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

清·孙温绘《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清朝外交家黄遵宪曾对他的日本朋友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至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写道:"自有《红楼梦》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的评价也很高,所谓"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传统",就说明《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世界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典范。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

《红楼梦》抄本及脂砚斋的批语

《红楼梦》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这正处于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733年,英国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178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人类社会正式进入"蒸汽时代"。乾隆52年,也即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乾隆58年,英国马戛尔尼率团访问中国,带来大量当时欧洲的新科技:四轮轻便马车、热气球、望远镜、钟表等;在乾隆年间,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等国的访华使团不下数十次。这都说明,世界已经进入近代化也即“现代化的前夜”,工业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社会。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3)

乾隆年间,马戛尔尼访华

乾隆的闭关锁国并不能完全隔绝来自外界的新鲜空气。《红楼梦》就是一个例证。它不仅思想新写法新,里面还写了大量西洋器物,包括吃穿用度各个方面。比如芳官给柳五儿要来一瓶玫瑰露,迎亮照着如胭脂一般,还以为是贾宝玉喝的西洋葡萄酒;比如贾母送给贾宝玉一件俄罗斯的孔雀毛大衣;比如晴雯生病,要小丫头给她拿盒纸(抽纸)来;比如贾府的很多家具,外部装饰用的都是洋漆;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红楼梦》里的西洋器物。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4)

玫瑰露

1:西洋钟表

《红楼梦》第6回,写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在王熙凤屋里听到"咯当咯当"的响声,好像打罗筛面一般,就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坠着秤砣般的一个物体,不住地乱晃。正在纳闷,就听若金钟铜磬般响了七八下,刘姥姥刚要问人,就听王熙凤回来,周瑞家的赶紧出去迎接。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5)

刘姥姥被钟表所吸引

《红楼梦》里写钟表之处甚多。比如第13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王熙凤道:"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时辰钟,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这说明钟表在贾府是一种普遍器物,有头脸的仆人随身带着怀表,上房里也各自有钟表。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6)

贾家的豪华钟表

贾宝玉房间里的钟表更多,客厅里有大时辰钟,书房里有小时辰钟,随身带有金怀表。比如第45回,宝玉冒雨去看黛玉,掏出一个核桃大小的金表来,说道:"原该歇了,又扰你劳了半日神。"比如第51回,晴雯病了,只听外面十锦格上的自鸣钟响了两声。再比如第58回,宝玉房中的时辰钟坏了,晴雯道:"不知道那劳什子怎么了,又得去收拾。"拿过来瞧了瞧道:"略等半钟茶的功夫就是。"晴雯很善于推算延迟的时间,这说明她对宝玉房里的钟表很熟悉。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7)

镀金怀表

贾家后来走向末世,甚至到了卖钟表换钱的程度。比如第72回,贾家要赶在年底下给人送礼,银子没有着落,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王熙凤道:"我是你们知道的,那一个金自鸣钟卖了五六百两银子。"宁国府一年田庄收入的银子不过5000多两,一个金自鸣钟卖这些银子不少了。这说明贾府是多么富贵,除了皇宫和贵族之家,普通百姓如刘姥姥者,怎么认识钟表?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8)

贾家钟表特写

中国很古时候就有计时工具。《尚书》里记载虞舜时期用立木杆来测量日影计时。这就是后来日晷的发明。至今故宫博物院里还矗立着很多日晷。大约在明朝,西洋机械钟表开始传入中国。比如传教士如利玛窦,就进献给万历皇帝两个自鸣钟,初次见到钟表的万历皇帝非常兴奋,特赏赐利玛窦在皇城建立教堂。待至清朝,欧洲各国生产的钟表日趋精密,马戛尔尼等人出使清朝,携带的贡品里就有钟表。钟表也成为西洋各国与大清帝国展开外交的主要手段。现在我们参观故宫博物院,会看到大量明清时期的钟表,有些是西洋各国进贡的,有些是宫廷造办处自己生产的。尤其是康熙年间,造办处生产的钟表已经不在西洋各国之下了。乾隆皇帝之所以对马戛尔尼带来的钟表不感兴趣,原因就在这里,清朝皇家最不缺的就是钟表。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9)

