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庆余年》的热播,剧中人物的高光时刻和搞笑桥段都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

其中一场有范闲参与的,与北齐来访使团的谈判,更是趣味横生。

很多网友弹幕评论:这段我也就刷了十遍吧。

当范闲刚刚得知自己也是谈判组成员之一时,还是很紧张的,毕竟这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一着不慎会关乎很多人的生死。

于是范闲向辛其物请教谈判注意事项。

历史评价澶渊之盟(从庆余年到澶渊之盟)(1)

大国气度

辛其物告诉他,主要就是要大气,有礼貌,有风度,是谓大国气度。

可是,真到了谈判桌上,就连以个性独特著称的范闲,都被两国的谈判氛围惊呆了。

历史评价澶渊之盟(从庆余年到澶渊之盟)(2)

《庆余年》谈判现场

当然小说电视剧是搞笑的夸张演绎。

但事实上,在两国的谈判桌上和谈判桌下所发生的,从来都是比戏剧更加波谲云诡的故事。

双方智囊团都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努力为自己的国家获取更大的利益。

谈判是一场谋略的较量,是手中筹码的权衡,是口才与气度的比拼。

历史评价澶渊之盟(从庆余年到澶渊之盟)(3)

强势,就是强势

剧中辛其物这样解释自己的谈判态度:

强势,就是强势。

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我们必须强势!

当筹码信息部分不对等时,强势是重要的谈判智慧

“澶渊之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而成功的谈判案例。

宋、辽双方用智慧的政治妥协,换取了116年的伟大和平。

这使得宋、辽两国有机会休养生息,真正可以拿出精力发展本国的经济、文化、基础建设等方面。

历史评价澶渊之盟(从庆余年到澶渊之盟)(4)

澶渊之盟

北宋宰相王旦力主议和,他说:“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赐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舆论对于这次“妥协”的评价出奇的一致,甚至将其与开国之功相提并论。

韩维曾说:“真宗自澶渊之役却狄之后,十九年不言兵而天下富”。

苏辙也说:“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历史评价澶渊之盟(从庆余年到澶渊之盟)(5)

黄仁宇先生

而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更是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中如此评述“澶渊之盟”,他说:

“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着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总之,一次成功的谈判,对北宋的经济、贸易、文化等综合国力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促使当时的中国真正跻身世界超级强国之列。

谈判的精彩之处常常来自于信息不对等

其实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可以如此成功的维护双方的和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宋、辽两国都已经畏惧战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所谓,其实内心的诉求却非常一致——都想认怂。

当时的局面是这样的:

兵力方面:辽国20-30万人马,宋国10万左右,定州还有王超率领的十万集团军在辽军尾部虎视眈眈。

在这场表面看起来似乎势均力敌的战役中,王超的十万军队成为了非常戏剧性的不确定因素,也是信息不对等的源头。

在宋朝眼中:

辽军已经在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指挥下,火力全开的向宋朝进军,一路锐不可当,深入腹地。

北宋这边寇准也力主宋真宗破釜沉舟去御驾亲征了,但是战场情况非常不利,且并不知道辽国大将萧达凛已死。

最可怕的是王超方面一直调遣不动,无论如何下令都龟缩不前,所以宋国这边已经在怀疑王超是不是要在观望中要叛国。

在萧太后眼中:

自己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的这次亲征并不是很顺利,事实证明辽国军队并不善于攻城,而又冒进太多,已经进退两难。

偏偏大将萧达凛又意外被射杀,辽军势气大伤。

最可怕的还是稳稳在背后盯着辽国的王超10万集团军,每每想起就一身冷汗。

而两国在之前又已经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对峙征战,双方耗损了无数的兵力和金钱,在当时这种高压僵持的局面下,更是无心恋战,都恨不得能赶快议和,从而合理体面的退兵。

历史评价澶渊之盟(从庆余年到澶渊之盟)(6)

