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一共辑录了2000多位诗人的50000多首古诗,《唐诗三百首》则是精中选优,挑选出来300首左右的最能代表唐诗水平的诗作重新辑录的。这些诗作当中,李白杜甫都有不少的诗作入选,也有很多诗人只留下一首诗。

比如唐代草书书法家张旭。

临写张旭的四首诗(张旭这两句唐诗意味深长)(1)

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歌以及裴旻的剑术并列为唐代三绝,可见其草书出神入化之程度。不过,张旭的草书了得,诗歌也是有不少佳作。比如这首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七绝,就是张旭最具代表性的唐诗。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这首诗题目是《桃花溪》,和陶渊明的“桃花源”只有一字之差。事实上,张旭的这首诗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有很大的关系,此诗在一定程度上乃是致敬陶渊明的诗作。

临写张旭的四首诗(张旭这两句唐诗意味深长)(2)

诗人所写的桃花溪,乃是在今日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相传这也是陶渊明寻找的“桃花源”的地方。诗人结合所看到的美景,联系陶渊明的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开篇就写诗人目光所及之处的美景,“隐隐飞桥隔野烟”,烟雾缭绕,一座长桥若隐若现。这里的景物,实际上是一种朦胧美感,也为这首诗中的“桃花源”、“桃花溪”蒙上了一层瑰丽和神秘的色彩。

临写张旭的四首诗(张旭这两句唐诗意味深长)(3)

第二句也是写美景,但是突出了诗人的心理。“石矶西畔问渔船”,在这样的美丽景色当中,有一条小船泛舟水上,很有意境之美。诗人一心寻求桃花源,看到此地有小船,耐不住性子要问一番。

后两句就是诗人的问话,“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终日看到桃花溪中流出花瓣,然而那桃花源的入口究竟在哪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也是如此,去过桃花源的渔夫再也没找到入口,今日已经过去三百年,如何也不曾找到?

临写张旭的四首诗(张旭这两句唐诗意味深长)(4)

诗中只有问句,没有答案,戛然而止,却留下无尽意味。中国人的诗歌,讲究的诗词淡雅,讲究的是意境之美,张旭这首诗也不例外。虽然写景,但是都是寥寥数笔勾勒,更多的是在写意。以景写意,意在不言中,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所以这首诗,也是张旭唯一一首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作。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