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大佬的用人观(做足人情争取人心)(1)

一个”刘“字闯天下

苦孩子刘备幼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靠织席子、卖草鞋为生,起于社会的最低层,是一标准的草根男,不像曹操、孙权那样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注定刘备的公司创业之路必然要比别人走得更艰难,付出得更多。

在那个门阀世族横行的年代,白手起家,自主创业的道路必然是心酸艰辛的。刘备注定不可能象曹操那样有当大官的爹,在老家还有雄厚财力和人脉资源,也更不可能像孙权那样,一上位就有现成的地盘,还有一大帮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所以刘备发展得总是慢了人家不知多少拍。

祖上留给也唯一用得上的就是出生在涿州,而且居然还姓刘,这样刘备可以理直气壮地以”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行走江湖了。

要说这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还真的管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备就是仰仗这点皇脉血缘,成了关羽、张飞一生的带头大哥。

要想成功就必须另辟蹊径。你曹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时,孙权有据"江东险要之地"的地利,一直寄人篱下,颠沛流离,在军阀混战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刘备,仅靠一项”中山靖王之后“的帽子远远不够。

必须在人和上下功夫,做足人情,争取人心,汇聚人气,也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创业之路。

商界大佬的用人观(做足人情争取人心)(2)

诸侯军阀界的一股清流

刘备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从对待关羽、张飞这两位铁杆粉丝做起的。

史书记载他们“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能做到这样的的确不多,所以关张二人一生都与刘备生死与共,肝脑涂地。当然在刘备“同床卧眠”、“终不背德”的感召下,赵云也加入了这个兄弟创业团队,组成“同床卧眠F4兄弟组合“一起打拼闯天下。

刘备还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到一处,位首先做的不是争地盘,夺位子,抢女人,而是长袖善舞,广施仁德,收卖人心。

比如在任平原县令时,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访贫问苦,礼贤下士,厚道待人,刘备宽厚仁德的公众形象迅速传播。

据记载,刘备任平原令时,因为好名声,还成功化解了一次暗杀行为,刺客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大名典典的好人刘备时,羞愧地退下。

在那个急功近利,弱肉强食的战乱年乱,刘备的存在就是当时诸侯军阀界的一股清流,独树一帜,赢得“众多归焉”的局面,刘备的好名声也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开了。

商界大佬的用人观(做足人情争取人心)(3)

以退为进,静待花开

在救徐州后,刘备本可搂草打兔子,顺势将徐州拿下,徐州牧陶谦也是试探性地让刘备为徐州之主。

但刘备毕竟是刘备,他讲究的慢功出细活,虽然他很想得到,却偏偏选择退出,驻军小沛,继续广施仁德,静待时变。

刘备这种高风亮节的举动,引得当地士族的一致看好。连一向“轻天下士”的陈登都说:

“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以孙乾,简雍等为首的徐州士族纷纷归附,东海巨贾糜竺更是带来“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

相比曹操屠城的血腥野蛮,陶谦的中庸孱弱,有雄才大略又根正苗红,宽厚仁德的刘备,简直就是救星下凡,可以说,在徐州地界广为传诵的一个名字,不是徐州牧陶谦,而是刘皇叔刘备。

陶谦病重时,左右幕僚都称在目前四周豪强环伺的危急局面下,“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直接打消了陶谦传给自己儿子的念头,发动徐州人民推刘备登上了徐州太守的宝座。

刘备这种无招胜有招的营销策略,令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大为吃惊,以至于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感叹。

商界大佬的用人观(做足人情争取人心)(4)

以人为本,人必助之

在荆州依附刘表的那段日子,刘备的确过得并不如意。

虽然都是老刘家的子孙,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但毕竟刘备枭雄的名气在外,刘表不得不防,初来乍道的刘备只能像刚进徐州那样,驻守在边远的新野,帮忙刘表看守北大门。

四十多的油腻男刘备,想到自己到了知天命的年头,可还是一生无成,无立堆之地,不觉悲从中来,以至有”髀肉之叹"。

刘备毕竟是刘备,他是一个有目标,有信仰,有毅力的男人,他并没有消沉,反而是勤走基层,遍访诸贤,广施仁德。

吸引了象刘备、马良、杨仪,蒋琬,费祎等荆州士族来投,这些人在后来都成了刘备治理巴蜀的重要政治力量。

特别是刘备以大汉皇叔,40多岁的大叔身份,猥自枉屈,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谘以当世之事,请当时还只是有20多岁的毛头小伙,布衣诸葛亮出山,有了定天下三分的《隆中对》,这样感人的故事佳话,在当时荆州地界的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和当年陶谦让徐州一样,荆州之地,刘备的确非常想得到,在刘表病危,有托付后事之意,左右都劝谏刘备顺势取而代之时。

刘备的回答是:“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

甚至退兵,经过刘表墓地时,刘备也是涕泣辞别的,人情做足。

面对大军南下,势如破竹的曹操虎狼之师,荆州无论是交给刘琮,还是刘备,都肯定守不住的,这一点刘备不会不知道。

不管刘表有没有托孤于刘备,刘备还是以退为进,不趁人之危,以仁者的姿态展现在荆州老百姓面前,赢得了难得的人心。

当曹操的急行军以“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速度,直追刘备时,荆州百姓扶老携幼誓与刘备共存亡,“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

面对诸葛亮的提醒:今虽拥大众,披甲者少,若曹操兵至,何以拒之?刘备态度坚决地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商界大佬的用人观(做足人情争取人心)(5)

关键一击,终成正果

机会总是有的,但机会只留会给有准备的人,刘备显然就是那个时刻准备着的人。

赤壁一役,荆州被三分,刘备有其一,接下来争夺的战场该是西南的益州了,恰好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去帮忙拒守汉中张鲁,已经五十多的刘备再也等不起了,所以迫不及待地入川闯世界。

刘备北至葭萌,驻军不前,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这一次刘备的策略还是以人为本,争取人心,在与张鲁对峙的同时,争取张松、法正等一批益州人士的支持,让刘璋不觉察到了威胁的气息。

庞统提出了夺取益州的上中下三条计策,让刘备选择。上策是调转枪口,直攻成都,袭杀刘璋;中策是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再向成都;下策是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

刘备认为毕竟初来乍道,根基不牢,奇袭拿下成都又怎样,下策等于坐失良机,50多岁的大叔刘备没有资本再去等了。

刘备最终选择的是中策,一边讨伐刘璋的背信弃义,占据道义高地;一边以武力逼降刘璋,争取人心,向益州人展示实力,让益州人信服只是我刘备才是有能力的益州之主,正是如此才有了以后蜀汉益州立国的长治久安,这也显示出了刘备独特的创业哲学,成功之道。

商界大佬的用人观(做足人情争取人心)(6)

好产品还要有好的营策略。

如果说”匡复汉室、拯救黎民于水火“,是刘备公司创业的拳头产品,那么”以人为本“,做足人情,争取人心,汇聚人气,则是刘备公司最最核心营销手段,也是他成就帝业、走向成功的最最核心竞争力。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