清朝乾隆年间的座钟,看与上图有无相似之处

曹雪芹自称《红楼梦》"无朝代年纪地域邦国可考",毕竟是一部根植于清朝社会现实的作品,如果他没有经历这样"钟鸣鼎食"的生活,是写不出这样小说的。因此有专家称《红楼梦》具有自传成分,很有道理。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0)

孙温绘《红楼梦》,挂钟

2:西洋玻璃

玻璃是否中国最早发明,迄今没有定论。但中国很早就有透明材质制造的器物。比如1990年,浙江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水晶杯,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如果不是有文字介绍,你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是战国文物,而是一件现代玻璃制品。除了水晶,战国时期玻璃制品也已经开始出现,出土文物里有玻璃碗、玻璃盘、玻璃瓶等。唐宋时期玻璃制品出现地就更广泛了,这时候的材质透明度更高,生产工艺难度更大!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1)

南宋时期的玻璃碗

玻璃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广泛生产。康熙年间,西洋传教士帮助清廷兴办了金星玻璃厂。但玻璃仍然是奢侈品,除了皇宫和贵族外,一般人用不上玻璃。在南方,只有豪富的盐商兴建房屋时用玻璃装饰。玻璃也成为那时财富和权势的象征。《红楼梦》里出现很多玻璃制品就是如此。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2)

清朝乾隆年间的玻璃盏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贾蓉就来跟王熙凤借玻璃炕屏,说要请一个要紧的客。王熙凤道:"偏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贾蓉道:"哪里有这个好。"王熙凤道:"若碰一点儿,仔细你的皮。"贾母过生日时,有好几家王府都送了玻璃围屏的大礼,贾母道;"都给我留着,我要送人。"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3)

贾家的玻璃围屏,有桌屏、炕屏、立屏

晴雯跌折了扇子股,贾宝玉批评她,晴雯道:"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贾宝玉给芳官取名叫耶律雄奴,众人都说不好听,便改名为温都里纳,就是金星玻璃宝石的意思。这说明在贾府中,玻璃是与水晶玛瑙一样具有价值的。所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误闯进贾宝玉房中,见到穿衣镜而不认识,普通人哪里见过玻璃?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4)

刘姥姥没有见过玻璃镜子

3:西洋自行船

《红楼梦》第57回中,写贾宝玉因为林黛玉得了失心疯,一眼看到十锦阁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说道:"那不是接他们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贾母忙吩咐把自行船拿下来,宝玉才放心。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5)

贾宝玉与西洋自行船

有专家对宝玉的金西洋自行船很感兴趣。认为这就是西方人蒸汽机船的模型。曹雪芹生活的乾隆年间毕竟处于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轮船已经开始试行。但终究没有进入实用阶段。1807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才正式让蒸汽机船进入实用阶段。因此,曹雪芹描写的金自行船并非蒸汽机船,而是与当时的金自鸣钟一样,是用发条作为动力的一种高级玩具。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6)

89电影《红楼梦》里的自行船

清朝奏折档案里多次出现"自行"器物。比如乾隆皇帝命令西洋传教士制造自行虎、自行人、自行船、自行鹅、浮水娃娃等,用"消息"作为动力,消息也就是发条或者弹簧。从前的钟表都用发条作动力,不运转时需要上弦。现在的钟表都是电子表,因此没有上弦一说。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看到穿衣镜,误撞消息,原来镜子后面是一道门,消息也就是带弹簧的插销。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7)

贾宝玉房间示意图

西洋自行船与钟表和玻璃不同,它不是实用器物,而是一种摆件和玩具。在清朝,这些自行器物除了西洋进贡的外,就只有宫廷造办处能制造。曹雪芹能写出西洋自行船,也从侧面说明他的家族多么富贵!

4:西洋绘画

《红楼梦》第52回中,晴雯发烧,贾宝玉让麝月取鼻烟来给她嗅,打两个喷嚏就好了。很快麝月取来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扁盒来。宝玉揭开盖子,就见盖子上有西洋珐琅的赤身黄发女子,两肋生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晴雯被那副画吸引住了,宝玉道:"快嗅些,走了气就不好了。"这个鼻烟壶看来是西洋生产的,所以上面的图画是西洋天使模样。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8)

