说。

「做得太棒了。」布兰克涅一家齐声称赞。

「哎呀,变得好像新的呢!」埃米莉从人偶之家后退几步说。

这么一来,打扫的工作看起来就像两姊妹与人偶一家齐心协力完成的一样。人偶继续许愿,他们想要蕾丝窗帘,也想要床铺,还需要枕头。小鸟虽然不想要棉制品,但是她的头脑不太灵光,无法好好说出自己要的东西。于是托琪开始许愿。这时候,夏洛特突然说:「我觉得小鸟比较适合羽绒被。」小鸟听了欣喜若狂。

人类真的如自己相信的那般,拥有自由意志吗?读到这里让人产生了这个疑惑。埃米莉与夏洛特拚命整理人偶之家,然而这到底是出于她们的意志,还是人偶们的愿望发挥作用呢?

当我们人类因为想要一间房子而为此省钱、贷款、埋首于工作时,我们遵循的是想要房子的自我意志,还是受到房子「请买下我」的愿望所驱使,又或者是因为某个我们甚至没有发现其存在的人偶所许下的愿望呢?要分辨这点相当困难。这也让人不禁思考,如果我们把人偶当成一种物品,那么世界上所有的物品是否都像人偶一样拥有愿望?我们人类是否处在由物品的愿望织成的天罗地网中,受困于其中,在其驱使下生活呢?

03 人偶的世界

「人偶之家」在两姊妹的努力下,变得相当漂亮。但人偶们希望房子能够变得更棒,孩子们也受人偶许下的愿望影响,想要添购蕾丝窗帘、上等沙发与椅子。但这些家具非常贵,姊妹俩存下的钱加起来只有一八○元,根本买不起。

喜欢小孩的茵丝弗丽阿姨来找两姊妹玩,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阿姨正在策划一个为盲童募款的人偶博览会,如果她们愿意出借托琪,阿姨就付给她们一基那的金币(大约相当于台币三百元)。如果有这么多的钱,她们就能为人偶之家购买很棒的家具。于是孩子们很开心地同意了。

但托琪却很难过,甚至觉得气愤。活了一百年,却只值一基那的金币吗?托琪无法明确知道自己只是暂时离家,还是会被卖掉。「托琪一句话也没有说,接着彷佛就像从木头变成石头一样呆站在那里。埃米莉拿起托琪,用白纸包起来以便交给茵丝弗丽阿姨,但她在包的时候,觉得手上的托琪又冷又重。大家懂了吗?托琪悲惨的感觉深深地传入埃米莉的胸口,虽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托琪被带走的那天晚上,苹果、小鸟还有布兰克涅先生都辗转难眠。埃米莉与夏洛特也莫名地烦躁。夏洛特终于小心翼翼地问姊姊「免费展出托琪是不是比较好」,埃米莉也同意了。她们想到托琪看起来说不出的悲伤,就后悔自己做了坏事。

隔天两人立刻去找阿姨还钱,孩子们的行为让阿姨非常开心。但还了钱之后就没有办法帮人偶之家买家具了,虽然很遗憾,但阿姨答应帮她们问问工匠,能不能将原本以为无法使用的老旧家具打磨、翻新,整理成出色的家具。

托琪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她依然带着悲伤的心情出席博览会。会场中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偶,让托琪相当惊讶。而且每个人偶都毫无例外地比托琪大,让她惭愧难当,想要快点回家。但她以为「自己再也回不去那个家了」,所以难受地不得了。然而拥有百年历史的托琪,被当成「珍品」特别陈列起来。托琪的右边是穿着绸缎礼服的蜡偶,左边则摆着法国制散步人偶。但托琪最惊讶的是,过去曾在埃米莉姊妹的姨婆家与她一起生活的玛奇潘,就摆在她的对面。玛奇潘是身穿纯白新娘礼服的高傲人偶,由羔羊皮与陶瓷制成。她与那栋「人偶之家」一起被收在姨婆家,当人偶之家送到两姊妹手上时,她则被送去清洗,之后就装饰在柜台,并且在注意到她的人推荐下,来到这个博览会。

玛奇潘是非常高傲的女性。她心想:「如果要买下我,肯定需要数不清的大钞。」「玛奇潘的骄傲愈来愈膨胀,膨胀到几乎让人怀疑她小小的脑袋装不装得下了。」这样的玛奇潘当然不可能与托琪好好相处。她们明明彼此看对方不顺眼,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命运捉弄,让她们在此相遇。人偶的世界也很不容易啊!

