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刚开始收藏袁世凯像壹圆银币的朋友和我提到,袁大头壹圆银币共有四个年份,自己第一步非常想把三年、八年、九年、十年的标准品各集一枚,作为学习和鉴赏的开始,特别是希望我能够帮忙多留意一下八年。然而想要得到八年袁像银元并非易事,即使是常见版式,众多收藏爱好者仍然面临一币难求的困境,更不用说原味美品,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袁像八年银元在袁大头壹元系列中如此紧缺?
铸造背景:整理币制,明确纪年
袁世凯颁布《国币条例》时,对袁像银元的形制、重量、成色等方面做出了整齐划一的规定,但并没有严格规定每年铸造的银元需要铸有当年的年份字样。民国八年时,中央拟定铸造银元新规,其中一条提出各个铸币厂铸造银元的模型需要每年颁发一次,并且应当注明铸造年份为中国民国某年造。如此一来,天津造币总厂需听从最新命令立刻赶制新的模型,特别是要改变纪年为八年造。
量少好品少的原因
1.钢材缺乏,赶制紧迫
纯以钢产量来说,我国一直是一个钢产大国,但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所以民国时,制作币模的钢材只能依赖于向西方进口。然而民国八年,也就是1919年,西方列强深陷第一次世界大战泥潭,钢材大量用于武器装备等建设,导致民国的钢材进口供应需求一拖再拖,
直到该年年底才完成准备。按照新的规定,又需要马上着手准备民国九年的币模了。因此,八年袁大头实际生产时间相当短,自然铸币量也不会多。
2.生产量小,质量不齐
八年大头既不像三年袁大头银元那般铸造时间跨度长,又不像其他年份的袁像银元参与铸造的造币厂多,八年大头主要由天津厂、杭州厂、安庆厂铸造,而且杭州厂和安庆厂又是地方性小厂,并不能非常好地保证生产银币的数量与质量。
3.庆厂事件,劣币驱良
安庆造币厂在铸造八年大头的后期,曾出现管理者擅自降低含银量的恶劣事件,因而遭到各方联合抵制,后来安庆厂被停产整顿。但庆厂事件令八年大头在老百姓心中口碑滑坡,认可度下降。由于八年大头成色低劣,在当时不受老百姓重视,人们会倾向于先花掉手中的八年大头,而把认可度高的三年大头留下。因此在那个年代,劣币驱逐良币,八年大头频繁流通,磨损、磕碰、戳记随处可见,导致如今少有好品传世。
结语
八年大头由于时代原因生产周期短、铸造量少,且因质量不好难以令当时的百姓们信服,所以流传下来的美品甚少。也正是因为八年大头数量本就不多,市场供需矛盾加强,导致八年大头普品呈上涨态势,品相上乘的美品更是一币难求,近年来不断受到收藏者们的热捧,这与它当年受到的待遇简直堪称云泥之别。目前来看,八年大头身上依旧蕴含着较大的升值潜力,特别是品相好、包浆好的八年美品,上涨势头更加迅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