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昕
丈夫老邓|活动公司合伙人
妻子小荷|视频公司策划
他是湖南人,跟随父母跨越千里,
在新疆的旷野上建起小小的家。
她是新疆人,生长于此,
却离开这里去追随年轻的梦。
多年后,
两个都曾怀有媒体理想的“广告人”,
在北京相遇。
人生际遇总是难料,
成长却都有迹可循,
比如,手边翻开的每一本书。
「 家庭阅读空间 」
-
远郊的家里有独立书房,
常住的地方夫妻俩有各自的小书柜。
01
-
是书选择了我,这也是时代的选择
老邓的父母都是湖南人,70年代支援核建举家来到新疆一处边远的山区,他在新疆出生。在那个远离城市、信息闭塞、物资匮乏的地方,周围的人们都没有读书习惯,但儿时的老邓和哥哥却一直有书可读。
用老邓的话说,“我的父母都不是文化人”,但祖辈颇有些家学渊源,对读书的推崇通过父母间接影响了他。
"
那时候只有我们家有书,而且比较奇特的是,我爸会定期给我们订阅一些书刊杂志,从外面邮寄过来的。
"
老邓小时候盛行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家里的书架上就有一套全集。当时,这在北京上海的孩子眼里也是抢手货,全是在矿里书店工作的妈妈一本一本攒齐的。
"
矿场书店不定期会突然出现一本,这一本只有两三册,我妈就会买下来。我们家那一整套,是通过这种方式用好几年零零星星凑齐的。
"
就是这样,老邓的父母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微薄的投入,为家里打造了一个并不丰富的书架。老邓儿时印象最深刻的书,至今他都不知道名字,那是书架上一本缺失了前十几页的科普读物。
"
特别离谱,它里面讲到了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那个词,也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在那本书上看到的。完全看不懂,但又被深深吸引。
"
即便当时不懂,30年后,当老邓再读到科幻,读到刘慈欣,仿佛小时候那个玄妙的宇宙开关又被打开了。他曾经写下很多长篇的阅读笔记,也曾在公众号创作连载过自己的科幻小说。
小时候读的书就是这样,没有选择,却意义深远,就像老邓说的:
"
不是我选择的书,是书选择了我,也是那个时代的选择。
"
他回想自己开始痴迷阅读,有两段经历:上初中时读金庸武侠,工作后读《南方周末》。
初中时,老邓已经跟随父母离开新疆,来到离北京不远的燕郊生活。他开始迷上了金庸,反复读。老邓说,“它有非常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史学的底蕴在里边。”当时那个青春期的男孩提炼不出这番结论,他只是单纯的被吸引,像很多金庸读者一样,心里的某个部分再也没有走出过武侠世界。
老邓大学学的历史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
三年的小镇教师生涯是他人生重要的分水岭。一面是闭塞与墨守陈规,一面是挑战与追寻。而推动他翻开人生另一面的力量之一,就是一代人的文化明灯——《南方周末》。
"
《南方周末》我看了十几年。那时候报纸的版序是乱的,我买到后都会重新按照版序排好再看。刚开始很多东西看不懂,但就那样一版一版几乎一字不落的地看完。
"
尽管不懂,但它让老邓再度“求知若渴”,而且他深深认同这份信奉“正义、良知、爱心、理性”报纸。从前面的时政财经版面,到后面的文化读书版面,他每期通读。
"
《南方周末》读书版几乎成了我那时候读书的参考目录,基本上它推什么书我就买什么书。
"
这在老邓的内心累积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这种影响对他意义重大。
"
上大学的时候学历史,其实并不太知道历史到底是什么,只是应付考试。甚至毕业了,我都并不真正理解什么叫历史观。但读《南方周末》以后的我,开始慢慢喜欢我的专业了,以至于后来的读书大都是偏历史类型的。
"
1999年,他离开“乡村教师”的人生剧本,找了一份杂志社工作。后来,他成为了国内头部商业活动公司的合伙人。
2008年,他曾负责向汶川震中运送过一批救灾物资,震后还参与过一个针对震区伤残儿童的心理救助项目,作为志愿者服务了好几年。
02
-
“学霸”的书是装满钥匙的工具箱
相对于老邓受时代影响而颠簸的童年,小荷的成长经历与大多85后相似。她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 ,父母工作忙起来常没有时间照顾她。在小荷的儿时记忆里,她常常自己翻书,翻的书也很有时代印记。
"
小时候,我最早看的是对照拼音的故事书,导致我很小就比高年级的人认识字还多。印象中看的大多是帮助学习的工具书,或者提高写作水平的作文书。
"
那时候小荷的作文总是范文,她调侃自己“很知道他们想看什么,因为看了太多”。
小荷善于读书,不仅表现在成绩好,也让她更早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从新疆考到北京之前,她就想明白了以后要走的路。相对于老邓,她似乎更“务实一点”,老邓说“她是我们家的学霸”。
"
我高中的时候有三个目标:杂志社、广告公司、电视台,这三个是我想要工作的地方,以我那时候浅显的认知,我觉得这种工作有意思。
"
小荷报考了提前批次的戏剧影视文学和电视编导专业,但当年新疆缺乏艺考相关信息渠道,于是完全“裸考”的小荷不出意外的落榜,最后选择了当时正盛的国际贸易专业。
毕业后的第一年,小荷就被家里安排了一份稳定的会计工作,虽然顺利拿下会计证,但她只坚持了三个月,就从广州跑回了北京。自此,就一头扎进了梦寐以求的广告行业,从文案做起。
"
大学的时候我就对市场营销专业课很感兴趣,还没毕业我就去了杂志社实习。包括在广州做会计时,我会看《奥格威谈广告》这类书。
"
从新疆到北京,从4A广告公司到年轻的视频公司,从文案到策划……小荷一直都在追寻自己的目标,也十分追求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所以,她的书单往往与当下的关注的重点或工作紧密相关。
"
有一天晚上孩子睡着之后,我一个人躲起来看《狗屁工作》,哪怕我还有考试要应付,但我当时就想看那本书。
"
最近,小荷在看刘润和香帅的书,因为她正在为他们做年度演讲的视频策划。
女性主义议题是她这几年少有的与工作并不直接相关的阅读方向。波伏娃、上野千鹤子出现在书架上的频率显著变高。
"
有时候,我会发现很多一直习以为常的事,在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之后,就未必理所当然了。然后,我应该怎么做?
