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

辽宁文化产业规划(沈阳规模文化企业总量和新增数量全省居首)(1)

文化产业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年初以来,沈阳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规上企业数量增加,重点文化企业保持较快增长,文化产业业态丰富,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多措并举,文化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沈阳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思路不断优化。立足沈阳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高位谋划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科学制定《沈阳市“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沈阳市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行动方案》等9个重要文件,着力构建“一轴引领、四带联动、多领域支撑”的文化产业新发展格局,规模文化企业总量和新增数量再居全省首位,营收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强化政策激励,潜能活力不断释放。制定实施《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本级专项资金增加8000万元,用于扶持各类文化企业、园区、基地、业态、项目发展。会同国土、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强化政策落地落实,推动一批领军文化企业发展壮大。

加强载体建设,空间布局不断拓展。提出“三山”“三水”“六片区”文化发展架构,打造系列文化和旅游建设新地标,实施棋盘山景区48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启动七星山、马耳山地区整体规划建设,举办沈阳旗袍文化节、浑河岸交响音乐节、中国·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等重要文化体育活动。

聚焦重点领域,新兴业态不断丰富。研究制定《沈阳市推进沉浸式文化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形成“1 2 3 N”发展模式,推出一批新型文化体验项目,推动一批沉浸式文化企业逐渐发展壮大。

推动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不断拓展“内容生产中心”“产业融合中心”“休闲体验中心”功能。全力推进“多游一小时”场景建设,实现“一码入园”“一码入住”“一码借阅”“一码入馆”。举办文创设计大赛暨百种文创商品评选活动,推动文化文物开发和试点单位改革。

注重压实责任,各方合力不断汇聚。将文化产业发展指标分解到各区、县(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纳入全市绩效考核;将文化建设纳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赛道。

提质增效,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新突破

下一步,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新突破。

做优空间布局,做新产业体系。利用棋盘山、七星山、马耳山文化资源打造文旅新地标,利用浑河、蒲河、辽河沿线文化资源打造发展新框架,利用沈阳方城、老北市等片区资源打造新亮点,叫响“历史沈阳、文化沈阳、山水沈阳”品牌;围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广电出版、影视、文化体育娱乐5大业态,做强产业链,做优产业体系。

做大龙头企业,做强项目园区。有序推进“小升规”“规升巨”,扩大规上文化企业规模,建立文化企业储备库。推进一批文化项目、培育一批影视产业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国家、省、市三级园区(基地)载体作用,推进园区特色化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

同时,做实扶持政策,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配套细则落地落实,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沈报全媒体记者:刘海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