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关闭了朋友圈。

2018年,我又关闭了一次朋友圈。

起初,是因为感觉在朋友圈失去了“言论自由”。有些生活片段不愿被同事看见,有些工作的埋怨又不愿给家人看见,有些傻呼呼的时刻不愿被太多人看见。尽管可以分组,但每次斟酌受众群体也是一件麻烦事,所以有了第一次关闭。第一次关闭,虽然不发了,但还在看。

后来,是因为“噪音太多”。如果可以安静地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看亲人、朋友分享的日常,也是不错的。虽然一些亲友仍然会更新动态,但这片净土也被“污染”了,各种各样的营销、广告、洗脑讯息占了90%。剩下的10%,其中90%也变成了“营销圈”,于是有了第二次关闭。第二次关闭,是彻底不看了,从“发现栏”直接删除的那种。

大学上课的朋友圈(学院来信537关闭了朋友圈)(1)

关闭了以后,清净了很多。

后来出现了某音、某书、某条,

又开始不停地吵吵。

于是,又是一轮卸载和关闭。

后来又有了视频号,然后又关闭了。

防不胜防。

大学上课的朋友圈(学院来信537关闭了朋友圈)(2)

2020年,我又开启了朋友圈。

2022年,我又开启了一次朋友圈。

一开始,是被迫的。因为公司领导强制要求大家转发各种公司推送的文章,当然也包括广告。实在不想污染他人的净土,所以每次都是“仅领导和同事可见”,糊弄一下。

这一次,是主动的。因为我发现纯文字的记录还是有局限性,即便每日一篇文章,也只记录了部分感悟。而且,采用文章形式,多少得为读者负责,得传播一些知识,总体来说会严谨一些。但朋友圈的记录可以“自私”一些,哪怕只记录事实或者感受,没有启发和结论,也是OK的。比如老妈自学自弹了一曲《送别》,这可以记录;比如看了一场电影,也可以记录;上班有点困,也可以记录。受众可以框定为仅当事人可见,这样就不用顾虑过多,也不用费尽心思去想“在他人眼里,应该如何呈现”的问题。

本次重启,只是想多一条记录生活的渠道。因此,要尽可能多地记录,选择性地分享。同时,我也想鼓励更多的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记录生命中的精彩瞬间,这和把照片集中起来,放到云上,完全是两码事。因为,只有当我们现在不断捕捉和记录这些精彩瞬间和精彩灵感时,将来我们才能有时光倒流的能力。

大学上课的朋友圈(学院来信537关闭了朋友圈)(3)

我是谁?

从哪里来?

正在到哪去?

不停地记录真实的当下,

其实就是在问答这三个问题。

祝大家生活愉快。

欢迎关注公众号“99Deg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