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1)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工人们在搬运支架转移打捞“阵地”。(林弘梫 摄)

中国日报福州4月20日电 夏季临近,为避免气温升高对鲍鱼养殖造成的影响,连日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工人们在渔排上忙着打捞、冲洗、搬运鲍鱼网箱,准备为养殖的鲍鱼“搬家”,运往山东荣成开启新一年度的“度夏避暑”之旅,渔排上一片热乎朝天的忙碌景象。

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2)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工人在展示鲍鱼个头。(林弘梫 摄)

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3)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工人们在渔排上搬运鲍鱼网箱。(林弘梫 摄)

4月19日,近240万粒在惠屿海域养殖的鲍鱼将北上山东荣成“避暑度夏”。据介绍,南埔镇惠屿村现有鲍鱼养殖户168户,养殖规模达5千多口、5千多万粒主要是绿盘鲍和黄金鲍等品种,年产值可达5千多万元。从2018年开始,当地就与山东荣成合作开展鲍鱼“南北对调”养殖,每年五月份鲍鱼北上山东“度夏避暑”,7个月后返回“过冬”,这种“候鸟式”养殖方式,既能规避因气温变化造成鲍鱼死亡的风险,又能满足南、北两地鲍鱼市场需求,确保价格稳定。

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4)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工人们在渔排上冲洗鲍鱼网箱。(林弘梫 摄)

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5)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工人们在渔排上打捞、担运、转移鲍鱼网箱。(林弘梫 摄)

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6)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工人往运输船上传送鲍鱼网箱。(林弘梫 摄)

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7)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工人运输船舱接收堆码鲍鱼网箱。(林弘梫 摄)

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8)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一艘满载鲍鱼网箱的装运船在渔排间穿行。(林弘梫 摄)

霞浦鲍鱼之地在哪里(福建泉港鲍鱼北上)(9)

4月19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海域鲍鱼养殖基地,运输船上满船的鲍鱼网箱准备运往山东“度夏避暑”。(林弘梫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