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早已闻名中外。在人们的印象里,关于长城的记忆似乎都与那些著名的景点有关,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青藏高原也有长城——青海明长城。今年8月,青海省《关于加强青海明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青海明长城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登上大通明长城
“走,我带你去娘娘山上的明长城看看。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物局文物管理所所长陈荣,曾参与过青海明长城的勘探测量工作,对明长城非常熟悉。
由于前几天连日下雨,通往长城的路有些泥泞,上山时陈荣小心翼翼。山间小路杂草丛生,但这段攀登长城的路不算难走。
顺着山路走了近一公里,就可以看到长城的身影。“长城到了,你看,那里就是长城的墙体。 ”陈荣所指方向的不远处,一段蜿蜒的土墙出现在眼前,墙体上长满了杂草。这里是青海明长城的一部分。
青海明长城东起乐都区芦花乡转花湾,由1条主线和8条支线组成,总长363.44千米。长城由西北转向东南延伸至拉脊山,整体走向呈拱形,分别经民和、乐都、互助、大通、湟中、化隆等地,如一个半环形保护着当时的西宁卫城。
大通明长城从老爷山过北川河,再从小石山至拱北岭,是北面的一段军事防御工事。“大通境内的明长城,壕堑、敌台、墙体、山险这些长城的特点全都具备,相对青海其他地区保存是最完好的。 ”陈荣说。“看,山脊上蜿蜒的墙体就是长城的墙体。 ”顺着陈荣手指的方向,山顶上,长城如巨龙般环绕。长城下,一块石碑上刻着“明长城—大通段”几个字。眼前的这段长城和印象中不同,完全像土墙,蜿蜒曲折绵延至山顶。不知名的野花和杂草遍布。当地群众把这些土墙称为“边墙” , “边墙”大多为夯土筑成,少数为石块垒砌。
2008年初,国家文物局与青海省相关部门共同组成调查队,展开调查工作,后来调查结果通过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项目组国家验收,推翻了“青海没有长城”的错误认识。
历经几百年的岁月,大通明长城已经风化。
陈荣说,大通明长城筑造就地取材,采用土筑,中间混杂细碎的石子,下宽上窄,加以夯实,形成坚固的土墙。虽然筑墙的材料有些简陋,但敌台、墙台、关隘、城堡、烽火台等一应俱全。攀上陡峭的墙体,向远方望去,娘娘山上长城的烽火台清晰可见。脚下的长城似乎也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的历史。
青海明长城往事
防范边患,明长城起。
明朝时期,西部和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不断袭扰边境地,对明王朝统治构成威胁。为防范边患,明政府大力修筑长城,青海明长城修筑也与此有关。
站在娘娘山上的大通明长城眺望远方,可以看见远处的达坂山,这里山川地势险要,沟壑、谷地交错。
大通明长城,是为了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在青海湖地区的蒙古卜尔孩部,及明嘉靖三十八年从内蒙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对明西宁卫的侵扰。
陈荣指着达坂山方向说,当时的蒙古俺答汗就是从门源仙米,经达坂山进入东峡,而后到达水草丰茂的青海湖地区。这一路线途经地区离明西宁卫城非常近,因此这里成为当时西宁卫城的重要外围防御工事。
沿着长城向烽火台走,坡度变得越来越陡峭。长城下,是一道峡谷。长城的壕堑虽然已满是青草,但依然可以看出这曾是一条深沟。残存的墙体很高,可以想象对于当年的蒙古军队,长城也是一道屏障。
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俺答汗趁明军防守虚弱之机进入青海湖一带,并与在此游牧的蒙古卜尔孩部共同发起对西宁卫的入侵。1512年至1541年长达30年的岁月里,西宁南、北、西三川战火不息。明王朝驻西宁卫总指挥、总兵等武官先后战死,而修建长城就成为当时抵御“西海蒙古”保境安民首选的有效手段。
“隆庆议和”之后,明朝与蒙古各部迎来了几十年少有的和平,西宁卫的防御压力也得到极大缓解。随后明军在青海湟中附近大败蒙古军队,这时西宁卫长城的基本框架形成。
大通的这段明长城修筑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这段从西石峡口到娘娘山南麓的长城,使西宁北部与西南部长城连为一体。虽然历经沧桑,但长城残存的敌台依然有八米高,向下看去,地面与长城墙体的落差依然使人感觉恐惧。
“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大通明长城内城下曾发现一具骑兵骸骨,骸骨旁有马骨、盔甲、弯刀,传闻是当年进攻长城时不慎跌落致死的蒙古骑兵。 ”陈荣说。
保护明长城 青海在行动
历史的车轮匆匆碾过,四百多年过去了,眼前的这段青海明长城虽然四周杂草丛生,但轮廓依然清晰。
下山途中,陈荣介绍了长城损坏的原因,日晒、风蚀,自然风化、雨水冲刷、山体滑坡是长城遭到损毁的主要原因。此外,鼠害以及修建民居、道路、平整土地、扩建农田等都对长城墙体造成破坏。
除此之外,还有人为因素。上个世纪,村民认为“边墙”的土肥力好,一些村民就在这些“边墙”旁种植黑刺,取土垫圈。青海明长城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大批专家积极投入到保护长城的工作中,陈荣曾跟随专家调查组对青海境内的明长城做了勘探,足迹遍布长城。
陈荣说,为了保护好青海明长城,青海明长城沿线均已成立了长城保护管理委员会。文物保护部门还通过招录当地农牧民参与长城保护工作,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三下乡”活动中进行长城保护宣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长城的保护中,成为长城保护的宣传者、守护者。
为加强对青海明长城的保护,今年8月30日起《关于加强青海明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开始实施,从基础工作、研究、利用行为等六个方面明确保护青海明长城的重点任务。
根据《意见》,青海将按“不改变原状、最低程度干预和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保护明长城文物本体及其选址布局、形制结构、材料工艺等,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措施,组织实施本体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载体保护、环境整治等各类保护工程。重点推进明长城本体较为集中的大通、湟中、互助等地区重要点段保护利用展示示范工程。《意见》还明确规定,严禁以展示明长城之名,无限度、无规划地恶性开发,坚决杜绝任何破坏明长城的行为。
《意见》还明确,到2025年,青海明长城所在地建立健全明长城保护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编制实施青海明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实现明长城价值及其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提高明长城保护管理水平,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明长城保护领域,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长城保护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