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上交给国家”
让《盗墓笔记》成了无数网友吐槽的对象
题材的敏感性也让盗墓电影
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但央视表示:这个锅,国家不背!
看看央视出品的考古发现类纪录片《土司遗城海龙屯》,虽然没有流量小生助阵,却让人看出了悬疑大片的酸爽感,有理有据,抽丝剥茧,恍然大悟。
历史从来都不无聊,无聊的是那些刻板的讲述方式。
识骨寻踪
一次偶然的考古发现,让一座被巍峨山脉隐藏了数百年的古老城关浮出水面。伫立在悬崖峭壁上的关隘,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天梯,蜿蜒盘亘长达六公里的城墙......断壁残垣,也不难看出它曾经的雄伟。
是谁,创造了它?
又是谁,毁灭了它?
在遵义当地的民间传说里
这是一座天神遗落之城,无数宝藏埋藏之所
它曾经辉煌一时
又在201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纪录片中的海龙屯与其说是一遗城
更像是一具“历史尸体”
在时间的风化中,只剩下破败的“骨骼”
但,尸体也是会说话的
片中的考古学家,就是破解这些密码的“法医”
他们在海龙囤仅存的残骸中,发现了疑点
为什么城墙上出现两种不同时期的建筑工艺?
顺藤摸瓜,考古学家在海龙屯的几十公里之外,发现了同样工艺的城墙。而城墙下面,竟是墓葬。这些墓葬和海龙屯之间,想必存在着某种血缘关系。
盗墓笔记
海龙屯四周半径30公里以内,有三个成规模的高规格墓葬群存在,其中两个已惨遭毒手。
这个地方发生着真实的盗墓,真实的死亡。
看完《海龙屯》,感觉之前的盗墓剧,都是在过家家。
片中的贵州省考古研究所的高级技工贺军虎,跟洛阳铲打了38年的交道。插,钻,捣,他向无数读者和脑残编剧展示了这个盗墓神器的正确用法。
一开口就知道是老江湖:
呀,五花土
我当时就认定是墓葬
啥是五花土?
纪录片里进一步解释:
洛阳铲将地下土层结构原封不动地带上地面,人为扰动过的土壤往往经历了开挖和回填,打乱原有颜色界限,变成揉合多种土层的花土。
但确定了墓穴位置之后,却不敢轻易动土开棺。
1956年,北京定陵考古由于没有保护措施,墓葬开启后,大量坟墓迅速腐败,一些丝织物接触氧气之后,瞬间化为灰烬。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考古队将古墓套箱,空运北京,室内考古。
这才是古墓的正确打开方式。
顺藤摸瓜
墓葬中出土的文物,验证了民间“无尽宝藏的埋藏之所”这个传说,历经几百年依然剔透的器皿,布满云雷纹饰的金杯,梦幻华丽的凤冠......这一切,都让人对这个墓穴的主人充满好奇心。
这些文物虽美,但都法证明墓主人的身份。
贵州酸土,导致两个棺椁中,都没发现遗骸。考古人员在封闭的实验室中挖掘了整整两年,才找到关键性的线索。
在银烛台的碎片上,刻着五个字:雄威郎制使。
海龙屯
《宋史》中记载
被赐以“雄威军都统制”封号的,是在宋代抗蒙青野原战役中,一战成名的:杨价。而海龙屯的主人,正是杨价背后的杨氏家族。
据史料记载,公元876年晚唐时期,杨端乱世入播,成为播州首领,自此开启了杨氏一族在播州七百余年的统治。杨氏世守其土,经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更迭,人才辈出。协助南宋对抗大元的杨价、杨文父子、中兴播州的杨粲、重修九关的杨应龙......
正所谓:流水的帝王,不变的播州。
除了内容上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在电影画面及质感上
这部片子也堪称良心之作
表现墓室空间,充满电影感的高级光影
表现战争激烈,干净利落的动作剪接
其中最出彩的地方,要属服道化的高度还原。不少网友评价:这是目前为主服装还原度最高的国产片。光看服装,就能让你看出cosplay的冲动。
士兵贴身的锁子甲
夫妻结婚时色彩艳丽的明代衣冠
官服身上细致的龙凤图案
除了高还原度,《海龙屯》还力图重现明代服饰的多样性。短短几秒的镜头,就出现了十余种形态不同的服饰。上到达官的飞鱼服,下至平民的六合一统帽,足见其细致程度。
所有这些服饰,都是通过第一手考古资料还原。参考的是明代的名画《平番得胜图》。各色的军旗,武器,在剧组的精心制作下,从2D变为3D。最后成型的服饰、兵器因还原度极高,被当地馆藏。
甚至片中队列、阵法、军帐、传令方式、点兵发兵仪式,都有《平番得胜图》的影子。
而为了把制作经费花到刀刃上,许多团队成员自愿降低薪水,自愿跑龙套。于是在片场的照片中,经常能看到,片中的士兵乙,片外的摄影师。
B站上,纪录片结尾,弹幕都是感谢的声音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观影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