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迁徙的怀安县治

张家口怀安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晋、冀、蒙三省交界,县境西南接山西天镇,西北临内蒙古兴和县,历史上是农耕与草原文化的分界。每当中原王朝强大时,朝廷就会在此筑城设县、屯垦戍边,而草原民族强大时又会毁城放牧,留下断壁残垣,如今在怀安县境内还保留下大大小小的城堡遗迹。夕阳西下,那些残破的夯土城墙、巨大的烽燧烟墩,依旧记录着烽火边城的兴衰过往。我们此行就是来看看这些散落在田垄中的明代古堡。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1)

河蚌绘·清代怀安县境图。

当日秦统一六国后,怀安周边隶属于代郡,西汉时属上谷郡下洛县。东晋以后,这里长期被突厥、鲜卑占领,成为北方政权拉锯战的战场,先后隶属代郡、大宁郡、永丰郡、涿郡等地。一直到唐代中叶北突厥归降后,才有了相对稳定的建制。唐长庆二年(822年),朝廷取“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怀恩而安”之意,正式设立怀安县,县城位于洪塘河南岸旧怀安村,从此怀安之名一直没有改过,至今已延续了1200年。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2)

怀安城墙东北角台。

唐末五代,怀安县连同燕云十六州一起被辽国占据,中间北宋曾短暂收回过一年多,旋即又被金国占领。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攻取怀安后,废怀安县,在唐旧城设置怀安卫。到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旧城地势狭窄且破损严重,遂在旧城西二十里建了新城,这就是今天的怀安城镇。有明一代,怀安卫属九边之一的宣府镇管辖,是京师西北的重要屏障。“土木之变”后,明朝更是痛定思痛,凡河口、山川、冲要之地都修筑了城堡,怀安卫周边陆续建起了西洋河堡、渡口堡、李信屯堡、旧堡、柴沟堡、万全左卫等等,形成了密集防御的铁桶阵。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3)

怀安城昭化寺。

清代初年,怀安卫恢复为怀安县,昔日的边防重地变为通往塞上的交通要道。自清代中叶,怀安经济中心开始由县城向北移动,位于兴和大道旁的柴沟堡凭借交通优势发展起来,形成了南北双城格局。清末随着京绥铁路的开通,柴沟堡成为河北、山西、内蒙间的重要驿站,塞外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民国初年的《怀安县志》已经将柴沟堡视作怀安第一城,这里商旅云集,市集繁华,曾盛极一时。解放以后,怀安县政府正式迁往柴沟堡。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4)

清代怀安县城图。

怀安城镇和昭化寺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怀安老县城,现在叫怀安城镇。这座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第二年在此设立怀安卫,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为怀安县。怀安旧城周长九里三十步,四角设有角楼,城墙开四门,东为迎恩门、西为思惠门,南为永安门、北为宁朔门。1951年县治迁走后,怀安旧城几乎没有拓展,现在还保留着方方正正的格局,城内东北和西北有大片耕地。如今四个城门已经拆掉了,南门瓮城还有些遗迹可寻,城墙由断断续续的夯土连接,东北和东南两面保存相对完整,转角处有高七八米的墩台,东南角楼清代改为文昌阁,用以振兴文风。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5)

1907年的玉皇阁。

城中心曾有座玉皇阁,下面四个门洞分别对应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除四条主干道外,另有衙门街、柴市街、羊市街、马王庙街、真武庙街、丁家巷、孔家巷等街道。我们沿着大街走了一圈儿,发现东大街和西大街上还保留着一些老房子,都是过去的店面铺户。历史上怀安县长期隶属山西省,民居以雁北地区建筑风格为主,屋顶与山墙比例接近一比一,屋檐筒瓦铺就,坡度平缓,上面有砖砌烟囱,房子进深大,窗台矮、窗户大。这种房子整体是趴着的,有些还是下沉式的,冬天保温和采光效果非常好,大同和呼和浩特的老房子也是这种格局。适逢午后,看到很多老大爷靠在墙角晒太阳,这种场景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6)