乾隆年间的西洋鼻烟壶,真古董

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因为喝酒误闯贾宝玉房间。迎面就有一个女孩儿笑着出来。刘姥姥忙去拉姑娘的手,谁想"咕咚"一声撞到板壁上,把头撞地生疼,仔细一看才知道是一幅画儿。刘姥姥自忖道:"原来画儿有这样活凸出来的。"用手一摸却是平的,刘姥姥百思不得其解。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19)

贾宝玉房中的仕女图

西洋绘画在清朝已经传进宫廷。比如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就在内廷供职多年。据说有一次他给乾隆皇帝画像,因为用的是透视法,乾隆脸上明一块暗一块,这让乾隆深感不满。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审美,郎世宁后来大量减少透视法,尽量调和中华绘画的技法,最终达到中西合璧的意境。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0)

郎世宁的绘画,中西合璧,很有立体感

贾宝玉房间里这副女孩儿画像,看来并非中国传统绘画,而是采用西洋透视法,所以非常有立体感,刘姥姥误以为真。

曹雪芹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还是一位绘画家。据红学家吴恩裕考证,宫廷画师董邦达非常钦佩曹雪芹的人品和文品,有一次董邦达和曹雪芹同到朋友家做客,董邦达看到曹雪芹做的侍女风筝,大为赞赏,误以为真人。董邦达问曹雪芹是怎么画出来的,曹雪芹说用的是"迷笔"和"间色法",所以才让人物活灵活现。"迷笔"和"间色法",在今天看来应该是西洋透视法。

5:西洋医药

第52回写到晴雯嗅了汪恰洋烟后,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宝玉道:"干脆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随即安排麝月到王熙凤那里,寻几片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名字就叫做"依佛那"。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1)

贾宝玉的汪恰洋烟

除了"依佛那"外,《红楼梦》里写到的西洋医药还有"玫瑰露"。贾宝玉挨了打,嫌糖腌的玫瑰卤子吃絮烦了,王夫人道:"正好有人送了两瓶香露来,用水挑一点儿,就香得的了不得。"说着拿出两个小玻璃瓶,上面是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樨清露"4个字。王夫人说那是进上的。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2)

玫瑰露

木樨清露属于西洋医药中的保健品。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里记载:"凡物有质者,皆可取露。露乃物质之精华。其法始于大西洋,传入中国。"露主要采用新鲜花蕊加工蒸馏后而成,其酿造法与酒差不多。关于木樨清露最早传入中国的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很受皇帝赏识,不仅带来西洋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也把很多西洋医药带来中国,其中就有"药露",并认为药露比中国丸药更加有效,因为易于消化吸收。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3)

雍正年间的桂花清露

清朝皇家接受了很多西洋医药。比较显著的事例是康熙皇帝。康熙得过疟疾,后来服用西洋医药"金鸡纳"才痊愈。金鸡纳的疗效让康熙皇帝愈发相信西洋医药。所以那时候西洋传教士进贡了大量西洋药品,内务府特建立了"露房",专门存放西洋人进献的药物。当时露房存放的西洋药主要有:治疗疟疾的"金鸡纳",治疗牙疼的"搭噶玛噶",治疗吐血的"多而门第拉",治疗肿瘤的"额勒密"等。当然可以推测,这里面也有"依佛那"和"木樨清露"!

康熙51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扬州得了疟疾,他妻哥李煦听说后,赶紧报告康熙皇帝,康熙非常重视,立即让露房颁发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限快马9日抵达扬州。遗憾的是,"金鸡纳"还没抵达曹寅就病逝。这些史料说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西洋医药是有生活依据的。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4)

康熙皇帝御批金鸡纳西洋药的奏折

6:西洋葡萄酒,西洋食物

柳五儿误认"玫瑰露"是贾宝玉喝的西洋葡萄酒。这从侧面说明,贾宝玉生活中经常喝西洋葡萄酒。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5)

贾宝玉经常喝西洋葡萄酒

清朝早期奉行锁国政策,西洋人无法进行正常贸易,因此这种酒类商品主要是进贡的。直到乾隆年间,鉴于西洋人进入中国越来越多,才在广州设立粤海关和十三行,专门负责与西洋人进行贸易,举凡钟表、西洋布、西洋药、西洋酒等商品,才得以正常进入大清国,清朝人也渐渐认识到"洋货"的好处,比如钟表的"巧夺天工"。就像利玛窦所说:"中国人有个特点,一旦认识到外国货比中国货好,就非常愿意接受洋货!""洋货"也成为高级物品的代名词!

