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

砚田书院每日练字

今天开始解析“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八个字。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2)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3)

铭:左右结构,左斜右正。

左部“釒”为固定写法,应左伸右缩,不要写高。首撇不要长,稍重;点笔位置高,要轻;下面三横要大抗肩,首横短,二、三两横稍长,因中间有两点的原因,其间距也较大。考虑到右部的长撇,最后横画的右边要收住。

右部“名” 上面“夕”稍窄,首撇起笔与左边上面平齐,稍重,不可长;横折撇的横画一带而过,撇的角度要立,撇身稍直,注意撇尖的最后位置。下面“口”上宽下窄,重心与上面对正,要平稳厚重。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4)

棚: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左部“木”旁为固定写法,不要写宽。首横露锋起笔,不要长,收笔要轻,抗肩;竖笔起笔稍重,竖身劲挺,中间略细,从横画右部穿过,收笔轻顿;撇笔在横笔和竖的交叉点起笔,撇身不可太长;点笔从竖里起笔带出,位置在竖和撇分离处的右边。

右部“朋” 左稍收右稍放。两个“月”撇笔左弯右直,指向不同;横折钩起笔一虚一实,横画稍抗肩,一轻一重,折笔、竖身粗细长短和弯度,以及出钩都有变化,注意把握;里面的小横注意位置和长短,笔法不难把握。

另外,竖(撇)的间距,中间三竖(撇)基本相等,左右两边两个间距基本相等。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5)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6)

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左部“氵”为固定写法,不要写宽,三点呼应,前两点距离近,后两点距离远,注意提点的指向。

右部“留”要上下对正,上面“卯”不要写高,整体抗肩,首笔小撇起笔与左点平齐,撇尖收在左点右侧下方;竖提露锋起笔,竖身往下渐轻,稍带撇意,转折处轻顿,然后向右上提笔,提不可长;竖笔下端稍低于提的起笔;横折露锋起笔,往右渐重,转折后向左下方行笔,竖身不要长;下一笔短横与左边提的收笔处等高;最后竖笔比左竖稍重,四竖间距中间稍小、两边稍大。下面“田”形扁宽,上宽下窄,稍有左收右放之意。注意两边竖要往里倾斜,中间竖要对准上面两竖的间隙;横画稍抗肩,注意上下两横要稍呈拱形。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7)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8)

喷: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口” 不要写大,位置靠上,上宽下窄,稍右斜。

右部“贲”上下对正,左稍收右稍放。首横露锋起笔,在左边“口”的上横的延长线上,注意远近位置;中竖高起,用笔稍重;长横紧挨着“口”的下横切笔起笔,先稍抗肩,过中竖后渐平,右边稍长、稍重;中间两竖左右呼应,不可重。下面“貝” 诸横稍扛肩,左竖位于上面首横起笔的正下方,稍左斜;横折的横画稍呈拱形,与上面长横协调一致,折后稍给点力写右竖,注意运笔的轻微变化;中间两小横虚接起笔,长度要稍超过中线;下面横画实接起笔。右边诸横上三横等距,距离稍大,下四横等距,距离稍近。下面撇笔从横画中带出,撇身不要重,注意角度;最后点笔要托住右竖,稍重稍低,以稳住整字。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9)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0)

蜓:左右结构,斜抱穿插。

左部“虫” 不可写宽。“口”应写窄,大抗肩;竖笔高起,上粗下细,过“口”后稍带撇状,到位后不要抬笔顺势向左下运笔,带出下一笔;提笔起笔靠左,过竖后急收;点笔要轻,靠上。

右部“蜓” 属半包围结构,“壬”要上大下小,要把握好与“虫”笔画的对应关系。平撇起笔与左边竖平齐,注意中间留空的宽窄;横笔不可长,大抗肩;竖笔稍重;“廴” 横折折撇的横画要延续左边的横画,露锋入笔,一带即提笔略顿,折笔向左下方写短撇,撇身稍直,然后右拐写长撇,长撇要有弧度,笔锋指向与短撇不同;捺笔比“走之捺” 稍立,注意捺脚与上面的对应关系,捺锋稍长,以求舒展流畅。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1)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2)

