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飞虎》

5.0分

成龙十部必看大片 一部成龙正常发挥的电影(1)

1. U兔:8分

电影类书籍译者。

将抗日题材漫画化和喜剧化,一开始的设定就是戏谑,所以谈“日本人低能化”“不真实”的问题;也将“苦大仇深”轻松化,反而增进了观众情感上的认同,让人可以放心大笑(成龙老师终于不讲大道理了,“少说话”真是对的)。人物塑造很成功,剪辑有非常棒的部分,很多细节交代得很清楚,设计感很足,但也有个别潦草和莫名其妙的地方。

剧情有刻意的部分,但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手法非常成熟,不断调动着情绪,看得非常过瘾,最后一分钟“神兵天降”居然毫不突兀,成了一个恰当的推进,最终仍然是小人物的成功。一个早就预告了结局的故事,却让人可以在过程中得到享受。隐约可以看出近两年这类大片的一个趋势。

4. 奇爱博士:6分

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文慧园路三号”微信公众号(CFA1958)运营者。

将红色经典类型化和娱乐化的再次尝试,动作设计场面较为出色和新颖,虽然在丑化日本人方面仍有抗战神剧的影子,但结局三位主角的牺牲相对地增加了悲壮性,降低了自我意淫给我带来的不适。

5. 汽车大师:6分

电影撰稿人。

谐趣童话式地演绎打鬼子这一特殊类型片,蛮有新鲜劲,成龙喜剧擅长的就地取材也让动作戏有了接地气的彩头。可惜关键的高潮大戏一泻千里,空有奇观,调度却是混乱不堪。

6. 赛人:5分

影评人、CCTV6《电影报道》(前身为《中国电影报道》)策划。

《罗曼蒂克消亡史》《长城》和《铁道飞虎》讲的均是外族侵略的故事。《铁道飞虎》最无所用心,但应说这是丁晟目前最奢侈的一部电影。但丁晟的电影,好像一直没能解决节奏的问题,不太会打拍子。同时,这也是成龙最节省体力的一部影片。

其实本片并没有那么红色,影片里抗日力量的主体来自民间,八路军只是在片尾面目模糊地实现了冲锋。这个片子有《A计划》的元素,但也有《虎口脱险》的影子,甚至还照搬了这部法国名片的桥段,即审讯的一幕。片尾和《老炮儿》一样,致敬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共同记忆《桥》。但这份浓浓的怀旧,太过年轻的观众是体会不到的。这是空洞的悲壮感与繁复的游戏化所完成的对战争的想像,而非对时代的还原。

成龙十部必看大片 一部成龙正常发挥的电影(2)

7. 桃桃林林:4分

影视自媒体人,运营微信公众号“桃桃淘电影”、微博“桃桃淘电影”、优酷视频“桃淘好莱坞”和“本周院线新片”。

丁晟不适合这种喜剧风格的片子,特别别扭。他还是适合比较硬的直男动作片。成龙还是老了,动作场面显然不行了。整个片子的意识比较老,情节老,桥段也老,人物设定也套路。可看性怪低的。

8. 大奇特:3分

欧美老电影爱好者、DVD收藏发烧友。

用的是抗日小人书的事迹体,将《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与《雷玛根大桥》进行再造重组,侵染了抗日神剧的陋习,节奏乱来,废戏多多。与徐克版《智取威虎山》一样,一前一后加了画蛇添足的帽。值得庆幸的是大哥果然不再说教了,当有人让他讲大道理时,他一再强调“少说话”。

成龙十部必看大片 一部成龙正常发挥的电影(3)

9. 妖灵妖:3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只有场面没有人物的抗日神剧,一头一尾的神话自我消解是对欢乐的英雄主义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成龙十部必看大片 一部成龙正常发挥的电影(4)

成龙十部必看大片 一部成龙正常发挥的电影(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