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八百路诸侯(韩府说)(1)

图 孤游 摄于平城

  老大同话中,“说”有责备、指责、批评的意思。比如,“你做错了,人还不能说了?你真以为你毛硬了?”“那天还不是为了你,可叫人家说了个灰!”“一个儿(你个人、你自己)做上没理的了,还不叫人家说几句!”,以上三例的“说”都是这一义项。

  

  “说”字的这一义项,这种用法,也不是大同人自创,而是先祖古语的传承。在古代汉语中,“说”字有许多义项,其中之一就是责备、教训。可以追溯到先秦或更早,而且是正儿八经的经典《周礼》之第三章《春官宗伯》记载:“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禬,四曰禜,五曰攻,六曰说。”汉代著名经师郑玄注曰:“以辞责之。”(《周礼·太祝·注》)所谓“以辞责之”意思很明白,就是通过语言责备。

  

  大同方言还有一个双音词“数说”,与“说”意思十分相近。如果一定要作细微的区别,则“数说”一般来说要比“说”的时间长、内容多,甚至是更有条理,正所谓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总之,程度更重更强。比如说:“可叫人家数说了一顿。”此词于元代杂剧中极为常见,可知在当时使用十分频繁,如:

  

  【正宫】【端正好】撇罢了腹中愁,则今打迭起心头闷,嫂嫂也从今后休恋别人。若是俺哥哥一一从头问,看我数说你一会无淹润。(元·无名氏《鲠直张千替杀妻》第二折)

  

  【赚煞】……我如今回去见俺宋公明,数说他这罪过,就着他辞了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来小偻儸,同着鲁智深一径离了山寨,到你庄上。那时节我若叫你出来,你可休似乌龟一般,缩了头再也不肯出来。(元·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第一折)

  

  “数说”与“罪过”一词搭配使用,更可看出它确实比“说”份量更重。再后,到了明代,这方面的用例自然更多,如《金瓶梅》:妇人羞得半日不敢下来。然后下来,被月娘尽力数说了一顿,说道:“六姐,今后再休这般没廉耻!……”金莲吃月娘数说,羞得脸上红一块白一块,口里说一千个没有。(第八十五回《月娘识破金莲奸情 薛嫂月夜卖春梅》)

  

  这段文字中,一连用到了两个“数说”,意思十分明确,故毋庸多言。

  

  有必要说明的是,虽然“说”与“数说”意思相通相贯,但在“数说”一词中,“说”字的真正读音是“算”,在大同县农民的口语中,这一点尤为明显。“说”发音变成“算”或许属于“音变”,或许是二者本来就有联系。大同旧有一句歇后语道:油匠丢了栓——没得说(刷)了。那个“栓”字笔者久疑其为“刷”字的另一读音,因为“涮”字以“刷”为声旁,可见shuan、shua二者本有直接之关系。

  

  除了“数说”一词外,大同方言中意思相近的词还有“数落”“啷当”等其它词语,本文暂不讨论。

文 / 韩 府

来源 / 大同晚报 2022年06月12日


韩 府:

大同著名人文学者、资深教授。在校期间学习自然科学,就业后既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又出入儒释道三教。多年来致力于汇通各科知识,自备炉锤,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融于一炉,打成一片。读书从无轸域,可称旁学杂收、泛览无涯,故而对读书人而言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现已出版《咀嚼人生》《韩府学术论丛》《耍孩儿剧种源流考》《邓云乡传》《大同方言古语考释》等著作12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