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才高八斗的曹植在《洛神赋》中如此描述梦中的女神。相传这是他专门为纪念嫂子甄宓而作。甄宓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和“江东二乔”齐名,她的一生充满传奇,可以用波澜壮阔在概括。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一生命运多舛的甄宓,即使生下魏明帝曹叡,也没有改变她悲惨的结局。

甄妃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名字,史称甄夫人、甄妃,现代的人称她为“甄宓、甄洛”,这些都是后人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为甄姬加上的名字。甄宓出身高贵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甄家世代袭二千石俸禄的郡守级官职,父亲甄逸曾任东汉的上蔡令。183年1月甄宓出生于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相传甄宓出生后,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人隐约看见有人把一件玉衣盖在她身上。于是母亲请著名相士刘良为甄宓和其他子女看相,刘良指着甄宓说:“这个女孩贵不可言。”,于是家中倾尽全力培养甄宓。

曹魏真实故事(曹魏开国之初为何容不下这个美丽善良的美女)(1)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

甄宓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博闻强识,只要看过的篇目就能够立刻领悟,她还多次用哥哥的笔砚写字,哥哥笑着问她:“女人应该学习女工。读书识字有什么用?难道你以后还想做女博士(官名)吗?”甄宓回答道:“古时候贤德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读书,用什么来借鉴呢?”。甄宓稍大些时就表现出不凡的见识,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为了得到糊口的粮食,纷纷贱卖家中财宝。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珠宝。十多岁的甄宓劝阻母亲:“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现在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道理,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甄家因此获得了当地的民心。

曹魏真实故事(曹魏开国之初为何容不下这个美丽善良的美女)(2)

《军师联盟》中张芷溪饰演的甄宓

甄宓长大成人后,生得如花似玉,有倾国倾城之貌,并且知书达礼,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美女。建安三年(199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派人来说媒,甄宓的母亲认为这就是女儿富贵来临的征兆,于是答应了亲事。袁绍打败公孙瓒后,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甄宓被留在邺城(主体在今河北临漳境内)侍奉婆婆刘氏。建安九年(204年),邺城被曹操攻破,曹丕一见到国色天香的甄宓,就毫不客气地纳她为妾。甄宓嫁给曹丕后,得到了数年的宠爱,生下了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得到曹丕宠爱的甄宓并没有像别的女人那样恃宠而骄,她对婆婆卞夫人照顾孝敬有加,得到卞夫人的喜爱,夸赞她“此真孝妇也”;她还主动劝谏丈夫曹丕多纳妻妾,兴旺子嗣。这正遂了曹丕的心意,因此纳了好几位夫人。甄宓还对曹丕妾侍中得宠地劝勉她们继续努力上进,对于那些没有受宠的妾侍也安慰开导。

曹魏真实故事(曹魏开国之初为何容不下这个美丽善良的美女)(3)

影视剧照曹丕和甄宓

甄宓用真心实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是别的女人未必有她这样单纯善良的心思,正是她的宽容大度,为自己招来了致命的情敌,这个人就是郭永之女郭女王。这个郭女王不仅长的秀慧艳丽,而且才智谋略超人。甄宓虽然聪明,但是她将聪明才智用在稳定家庭内部,而郭女王却拥有参与政治斗争的智谋,是一位有野心的女人。曹操在选择世子的问题上在曹丕和曹植之间犹豫不决,是郭女王为曹丕出谋划策最终夺得了世子之位。因此在甄宓后宫地位看似稳固的情况下逐渐被郭女王取代。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导致甄宓的悲惨结局。郭女王为了彻底取代甄宓的地位,经常在曹丕面前造谣污蔑甄宓。其中甄宓和小叔子曹植的关系以及曾经是袁熙妻子的经历,就是郭女王中伤甄宓的有力武器。

曹魏真实故事(曹魏开国之初为何容不下这个美丽善良的美女)(4)