膀: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左部“月”不可写宽,首笔竖撇以抖笔起,先竖后撇;横折钩的横画露锋入笔,渐重,扛肩,不可长,折后竖笔要略往里收,再稍右斜,使竖身呈拱形,即可给右部笔画让空,又可显其遒丽劲挺;里面的两小横变为点、提,以化呆板,注意布白均匀。

右部“旁”上紧下松,稍呈左收右放之势。首点稍高,稍重;横画靠近“月”的折肩处起笔,压住一点上点,横画不要长、不要重,稍扛肩;下面点、撇呼应紧凑,注意要合围在上点重心线下;“冖”不要写宽、写重,左点点在“月”右竖的“港湾”中,与“月”的点、撇平齐;横钩的横画以上面点、撇笔的中心为基准,左短右长,钩不要重。下面“方”上靠,点笔与上面的点要对正;横画紧贴“冖”,要写的轻灵;小横折钩虚接起笔,向右下稍带,然后轻顿折笔往左下走,到位后要先稍往左带再起钩,使钩角处在竖笔的中心线上,又与上面点的重心直对;最后撇笔从点、横交接处实接起笔,要写的干脆有力。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3)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4)

像: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亻”旁为固定写法,撇笔切笔起笔,撇身不可太短,稍重;竖笔虚接起笔,稍左斜,劲挺有力,要撑住撇笔。

右部“象”上窄下宽。上面“”位置稍高,不要写大,要注意两个撇的指向不同。中间扁“口”上宽下窄,抗肩;撇笔从“口”中起笔,将中间的短竖连写成一笔;下一笔弧弯钩是本字的难点,注意起笔、行笔、收笔与上面笔画的对应关系,钩角要在中心线上;左边两撇不要重,一直一弯,一轻一重,指向不同;右边的短撇注意起、收笔的位置;最后捺笔要从弧弯钩里起笔,稍厚重,以平衡整字。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5)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6)

跳:左右结构,左斜右正。

左部“”旁为固定写法。位置靠上,不可写宽。上面“口”要小,抗肩,注意底横托住两竖。下面“止”竖笔在“口”中间虚接起笔,稍左斜;小横写成横点;左面竖注意起笔先斜切笔再向下行笔;下面的提横稍靠左起笔,收笔不可超过横点,大抗肩,稍呈拱形。

右部“兆”,首撇起笔在左边横画抗肩的延长线上,先向右下起笔,再向左下方撇出,注意撇尖的指向;竖弯钩在撇笔的重心线下方起笔,竖长横短,竖轻横重,挑钩向上;最后左右两边的部分要左低右高,左轻右重。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7)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8)

够:异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左部“多”不可写宽,两个“夕” 上收下放,上下重心对正。撇笔多,忌联排,注意撇笔的起笔、角度、轻重和走向的变化;整字右外侧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右部“句” ,首撇的位置要写准,同时此撇也要与左边诸撇的角度有所不同;横折钩起笔不与撇笔相接,横画稍轻,抗肩不要大,折肩不可高,折后竖笔稍重,注意左斜的角度,起钩要干脆有力;里面的“口”稍抗肩,注意位置和大小,使横画、竖笔间距都基本相等。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19)

汇编语言13,10(汇编十个单字第七波)(20)

舅:异写,上下结构,字形痩高。

上部“旧” 形宽扁,整字抗肩,竖笔稍重,稍右斜;“日”上宽下窄, 诸横抗肩等距。

下部“男”上紧下松,上面“田”要托住“旧”,形扁宽,抗肩,笔画不要重,注意底横起笔靠左,不可露锋,收笔托住右竖。下边“力”小撇注意起笔位置,行笔角度稍平;横折钩虚接起笔,横画由轻渐重,到位后轻顿笔,然后折笔向左下行笔,到下半部出钩前要再往左稍带,然后出钩;最后撇笔在“田”字中竖右侧起笔,行笔角度比左撇稍立,注意撇尖、左撇尖和上面横画起笔端呈一条稍左斜的线,还有右边三个横折的对应关系以及竖笔角度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