女王陛下也出席了这场博览会。她在会场走来走去,看看这个人偶、那个人偶,最后「不出玛奇潘所料,女王在她面前停下脚步」。女王虽然赞叹玛奇潘的美丽,却也问道:「这是会场内最小的人偶吧?」为女王导览的茵丝弗丽回答「还有更小的呢」,并将她引导至托琪陈列的地方。女王感动地说:「哎呀!我小时候常玩的木制人偶就长这样。」接着提出托琪最害怕的问题:「这个人偶能卖吗?」

「托琪绷紧全身节瘤的关节、木纹的肌理,等待茵丝弗丽的回复。人偶们传来了窃窃私语声。」

可怜的托琪,她以为自己是商品。她在心里悄悄地对自己的人偶家人以及埃米莉、夏洛特道别。但是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茵丝弗丽却明确地回答女王:「这是两个小女孩特别心爱的人偶,所以是非卖品。」女王离开之后,「托琪木制的身体失去力量,甚至让人怀疑她是不是弯下身来。其中一位职员高声喊着跑来,『唉呦我的天!』这个人说,『小小的一文人偶倒了,滚到桌子下面。』」

人偶们以为托琪听到女王陛下说要买下她,所以开心到失态,但托琪却想告诉大家:「我是因为没有被卖给女王才这么高兴的」。这件事情清楚显示,埃米莉与夏洛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放弃托琪。这让托琪觉得「全身充满幸福感,彷佛就像从前,一到春天,自己所属的那棵树就充满了流遍全身的树液。」但是玛奇潘却十分忌妒托琪的幸福。

埃米莉与夏洛特都来到博览会,她们把刊登着托琪的剪报拿给她看。这时候玛奇潘非常不甘心,几乎可以听到她紧咬陶瓷制牙齿发出的「叽叽」声。两姊妹看到玛奇潘相当赞叹,尤其埃米莉更是被她吸引。

展览会快要结束时,人偶们讨论着自己的境遇。能够回家的喜悦让托琪放松心情,她于是把人偶之家的事情告诉大家,让众人偶欣羡不已。但听到这件事的玛奇潘却怒火中烧,她主张那栋房子是自己的。「妳等着瞧,给我等着瞧!」玛奇潘怒吼,「我会把那栋房子抢回来的。」人偶的世界就像人类的世界一样,也会发生各种不容易的事情。

04 物品与心

托琪回到人偶之家时,已经是冬天了。埃米莉与夏洛特带着托琪去茵丝弗丽阿姨家,取回人偶之家的沙发与椅子。这些老旧家具在阿姨的帮忙之下焕然一新,埃米莉甚至说:「就算是女王陛下的人偶之家,也不会有比这更好的家具了。」但让布兰克涅一家开心的事情还不只这些。

托琪心想,如果在圣诞节的时候,小鸟可以收到阳伞,苹果可以收到弹珠,小狗铁篝可以收到饲料盆,还有布兰克涅先生可以收到玩具邮局当礼物,该有多好。这样布兰克涅先生就可每天以邮局局长的身分去上班。托琪许下让这一切成真的「愿望」。

不可思议的是,到了圣诞节,托琪的愿望一一实现了。当小鸟、苹果、铁篝、布兰克涅先生分别收到礼物时,托琪就一一感叹「不可思议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好事终于发生了」。但是这样的好运真的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吗?