《军师联盟》中郭女王

关于曹植为甄宓做《洛神赋》的说法早已有之,《洛神赋》原来的名字叫《感甄赋》。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中就认为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专门为嫂子甄宓而作。唐朝著名学者李善在注释《文选》时,将这一观点强化。曹植虽然比甄宓小九岁,但是从小爱好文学,而甄宓也是饱读诗书的才女,两人应该有更多的共同话题。甄宓生的美艳动人,又善良贤惠,曹植对她心生敬佩爱慕之情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关于两人有私情的谣言有可能最早就是出自郭女王之口,南朝梁离三国毕竟才200多年,这样的传言应该很早就有。

另外据传甄宓在嫁给曹丕时,已经有孕在身,对于曹叡的血统多有诟病,关于怀疑他是袁氏遗留的骨肉并不是空穴来风,《三国志》中注引《魏末传》魏文帝曹丕与曹叡关于子母鹿的对话,就很值得玩味。《魏末传》说:帝(曹叡)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就连一向谨慎的裴松之都对曹叡的血统有所怀疑,他认为曹丕杀甄宓是在灭口。

曹魏真实故事(曹魏开国之初为何容不下这个美丽善良的美女)(5)

影视剧照曹睿

就这样在郭女王不停地造谣污蔑下甄宓最终失宠,于是对曹丕多有怨言。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汉献帝称帝,这就是魏文帝,由于郭女王辅佐有功,因此更加得宠。公元221年,曹丕赐甄妃死,葬于邺,据传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不久,郭女王被封为皇后。对于魏文帝为何要杀掉美丽善良的甄宓?历代的历史学家都想一探究竟,但由于记载魏国的史书《魏书》(北齐)中对这段往事讳莫如深,有意掩饰,已经很难查明真相了。《魏略》(三国魏)、《汉晋春秋》(东晋)以及《资治通鉴》(北宋)均记载,甄氏是因为郭氏受宠而死,死后将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灵魂无处申冤。总的来说,这件宫闱隐秘之事的真相隐藏在诸多谜团中难以窥破,魏朝开国之初居然容不下一个妇人,这其中牵扯的事情实在离奇不已。

曹魏真实故事(曹魏开国之初为何容不下这个美丽善良的美女)(6)

影视剧照曹植形象

甄宓的亲生儿子曹叡早已长大成人,他也明白母亲因何而死。《魏略》记载,由于郭女王没有子嗣,曹丕将曹叡过继给她。曹叡因其生母被诛,内心非常不平,但是为了保住世子的地位,才敬谨侍奉郭皇后,旦夕定省问安,皇后也因自己无子,对他留心爱顾。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叡在洛阳即位,是为魏明帝。称帝后,曹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谥母亲为文昭皇后,专门为她修建寝庙。公元230年,因陵墓建筑破旧,规模较小,于是改葬于邺城南门外的朝阳陵,即今柏庄镇最北端与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交界的灵芝村。据《资治通鉴》《魏略》以及《汉晋春秋》记载,曹叡继位后追痛生母甄氏之死,郭女王因为忧惧而暴崩。死后以终制营造皇后陵墓,葬在首阳陵西。

曹魏真实故事(曹魏开国之初为何容不下这个美丽善良的美女)(7)

河北省临漳县习文乡交界的灵芝村甄妃墓

甄妃能文善诗并有表与诗留世,通晓经史,与同时代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同是三国时代不可多得的女文人。有诗歌《塘上行》流传于世。甄妃去世一年后,相传曹植为她做了《洛神赋》,并且还有“宓妃留枕”典故流传。后来,唐代著名画家顾恺之读了曹植的《洛神赋》,感叹甄宓的命运,遂一气呵成名画《洛神赋图》。

自古红颜多薄命,只可惜一代贤良淑德、美艳动人的皇后甄妃在谗言下香销玉殒,死时才40岁,正值女人的第二青春。一朵美丽的鲜花就这样凋谢了,身后一抔荒冢任风刀霜剑严相逼,留下千年悲愤任后人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