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马斯特

本文合作专家 / 心理咨询师:李敏、吴颖、梁明霞

编辑 / KY主创们

*本文场景为异性恋语境*

我的一位“恋爱脑”表妹,准备和刚刚恋爱3个月的男友结婚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整个人都炸了,实在不敢想象一个刚刚毕业工作、一个还在读书的“小朋友”如何一起经营婚姻。于是我再三劝告,想方设法让她下头,避免她草率步入婚姻,以免到时候后悔莫及。

我不断地将各种各样的问题抛给表妹,而她在反思考后也表示,确实应该在婚前仔细考虑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不能这么草率地结婚。

“那到底应该问什么呀?得问到什么程度呀?”她有些焦虑地问我,“要是实在谈不拢怎么办,我不会结不了婚了吧?”

有太多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婚前一定要对结婚对象有充分的了解,把功课做在前面,才能尽可能避免婚后关系的变质。那我们究竟应该聊些什么呢?

我们找三位咨询师聊了聊,看看她们认为结婚前有哪些必须聊过的话题?为什么这些话题很重要?希望能够帮到像表妹一样想要或即将进入婚姻的人们。

心理咨询师关于婚姻方面的书籍(心理咨询师告诉你)(1)

关于婚姻本身

心理咨询师李敏提到,婚前问题,在问对方之前,其实应该先问问自己。

我们究竟为什么选择进入婚姻?我们对这段婚姻的期待是什么?许多人怀着对婚姻的美好向往一股脑地冲进婚姻,却从未想过婚姻于我们的意义。在婚前与对方的讨论,也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

关于彼此的“历史”

心理咨询师李敏表示,有隐瞒的秘密这件事,有可能会成为日后婚姻中的隐患。这可能会使我们在面对对方时无法百分百坦诚。有秘密的人也会怀疑对方是不是会和自己一样,在某些方面有所隐瞒。这样的猜忌对婚姻的存续不利。

心理咨询师吴颖强调了了解对方的家族病史,尤其是精神类疾病家族史的重要性。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在婚后,甚至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偶然得知对方的病史,这对关系的打击是巨大的。

关于原生家庭

心理咨询师吴颖格外强调,在婚前充分了解对方原生家庭对往后的生活至关重要。

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中,去看一家人的自尊状况、沟通模式、社会连接方式,和关系相处模式,这很有可能就是ta未来的默认模式。

心理咨询师吴颖说,原生家庭的各种模式对人性格的影响很大,而了解原生家庭是了解一个人的重要途径。毕竟,看一个人是如何做的比听ta是如何说的,要更加可信。

心理咨询师关于婚姻方面的书籍(心理咨询师告诉你)(2)

关于日常生活

人们常说“恋爱是糖,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两个人的生活重叠在一起,属于生活的琐碎也蜂拥而至。这时,若是能将这些琐碎的事务协调分配好,便能够省去日后许多由鸡毛蒜皮引起的争吵。

这其中,涉及到许多日常生活习惯的磨合。以做家务的分担为例,一个人愿意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能够体会家务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并体谅对方在家务方面付出的辛劳,对一个家庭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点上,心理咨询师梁明霞给出了另一个考量维度:独立生活的能力。她说,一个人独立生活的经历,比我们想象中重要得多。一个人有能力独立生活,至少意味着ta可以独立地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也更能体会其中的艰辛。

(注意,这里的独立生活是指在各个方面的完全独立,读大学时的集体宿舍生活、工作后仍和父母住在一起、一直和对象同居等,都不能算哦。)

关于冲突解决

心理咨询师李敏提到了关于冲突解决的问题。在她看来,两个人的冲突解决方式在婚姻关系中极其重要,这也是婚前讨论的另一个关键:看双方处理冲突的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梁明霞也谈及了冲突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在双方在一些事上存在重大分歧时(比如因工作导致分居),强大的解决问题能力,能够保证婚姻这艘船不在风雨中倾覆。

心理咨询师关于婚姻方面的书籍(心理咨询师告诉你)(3)

关于钱

心理咨询师李敏说到了关于婚姻中的财务问题。“亲兄弟,明算帐。”更何况婚后两人的合法收入归夫妻共同所有。了解双方的负债、收入水平、消费习惯,能够更加有规划地达成财务目标,不让婚姻中的两人过度为金钱所累。

关于父母

关于孩子

梁明霞和李敏两位心理咨询师都提到,孩子和老人,是许多家庭婚后问题的主要矛盾点。

婚前对这些问题的坦诚讨论,并在关键问题上尽可能达成一致,能够让双方对未来有合理的预期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冲突。

心理咨询师关于婚姻方面的书籍(心理咨询师告诉你)(4)

关于性

心理咨询师李敏还谈到了婚前关于性话题讨论的重要性。对许多人,尤其是已婚人士而言,性,往往是被忽略的需求。但实际上,身体上的亲密和精神上的亲密可以相互促进,性反而是增进和维护关系的重要部分。

不羞于承认自己的需求,开诚布公地讨论,才是对待性的正确态度。

关于爱情

我们常常习惯性在婚前恋爱时认真经营感情,在婚后一心扑在生活上,对爱情不管不顾。心理咨询师李敏说,婚姻不是保险箱,不论结婚与否,一段关系的维系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在婚后,我们需要持续发挥主动性,“定期维护”感情。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共识,每个人愿意为此付出的时间也不同。在婚前讨论,做好约定,才不会在婚后因“你不再像恋爱时那样关心我了”之类的事,而影响关系。

关于未来

婚姻就像是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画,在开始之前我们必须想好这件作品最终是什么样子的,并达成共识。不然,风格迥异的两人在画卷上,只按照自己的喜好作画,即使细节美妙绝伦,最后成品也只会是一团糟。

当两人的最终目标一致,才能在达成共同目标的旅途上共同努力,在遇到困难时一起讨论解决,相互帮助、互相妥协。否则即使相伴同行多年,最后也只能分道扬镳。

心理咨询师关于婚姻方面的书籍(心理咨询师告诉你)(5)

KY作者说:

梁明霞和李敏两位咨询师都提到,讨论的目的不在于在所有事情上达成共识,而是在于「思考」「理解」和「沟通」。

结婚是一件需要我们冷静对待的事,在与另一个人缔结法律上的契约之前,我们彼此都应该想清楚——不仅仅是了解对方的想法,也应该了解自己的愿望,并告知对方。

如果即将与我们携手一生的伴侣,对婚姻中的许多关键问题,都保持敷衍的态度、参与度极低,甚至不愿深入思考、不愿讨论;或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尊重对方的观点,无法对话,那么这可能暗示着ta还没有准备好进入严肃的婚姻。

婚前讨论,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但绝不可能避免所有问题的产生。永远不要心存侥幸,而是应该一直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作为战友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

今日互动:在这些问题中,有没有哪个让你十分赞同的?你认为婚前还有哪些问题是必须要聊过的吗?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