当托琪觉得自己的愿望全部实现时,埃米莉与夏洛特也收到了从姨婆家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着玛奇潘。埃米莉在博览会场看到玛奇潘时就很喜欢,所以非常开心。虽然妹妹夏洛特怯生生地说自己对玛奇潘没什么好感,埃米莉却反驳她:「这个人偶美得无可挑剔,在我们的所有人偶当中是最棒的。」

埃米莉把玛奇潘放进人偶之家里,结果不得了了,玛奇潘坚决主张这是自己的房子,完全不肯退让,甚至还与布兰克涅先生发生口角。在争吵中,玛奇潘宣称自己对孩子们一点兴趣也没有,布兰克涅先生则回她:「但孩子们是活生生的!也只有那些孩子能让我们活过来。」对此玛奇潘不屑理会,只回了一声:「哼!」布兰克涅先生说,不喜欢让孩子玩的根本就不是人偶,并且在盛怒之下说了一句决定性的话:「妳只是个物品。」

这是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偶如果不是物品,那到底是什么呢?如果问布兰克涅先生这个问题,他大概会回答「人偶就是人偶」吧!我甚至觉得,人偶这种存在,掌握了物品与心这个难题的关键之一。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可以试着这么想:人偶虽然是人偶,但有些着重于「心」,有些则着重于「物」。

托琪透过心的交流,与孩子们产生连结。玛奇潘则透过她精致、美丽的服装与造形,吸引孩子的心。但这两者对人类而言都同样有魅力。玛奇潘在变得了不起、被人类珍重对待的同时,也开始厌恶与人类一同玩耍,宁可被装饰在博物馆,这点相当具有启发性。因为当人类变得了不起、开始受人尊敬之后,也会开始厌恶与人直接接触,希望进入某种「博物馆」(譬如国会等等)。依照布兰克涅先生的逻辑,这样的人或许也成为了某种「物品」。

但是物品与心的问题令人愈想愈复杂。树脂制的小鸟,脑袋会发出喀拉喀拉声,所以很难正常思考。她连打扫、唱歌的时候都会搞不清楚:「唱歌的是我的手吗?那打扫的是我的声音吗?」对小鸟来说,物品与心的区别似乎模糊不清,但或许这样才是真正像人偶的人偶吧!能够清楚区分物与心的,说不定只有人类。或许这两者在更深层的次元中,其实拥有超乎想象的相关性,而身为人偶的小鸟,就活在这样的次元里。

埃米莉愈来愈喜欢玛奇潘,甚至将她放在人偶之家的客厅,并且把原本在那里的布兰克涅夫妇移到阁楼。但小鸟还是会到客厅晃荡,所以遭受玛奇潘刻薄对待。布兰克涅先生虽然厌恶玛奇潘,但托琪说厌恶只是浪费时间:「我们必须许愿,我会许愿的。大家必须一起许愿。」然而状况一直没有改善,埃米莉依然只宠爱玛奇潘。最后埃米莉甚至让玛奇潘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布兰克涅一家则变成她的仆人。

状况变得愈来愈糟。埃米莉甚至不顾夏洛特的反对,把苹果当成玛奇潘的孩子。只要人类想要,就能随心所欲地改变人偶的家庭关系。

处境突然改变的苹果,陷入了严重的险境。苹果被摆在玛奇潘所在的房间,却因为太靠近火炉而被火星溅到,就要烧起来了。夏洛特说人偶之家传来焦臭味,但对人偶之家失去兴趣的埃米莉却不予理会。就在布兰克涅先生与托琪察觉苹果的危机,想要冲过去阻止时,小鸟已经飞身挡在苹果与火炉之间,在危急时刻拯救了他。但是,「突然闪过一缕亮光,是白色的火焰。刚刚小鸟所在的地方,已经看不见她的身影,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小鸟原本穿的衣服,缓慢、轻柔地落在地毯上的苹果身旁──」

小鸟牺牲自己的性命拯救苹果,消逝在片刻辉煌中。

埃米莉与夏洛特察觉异状,往人偶之家里面一看,终于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夏洛特说:「小鸟把她的性命给了苹果啊!」这件事情让埃米莉突然改变心意,她把人偶之家恢复原状,将玛奇潘送到博物馆。

人偶之家就这样再度恢复和平。但和以前不同的是,小鸟不在了。托琪说:「小鸟很幸福,能够不假思索地这么做。」小鸟无论就物品的角度来看,还是在心灵交流方面,都比其他人偶逊色,但却可能是最接近灵魂国度的存在。她在完成与她相称的工作之后,也许就在片刻辉煌中,前往灵魂的国度了吧!

