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的故事到这里还远没有结束。


【刺客列传·温生才当街刺杀广州将军】

温生才,广东嘉应人,1870年出生。

正如几乎所有刺客都有着悲惨童年一般,温生才自幼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

幼年的他被人诱拐至南洋荷兰殖民地做童工,归国之后在富贵人家做过仆役,随后参军。

1907年,随着革命掀起的轩然大波,温生才响应了号召,加入到反清阵营之中。

自幼被封建大山凌虐的他与华侨李佐汉等人成立了一股刺杀势力,立志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他们以汪精卫行刺中央大员的行动为榜样,制定了相当周详的计划,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那就是没钱。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1)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1911年4月8日的下午,华侨飞行家冯如在广州东门外举行飞行表演,温生才带着儿子前来观看。

谁想好巧不巧,竟撞见了广州将军孚琦乘着绿呢大轿出城。

这孚琦本是个不学无术之辈,然而却衷情于打压革命势力,早早就被革命党人列上了暗杀榜单。

温生才知道机会来了,他赶忙回到家中揣上一把手枪,埋伏在了回城的必经之路上。

约莫黄昏之时,孚琦在数十个清兵的拥簇之下打道回府,一路上是呼来喝去,好不威风。

温生才见状直接从茶馆之中冲出,拨开护卫,直奔大轿而去。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2)

还未等一众清兵反应过来,温生才已然扯下轿帘,照着孚琦就是一枪。

只听嘭的一声枪响,孚琦额头中弹,随后就是杀猪般的惨叫传来。

周围的清兵听着枪声,不仅没有上来追捕温生才,反倒各个如惊弓之鸟,作鸟兽散。

温生才一人一枪,在十众清兵之前如入无人之境,颇有当年常山赵子龙之风,不由痛快大骂:“将来对付起外人,你们这些无用的朽兵,必不可靠!”

随后,对着孚琦又连开三枪,慢慢看着眼前这个素来不可一世的将军断了气,方才从容甩掉手枪,向城东逃去。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3)

最终,温生才还是被巡警缉拿归案。

饱受酷刑之后,两广总督张鸣歧亲自审讯温生才:“为什么要暗杀?”

温生才不卑不亢:“不是暗杀,是明杀!”

“清政府昏庸无道,腐败已久,民不聊生。我只恨我没有车船费,不然待我杀到京都,必成大事!”

张鸣歧见温生才如此嚣张,揶揄道:“一将军死,一将军来,于事又有何济呢?”

温生才正气凛然:“杀一个孚琦固然无济于事,但借此为天下倡,杀一儆百!”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4)

4月15日,温生才英勇就义,行刑途中,他放声高喝:“今日,我代同胞复仇,各位同胞还须发奋做人为好!”

温生才的事迹震动寰宇,南洋华侨以此为据创作出《温生才新剧》,广州光复后,温生才的遗体与林冠慈等四人共葬于红花岗上,史称“红花岗四烈士”。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5)

【刺客列传·彭家珍除掉鹰派干将】

彭家珍,四川金堂人,1888年出生。

不同于其他刺客,彭家珍的少年时期意气风发。

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之后,彭家珍来到日本进修学习军事。

自幼深受黄宗羲,文天祥思想熏陶的他有着很强的民族主义观念。

在日本留学期间,彭家珍结识了国内革命的有志之士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中,成为了革命者的一员。

归国之后,彭家珍任职于奉天讲武堂,并接触到了讲武堂中的监督崇恭。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6)

彼时,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南方各省也纷纷宣告独立,各国侨领驰名致电,要求清廷改变国体,安定大局。

此时的清廷之中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皇帝年少,太后受惊,朝廷内于是分化出主战和主和两个阵营。

其中主战派由良弼,铁良,载涛等顽固亲贵组成,他们自诩为“宗社党”,气焰嚣张,一心主战,想要和革命党决一高下。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7)

良弼其人祖上是努尔哈赤的弟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素有大志,也算的上是齐人之中少有的军事人才。

清末的一系列军事改革,包括改军制,连新兵都是良弼运筹帷幄一手策划的。

说来巧合,我们前文提到的彭家珍讲武堂中的监督崇恭恰与良弼私交甚深。

如此一来,刺杀良弼的重任就落在了年方二十四的彭家珍身上。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8)

彭家珍首先通过绝密渠道打听到了良弼将于1月27日出席重要军事会议的消息,随后印制了崇恭的名片,决定次日混入宫中。

做完这一切,彭家珍返回公寓取出早已备好的炸弹和手枪反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后,来到皇宫外东华门静候。

不久,良弼结束了会议准备出宫,彭家珍观察一番后,发现卫队森严实在没有下手机会,只得乘着马车尾随至良弼家中。

来到府前,彭家珍抢布取出了提前准备的名片求见。良弼听说崇恭求见,遂下车端详。

这一端详,发现来者不是崇恭,心想大事不妙,转身想跑,却为时已晚。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9)

彭家珍掏出怀中的炸弹,奋力掷出。

登时天崩地裂,护卫队死伤无数,彭家珍被弹片击中头部,当场死亡,而良弼直接被炸断左腿,抢地求救。

经过日本军医两天的治疗,良弼虽是截了肢,但终究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吵闹一时的宗社党也就此原地解散。

2月12日,也就是良弼死后不到半月,隆裕皇后颁布退位诏书。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10)

历史总有千姿百态的展现形式,有国之兴衰、年代跨度、诗书礼记,自然也有生命的过程。

当岁月的长流洪涌而至时,权力、政治、道德习俗等众多因素纠缠的人们,用生命之弦所弹奏出的铿锵之音,既振聋发聩,又成空谷绝响......

刺客列传编年史(刺客列传辛亥篇)(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