《红楼梦》中描写的西洋食物还有果脯、肉脯等,是西洋人在航海中,为长期保存果类肉类,经过烘干而略带水分的食物。

7:西洋动植物

中西文化的交往,也让一些西洋动植物进入中国。比如在第17回,贾宝玉跟随贾政参观大观园,看到一棵海棠花,众人都赞赏不已,贾政道:"此乃女儿棠,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再比如乌庄头给宁国府进贡时,送来两对西洋鸭给贾府的公子小姐们玩耍。

结语:曹雪芹为何能写出这么多西洋事物?

在比较《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的区别时,笔者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高鹗不仅歪曲了曹雪芹的原意,更在具体生活器物描写上与曹雪芹差距很大。前80回处处充满生活细节,且看刘姥姥初见王熙凤时这段文字: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是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蓐,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穿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

短短两句话描写了16件具体事物,样样都很精确,并且点明王熙凤也穿了一件西洋货:大红洋绉银鼠皮裙!但到了高鹗这里,就基本上没有这样具体事物的描写了,为何?因为他没有这样的经历。这从侧面说明,曹雪芹之所以描写了那么多西洋器物,就是因为他经历过这样的生活。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6)

孙温绘《红楼梦》,豪华的贾府室内摆设

在清朝康雍年间,曹雪芹家族非常富贵。他爷爷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发小,曾祖母孙夫人是康熙皇帝的保姆,把康熙皇帝从小抚养大。因此在康熙即位后,就安排曹寅到南京做织造官。织造是个肥差,专门为皇家织造龙衣。非但如此,康熙还安排曹寅做江南巡盐御史长达10多年。因此曹家聚敛了巨额财富。康熙一生5巡江南,有4次居住在曹家,可见他对曹家多么信任。《红楼梦》里写到贾史王薛4大家族。在曹家的现实生活里也有"4大家族",就是曹家、李家、孙家、马家。李家是苏州织造李煦,是曹雪芹祖母的娘家;孙家是曹雪芹曾祖母的娘家,做杭州织造;马家是曹雪芹的外祖母家,曾先于曹家做江宁织造,后又做江南漕运总督。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7)

曹雪芹祖父给康熙皇帝的奏折

在康雍年间,织造虽然不是正科官吏,但由于是皇帝家奴,所以又位列钦差大臣之列,负责有监察江南各个官吏的职责。因此举凡江南官员人等要给皇上呈送奏折,都要经过织造官的手,所以织造官的权势非常大。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当一些西洋人要求觐见皇帝时,也要经过织造官的手。据红学家考证,在康熙皇帝巡视江南时,曾会见过很多西洋传教士,比如白晋等人,这其中就有曹雪芹爷爷的引见作用,后来西洋传教士求见皇帝的人越多,且在南巡中"冒冒失失"的,康熙才下令不要引见西洋人。另据周汝昌先生的考证,曹家管理的南京织造机房里,曾引进过英国纺纱机,有一位叫菲利普的技师,曾与曹雪芹的父辈们打过交道,这件事记载在一本名叫《龙之帝国》的英文书里。除了曹家外,曹雪芹的舅爷爷李煦曾在广州管理过十三行,他曾外祖母孙家曾管理过粤海关。康熙23年,清廷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云台山4个通商口岸,乾隆年间关闭3个,仅保留广州粤海关一家,专门负责与西洋人进行贸易。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8)

西洋铜版画里的广东十三行

《红楼梦》里写到王熙凤谈太祖皇帝南巡时,说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西洋人进贡的各种货物,首先要经过海关以及与皇帝亲近之人,所以曹家和他的亲友们就占据了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西洋的器物和风气率先影响到他们。《红楼梦》里不仅写了很多西洋器物,还写到一些西洋人物和风俗,比如宝琴曾跟随父亲去西洋船上采买货物,见过真真国的黄发女孩;比如贾宝玉说西洋有个福朗思牙国(大概是法兰西),其国生产金星玻璃宝石。

小说不同于现实。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带有强烈的现实生活影子。有专家评论《红楼梦》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很有现代性,就是因为曹雪芹见识过很多西洋器物,思想非常开放。

红楼梦多少回是曹雪芹手笔(红楼梦为何写了很多西洋器物)(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