05 做为心理治疗师

关于这部作品还有许多事情可以讨论,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但我最想谈的,是就这部作品与自己从事的心理治疗职业之间的关联,再多说一件事。

那就是,我强烈感受到这些人偶的身影与心理治疗师重叠。这是人偶的故事,但也是贯穿全书的埃米莉与夏洛特这两个人类孩子的故事。她们在故事的过程中,经历了各式各样的体验,也获得了相应的成长。决定性的部分可以集中在两点,第一点是她们屈服于金钱的欲望将托琪出租,但后来却因为羞愧而将钱还给阿姨;第二点则是她们发现自己受玛奇潘物质层面的魅力吸引,重新反思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布兰克涅一家的重要性。而她们的成长当然也包含为人偶之家打扫之类的努力。

埃米莉与夏洛特两人,明显地随着故事的发展成长。在故事中帮助她们成长的就是这些人偶。但是人偶只能许愿,不能主动「做」些什么来实现愿望。这点让我感受到他们与心理治疗师在本质方面的类似性。

举例来说,埃米莉与夏洛特收到人偶之家时,因为太脏而被吓到。这时候人偶无法帮忙打扫,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许愿。心理治疗师也一样。我们有时候会希望某个孩子去上学、不要再吸食香蕉水了。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工作本分,就是「许愿」。而且最重要的是不放弃希望,持续不断地祈祷。

结果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茵丝弗丽阿姨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女王陛下说了很棒的话,或是收到意想不到的包裹。这些事情都恰巧发生,但却不是人偶(心理治疗师)刻意为之,只是顺着「愿望」自然发展罢了。

当然,愿望有时候不会实现。但是当愿望顺利到有点恐怖、让我们欣喜若狂时,坏事也有可能发生,譬如收到装着玛奇潘的包裹。

心理治疗师有时候也会憎恨某个人,譬如「要是那位母亲没有那么冷淡就好了」、「这个老师太严厉了吧」或是「如果没有那个人在,一切都会顺利多了」。但实际上就像托琪说的,「憎恨只是浪费时间」,只有许愿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心理学家能做的或许就只有许愿吧!这时玛奇潘的存在就变得很重要。玛奇潘不许愿,她透过身为「物品」的魅力驱使人类。接受心理治疗之后,拒绝上学的孩子开始去上学了,不工作的人开始工作赚钱了。这些或许也是心理治疗的魅力,人们受到这样的魅力驱使也是事实。但只依赖心理治疗的魅力,开始对此自满的治疗师,或许就变得像玛奇潘一样。当然,他们可能得以功成名就,进入博物馆。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势必也得牺牲许多心灵的牵绊吧?

我一边思考着这些事情,一边阅读这部作品,所以对小鸟的死真的很震惊。这似乎是在重新提醒我,心理治疗是个攸关性命的工作。我们必须承认,确实有人因为这个工作失去性命。

那么心理治疗师必须为了救人而牺牲自己的性命吗?我们读这个故事时,不能只单纯看字面上的意思。即便我们在阅读时将心理治疗师与人偶重叠,一个心理治疗师的内在,也可以住着许多人偶。治疗师不需要完全化身成为某个人偶。我们的内在不只住着布兰克涅一家,也住着玛奇潘。仔细想想,孩子也需要玛奇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这许许多多的人偶或许就在治疗师心中诞生、死亡,而治疗就在这整个过程中逐渐进行吧!

成年人的魔幻童话(唤醒内心的奇想世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