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师与学生相处感动的体会(特教老师的无问西东一生只能教40个学生)(1)

特教老师与学生相处感动的体会(特教老师的无问西东一生只能教40个学生)(2)

特教老师的办公桌都在课室,需要时刻看管学生,确保他们的安全。这里的老师陪伴着每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需要9年,每一届带10个学生。多数老师只能经历四届学生,一共大概培养40个学生。但可能这些孩子毕业后就叫不出老师的名字了。

教师节已经过去一周多了,在顺德启智学校聋声部学生严嘉锐的书桌上,一直摆放着一张教师贺卡。亲手制作的贺卡没有华丽的包装,有的是真挚的祝福: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平平安安!申承林老师,您已经(辛苦)19年了!辛苦您了!我们爱您!

9月18日上午,顺德启智学校校长申承林到课室看看学生,严嘉锐激动地从教室里冲出来,把贺卡送到申校长手上。申承林用手摸摸她的头,并用手语给她点赞。

严嘉锐的贺卡之所以没有在教师节送出,是因为当天申承林在北京参加2019“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作为获奖者之一的申承林,在从教的7000多个日子里,他致力于“让智力障碍孩子学会有尊严地生活”,用专业为特殊孩子的幸福生活支起了“拐杖”。

挫败

今天教了,学生明天就忘了

说到教师这个职业,申承林从小就不陌生,因为他的姑姑、姑父和婶婶都是教师,受他们的影响,他对教师这份职业充满了向往。上大学时,申承林选择了师范学校,并就读了当时较为冷门的特教专业。2000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申承林怀着满腔热忱,南下来到顺德启智学校。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等待着申承林的是六年级的重度班,平均年龄14岁,智商30(韦氏测验,75以下属于智障)左右。当时学校才创办了一年,全校学生整体水平都比较差。在申承林这个班的学生们年龄大,程度重,还有新进来的学生,“他们在此之前没受过教育,长期在家呆着,很多行为习惯积习较深。”

当时作为班主任的申承林最害怕的是做课间操。让孩子排好队,有秩序地下楼做早操,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他们没有规则意识,不知道怎样排队,好不容易把大家拉到一块去,让他们下楼梯,中途就有人跑了。”申承林费了不少劲终于把这群孩子带下楼了,结果课间操都做完了。

更大的挑战,是在课堂上。班上全是本地的学生,他们都讲粤语,但申承林不会讲,也听不懂。“上课讲普通话他们没反应,只知道我在说话,但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很快,学生们乱成一团,“有的趴在那里不理我,有的直接走出教室,有的打打闹闹,走到讲台来,有的在下面做自己的事。”申承林手忙脚乱,把跑出教室的学生拽回来,关门,又安抚其他学生。

本以为学会了粤语,问题就解决了。很快,申承林就发现这想法“太天真了”。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会认自己的名字,没有人会数1~10的数字。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擦掉,因为学生记不住,又得重新教一遍。他们不是一遍两遍就能教会的,更多的时候要成百上千遍。“一段时间后,他们学会了数数12345,但你跟他们说,这里有三个人,拿三个杯子过来,他们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改革

为中重度智障儿童开发百万字教材

感到挫败的申承林开始思考,这样的教育,意义在哪里?一次与普通学校学生的联谊,让他有所启发。在联谊活动中,其中一个环节是踩气球,在限定时间内,踩破对方的气球越多的一方为赢。但启智的学生看到气球就踩,根本分不清自己队友与对方队友。

在这个过程中,申承林认真地思考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区别。“如果智障学生只是学得慢一点,那么给足够的师资支持,给予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是不是学习三四十年后,他们也能考上大学?按照这样的逻辑来推理就发现,不是的。”

申承林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智障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弱,分不清你我他,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物体。他们的思维模式也不一样,是动作思维,很多动作都是根据条件反射而做出的。更重要的特点是,他们没有建立语言符号系统,“我们是通过语言系统,如文字、口口相传等间接经验来学习的,但是智障学生需要体验,然后反复强化,才能习得。”

这时,申承林意识到,与普通老师相比,“教书育人”的含义是不同的。特殊教育教的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育的是将来能进入社会的有尊严的人。而普通教育教的是进入社会可能成为栋梁的人。

上世纪90年代,特教行业可选择的教材少、适应度低,更多的是按照普通教育的逻辑来编写的,特殊学生无法理解教材上的概念,教材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2001年底,顺德启智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王志超合作进行课程改革,申承林牵头组织并全程参与编撰。经过16年的努力,学校开发出一套100多万字、适用于中重度智障儿童的校本课程——《人性化课程》。这套课程包括社会化课、体能课、言语课、图形操作课、情绪分化课、画画课六个板块,能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社会规范,培养生活劳动技能和情绪表达控制能力。

在培养学生生活劳动技能的同时,新课程也在灌输学生“劳动得食”的观念。在劳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需要劳动,通过劳动换取饭票。而勤奋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奖励,午饭饭菜更丰盛。“只有通过这样的体验,才能让他们明白在社会上,只有劳动才能得食,而且还要争做劳动模范,体验作为人的更高的需求如荣誉感。”申承林说。

目前,学校课程被评为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博览会优秀成果奖,广东省中小学校本课程展示活动一等奖,顺德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顺德启智学校课程已在广东、湖南、海南、四川、广西等省开展课程实验。

希望

打造特殊教育专业化人才输出基地

从不断研究和亲身体验中申承林明白到,虽然和普通老师一样都是教书育人,都渴望“桃李满天下”,但特殊教育老师们的职业体验有太多的不同。

在顺德启智学校,老师跟学生之间难以进行交流和情感互动,需要耐得住寂寞。同时,老师的办公桌都在课室,需要时刻看管学生,确保他们的安全。这里的老师陪伴着每一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多数只能经历四届学生,也就大概培养40个学生。但可能这些孩子毕业后就叫不出老师的名字了。

“特教的老师压力大、成就感低。只有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才会留下来。”那怎样的老师更适合特教行业?正在读在职博士的申承林,毕业论文研究的课题是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人格。他在学习研究发现,愿意奉献、责任感强、性格沉稳的人更适合当特教老师,也越容易在这岗位上获得成就感。

特殊教育搞得好与不好,关系着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可特殊教育要怎样才能做好?长期扎根一线的申承林认为,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他初步设计了“同心圆”课程框架,以特教基础知识技能为圆心向外拓展,形成一个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完整知识体系,为特教教师搭建平台,鼓励老师广泛涉猎、主动学习,打造学习型团队。

如今,从教育一线的老师到学校的管理者,角色转变让申承林有了更多的思考。他希望能够以顺德启智学校为中心,打造一个特殊教育的产教研基地,输出更多的特教人才和推出更完善的特教课程。

统筹: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摄影:南都记者 郑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