"
小荷说她现在在职场会鼓励自己更大胆、积极、自信,就像老邓分享给她的:当你在犹豫做或不做,就先去做。
现在,老邓和小荷的女儿两岁了,小荷是陪伴和照顾女儿的主力。工作之外,她陪伴女儿最多的方式就是一起“阅读”,母女俩的“阅读”形式很多,甚至包括考证达人小荷读单词时,女儿的跟读游戏。
小荷的书就像她的工具箱,里面有很多钥匙,从乌鲁木齐的家开始,她不断向外打开、穿越一扇扇门,走到今天。
03
-
阅读面前,没有成人和孩子
老邓和小荷在燕郊的家里有一个独立的书房,但他们的阅读时间很难集中在这里完成。目前,他们常住的家里并没有独立阅读空间,但两人分别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书架。
"
《南方周末》那个“时代”,我估计每天会有5个小时以上读书时间。现在,纸质书的阅读平均每天能有半小时就相当不错了,但纸质书依然对我非常重要。
"
睡眠不好的老邓习惯睡前翻书,让视频像文字一样变成他的生活方式还是有点难。但出于工作需要,老邓的手机里还是装了很多视频APP。
"
信息时代的碎片化阅读是个老话题了,我们只能平衡。阅读的外延已经远远扩展出了书的范畴,这一点我们左右不了。以后我女儿应该会比较有发言权,因为她就生在这个信息时代,对她来说阅读是什么呢?我很好奇。
"
一直以来,老邓和小荷一起上下班的路上,都是他们跳开日常琐碎的“对话时间”。小荷会打开自己喜欢的播客电台,给老邓扩充点“阅读面”。
阅读上的补充,在老邓和小荷之间是相互的。
"
曾经我完全不觉得历史跟我会有什么关系,但自从认识了他(老邓),我才发现,历史、政治与自己不是无关的。甚至无数远方的人,都与我有关。
"
小荷希望女儿未来也能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她希望当女儿面临困惑时,可以自己去找到答案。
在这个家,阅读和成长对于老邓、小荷和两岁的女儿是一样的。
"
阅读背后的核心意义是成长,对每个人来说,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觉得‘家庭阅读’的关键词不是教育、不是亲子关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们都是等待成长的孩子。
"
关于家庭阅读建议
1、“家庭阅读”不等于“亲子阅读”,它最重要的意义是成长,这对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一样。
2、“家庭阅读”不限于书本,尽可能在日常实时地分享观点和沟通,也是在扩充彼此的“阅读面”。
3、 很多时候没时间、没空间,只是心态问题,要先“打开”,不去限制时间、地点、内容,先去做这个动作。
美与家 Q&A
-
你如何看待美家的关系?
老邓:审美方面小荷的标准比较高的,甚至有点儿完美主义,她给孩子选绘本都会筛选审美好的
小荷: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美,每个家的气质和味道都不一样,我很希望我的家传递出来的东西,能够表达我自己,就包括穿衣服也是一样。
选择衣服时你会考虑什么?
老邓:我认同“自适之美”的理念,所以穿衣服这件事我觉得舒适就很好,我没有什么标准和要求,全是小荷选的。
小荷:除了功能性,我会为家人考虑不同场合的着装需要。
你喜欢山羊绒和桑蚕丝吗?你知道它们都是中国的“国宝”吗?
老邓:羊绒因为工关系大概有了解,桑蚕丝就是丝绸吧?不太了解。
小荷:喜欢,我知道都是很好的材质,就是对洗护的要求比较高。之前印象很深,听闺蜜说在办公室穿桑蚕丝就像裸着上班,我很好奇。但一直以为羊绒是国外的。
对family forever的体验与感受?
老邓:在办公室也自适。
小荷:舒适柔软,适合很多穿搭。
老邓&小荷的单品推荐
-
男士Alashan精纺小山羊绒18针圆领衫
女士Alashan精纺小山羊绒半高领长袖罗纹衫
-
END
2023,
风要有多狂?
家就要有多静!
在纷乱之中保持清醒,
在不安之中保持冷静,
在匆忙之中保持从容,
在失望之中保持希望,
阅读是唯一的向导。
Good reading , good famil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