怀安城镇西大街老房子。

怀安城最值得一逛的是昭化寺,位于西大街路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有个说法,说先有庙后有的城,不过从记载来看,昭化寺建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比建怀安城晚了几年。明初中央朝廷为了充实边防,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移民,尤以邻近山西省中部最多,昭化寺最早就是由这些军民兴建的道场,用于红白喜事、祈福求雨等活动。到了正统元年(1436年),明朝开始了“土木之变”后的亡羊补牢,昭化寺与怀安城一起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明英宗赐名昭化寺。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7)

昭化寺山门。

昭化寺现存中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三大士殿,都是明正统年间原物,山门为庑殿顶、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为歇山顶,后殿为悬山顶。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央,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殿顶覆绿色琉璃瓦。大殿结构为三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三椽袱上托人字叉手和童柱,殿内只设后金柱,这种减柱法上承辽金遗风,也是当地木材稀少的反映,柱头略有卷杀,是明代早期做法。前几年昭化寺进行了翻修,对照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发现月台前的甬路没了,石塔没了,匾额没了,尤其是正脊上的宝瓶和脊兽都没有复原,看着有点突兀,好在最核心的壁画完整保留着。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8)

昭化寺大雄宝殿。

昭化寺壁画绘制于嘉靖年间,其中大雄宝殿内47幅,三大士殿中61幅,共计108幅,均为国宝级壁画,代表了明中期的最高水平。昭化寺壁画的题材是水陆画,人物主要取自儒、释、道三大教名人,用于超度亡人转世的水陆道场上使用。明清时期,大户人家人死之后会请僧道开设水陆道场,念经超度,相当于办个追悼会。这项工作在西方是教堂进行,在咱们这儿就是各大寺院承接,此时大雄宝殿和三大士殿就作为贵宾告别厅,绘制这些精美壁画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气氛。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9)

昭化寺壁画紫微大帝。

大雄宝殿南墙两侧绘有两幅高约3米的门神,左为秦叔宝,右为尉迟恭。殿内东西墙壁和后墙壁绘有近百平方米壁画,以连环画形式刻画了佛、道、儒三教诸神以及人间帝后百官、三教九流等众多人物形象。三大士殿内壁画61幅,中间以祥云分隔。除八幅山水画外,其余53幅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叙述了善财童子修成正果的故事。壁画将天堂的美好、地狱的恐怖、人间的风土人情等刻画的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水陆画流行于元、明、清三朝,解放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消亡,现在仅在山西河北一带还能看到一些遗存,像昭化寺这种完保存整且精美的更是凤毛菱角。2014年,水陆画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技艺现在仅用于古建筑维修了。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10)

昭化寺壁画。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11)

昭化寺壁画。

昭化寺看门老人的古城记忆

昭化寺东边小屋里,住着一位管理员,老汉六十来岁,很健谈,本来寺院平时不开放,不过看我们大老远来了,就给开了门,然后聊起来了,还向我们讲述了他记忆中六七十年代怀安城的样子。从前城里的庙非常多,中间玉皇阁是个四门洞,上面有一口大钟,东大街路北是文庙、路南是县衙,东大街路南是城隍庙,现在这个院子改成了一个书院。城西南角有一座睡佛寺,里面的佛像大爷说他亲眼见过,一般的卧佛是侧着睡,一手支着头,这个睡佛寺是躺着睡的,他分析卧佛可能是释迦牟尼临去世前挣扎着嘱托后事,睡佛就是彻底圆寂,一动不动了。

蔚县古城寺高清壁画(河北怀安县千年记)(12)

怀安县署平面图。

在昭化寺东北方之前有个真武庙,规模和昭化寺差不多,解放后把真武庙前面门窗都拆空改成了一座戏台,大家集会、演出都在那个院里。七十年代后,镇上引进了高科技设备,在大殿前栓上银幕放露天电影,这位老汉就是当年的放映员,最初还是手摇放映机。每到夏天的傍晚,镇上人都来真武庙里看电影,满满登登坐一院子,当时的片子很少,同样的电影来回来去的放,大家依然爱看。听着老汉的讲述,不禁想到了《天堂电影院》里的情节,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个平淡无奇的小城,人们却过得有声有色。

下一篇:

河北怀安县千年记(2)·从西洋河到柴沟堡,一座火车拉动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