寇准

其实宋、辽两国都从内心觉得自己才是劣势的那一方,表面维持势气,内心都非常恐惧。

所以“澶渊之盟”便出现了。

虽然都想认怂 也要强势谈判

此时的萧太后并不知道,她眼中稳稳盘踞后方对自己虎视眈眈的王超大军,在北宋眼中已经变成一个未知的炸弹,而宋朝也不知道萧太后的进退两难。

于是,在这种境况下,北宋强势的和谈代表曹利用登场了。
这次的谈判也成就了大兵级别的小臣——曹利用,他被选为和谈代表。

曹利用其实一直是一个大头兵级别的小官,谈判的机会也是用毛遂自荐的方式获得的。

不过他虽然官职不高,但是会说契丹语,口才好,思维敏捷,经过多层领导的考察,最后还真的授予了曹利用阁门祗候、崇仪副使的身份前去和谈。

曹利用代表的北宋的真实底线是:土地坚决不能给,钱每年可以给一百万两银子。

经过一番精彩的唇枪舌战,曹利用始终“强势”地坚持住了底线。

最后辽国终于同意,宋朝每年只需要给他们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辽国君主与宋朝君主互称兄弟(谁岁数大谁就是哥哥,此条款可以说是很公平也很可爱的规定了)。

信息部分不对等的时候,双方都难清楚的感知对方的谈判底线,谈判代表的气势是很重要的一个判别方面,所以,坚持强势才能坚守底线。

瞒天过海的弱势外交官使谈判成为闹剧

在对双方力量有大致预判的合理强势是策略,而在信息完全不对等,完全认不清局面的情况下提出强势条件,不会获得真诚谈判。

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外交指令加上弱势胆怯的外交官,就是谈判中的闹剧和大灾难。

历史评价澶渊之盟(从庆余年到澶渊之盟)(7)

大明王朝援朝抗日

比如,万历朝鲜战争,明朝援朝抗日后的中日谈判。

当时日本的丰臣秀吉刚刚靠武力统一了日本,内心非常的狂妄和膨胀,希望先入侵朝鲜,进而进军中国,最后统一亚洲,虽然国力悬殊,但是准备充分。

而当时的明朝虽然国力仍旧强盛,但是军力松弛,内耗严重,再加上朝鲜隐瞒军情,提供了虚假数据,将数万日军瞒报成1000人,导致明朝这方的战况也非常不乐观。

在惨烈战争后的对峙局面中,两国逐渐有了议和的倾向。

但是,丰臣秀吉野心膨胀极度强势,狮子大开口提出了“大明·日本和平条件”7条。

不过,日本的谈判使者小西行长却停战心切非常弱势。

明朝作为一直以来东亚地区的强国,“泱泱大国”心态深入骨血,也是强硬的提出了让日本称臣的要求。

不过,作为明朝谈判使的沈惟敬企图快速解决纷争,赶快退回中国,扔掉朝鲜这个烂摊子。

再加上语言不通的问题,一场闹剧拉开帷幕。

历史评价澶渊之盟(从庆余年到澶渊之盟)(8)

瞒天过海

沈惟敬和小西行长默契的进行了比戏剧还精彩的演绎。

作为明朝谈判使的沈惟敬居然一口答应了日方要求,并且向明朝诈称丰臣秀吉已经同意称臣,甚至还伪造了降表。

小西行长在得知真相后,选择默默接受,并且向日本宣城朝鲜和明朝都接受了日方的要求。

于是在明朝向丰臣秀吉发了册封诏书还办了封赏大典之后,这场闹剧也再也瞒不住了。

战争继续开展,最终以日本大伤元气,朝鲜战场破败不堪,明朝国力严重受损作为了真正结局。

本可以通过谈判来及时止损的一场战役,就在两个弱势且无知的谈判使者作用下,惨淡收场。

当然这场消耗持久的战役对于东亚后期的和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不过在当时,确是一个同属于三个国家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