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作为五礼之一,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它之后的祭祀,也是大有学问。生而养,死而葬,是子女最基本的道德,每年的清明节,都能看到去扫墓,祭拜先人的不少人,古代的人也十分讲究丧葬文化,墓碑的选址,下葬的时间,上面刻的字都需要仔细地斟酌,当然,皇宫贵族更讲究一些,平民百姓相应地会少一些。

墓碑上要不要写上谥号(上一辈人死后在墓碑上刻)(1)

墓碑的中央常能看到“故,显,考,妣”这几个字,死去的人称“故”,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符合中国人委婉的说法,“显”是古代有身份地位的人才用的,有显耀的意思,普通人家用的是“先”,先父先母也是同样的道理,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考”和“妣”代指父亲,母亲,在墓碑的左边,写先考加上父亲的名字,右边则是先妣加上母亲的名字。一些贵族还可以加上“公”,“讳”等,“公”显示出了之前的身份地位,“讳”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女性后面可以加“氏”。

墓碑上要不要写上谥号(上一辈人死后在墓碑上刻)(2)

子女以他们的口吻立碑,充分表达了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逝者为大”,可见,在农村,白事的地位不亚于喜事,上一辈死后刻的是“先考妣”,爷爷奶奶那辈死后刻的是“祖考妣”,不同的辈分,不同的身份地位,是不一样的,在刻墓碑时,一定得仔细斟酌,免得闹了笑话。

你那里还有什么特殊的丧葬文化吗?欢迎留言分享并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