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


被蜂蜇伤,如果处理不及时,将有性命之忧。就在几天前,陈先生(化名)因蜂蜇伤后被送进医院抢救室,而整个过程仅仅经过了约15分钟。

被蜂蜇伤怎么治(南宁男子被蜂蜇伤)(1)

事发当天,陈先生在自家小区里取电单车准备出门,一只蜂在他身边嗡鸣飞翔。出于本能反应,陈先生不以为然地甩手驱赶。谁知,这只蜂突然朝他扑过来,在他的手上蛰了一下。

陈先生回忆:“被蜂蛰后,我感到手上一阵剧痛,蛰伤部位随即出现红肿,四肢开始麻木,全身皮疹、瘙痒,喉咙有异物感。我当时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立即赶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被蜂蜇伤怎么治(南宁男子被蜂蜇伤)(2)

被蜂蜇伤怎么治(南宁男子被蜂蜇伤)(3)

然而,在急诊分诊台办理挂号手续的短短几分钟里,陈先生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模糊,便失去了意识。

随后,陈先生被立即送入抢救室抢救,第一时间得到了早期评估和及时处理,经急诊绿色通道收入全科医学科病区进一步救治。

被蜂蜇伤怎么治(南宁男子被蜂蜇伤)(4)

▲陈先生出现全身过敏现象

从被蜂蛰伤到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全程仅仅经过了约15分钟。陈先生的爱人小美(化名)描述当时情况:“挂号时我听见我爱人说眼睛看不见,我当时非常紧张。所幸自己家离医院近,得到了医院及时救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宁宗教授介绍:“患者被蜂蛰伤后,出现疼痛、全身皮疹、瘙痒,到达医院办理就诊手续过程中出现视物模糊、呼吸困难、血压测不出、意识障碍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被马蜂蜇伤后的症状。”

被蜂蜇伤怎么治(南宁男子被蜂蜇伤)(5)

被蜂蜇伤怎么治(南宁男子被蜂蜇伤)(6)

▲陈先生出现全身过敏现象

最终,经过全科医学科“两抗(抗休克和抗过敏)、两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两化(水化和碱化)”等一系列规范治疗处理后,陈先生病情好转,已出院。

春夏季节,蜂类活跃

当我们在户外游玩、运动时

可别小瞧了这一小小的蜂

被蜂蜇伤最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常见的蜂蜇伤有哪些症状?该怎么紧急处理?

什么是蜂蜇伤?

生活中的蜂蛰伤,常见为蜜蜂和马蜂(也称胡蜂、黄蜂)蜇伤。

胡蜂是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细腰亚目(Apocrita)中胡蜂总科的统称,世界上已知胡蜂种类有5000多种,中国记载的有200余种,其中包括胡蜂亚科的剧毒杀人胡蜂黑胸胡蜂、金环胡蜂和基胡蜂等。

蜂毒的主要成分包括:生物胺类(组胺、乙酰胆碱等)、肽类(蜂毒肽、蜂毒明肽、肥大细胞脱颗粒肽等)、酶类(磷脂酶A2、磷脂酶B等)。

马蜂蛰伤就是马蜂的尾刺破入人体引起的中毒,其实质为生物毒素中毒。马蜂蛰伤后可发生过敏反应和直接毒性作用致病,过敏反应与中毒剂量无关,直接毒性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损害。

马蜂蛰伤是我国山区常见急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较高。

马峰和蜜蜂的区别在于,蜜蜂分泌酸性毒液,蜇人后尾刺连同毒腺会留在皮肤上,继续向人体注入毒液。

而马蜂释放碱性毒液,蛰人后刺会收回,少有留在皮肤上。蜜蜂蜇人后蜂会死,而马蜂不会。

如何辨别被马蜂蛰伤?首先可以根据蛰人蜂的大小、形态、颜色来辨别,其次,看看蛰伤处有无毒刺残留等,主要鉴别点总结如下:

被蜂蜇伤怎么治(南宁男子被蜂蜇伤)(7)

被毒蜂蜇后,不一定非伤即死,这和个体对毒素反应的敏感程度有关。有的人是过敏体质,被一只蜂蜇也可能出现严重反应,而有的人被十几二十只蜂蜇才会有问题。

峰蜇伤有哪些表现?

有时,被蜂蜇伤却不一定能看到蜂的“身影”,当我们在户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过敏反应时,就要警惕是否是蜂蛰伤的可能了。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为蜂蛰伤后出现最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发生在蜂蜇伤的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好转,但过敏反应可再次发生。因此,建议被蜂蛰伤后尽早到医院就诊处理,也不要在症状稍好后就急着离院,最好听从医生建议留院严密观察或住院。

局部毒性反应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瘙痒,蜂刺部位可发生中心性坏死、化脓,范围通常小于10cm,严重者可能超过10cm,可持续数天,并可能导致非感染性淋巴管炎和轻度的系统症状。

邻近气道和面部的蜂蛰伤伤口更容易导致气道狭窄;蛰伤眼部可能导致眼部红肿、畏光流泪、视物下降、弥漫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继发性青光眼,甚至白内障、眼球萎缩等并发症。

多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蜂毒可诱发脑炎、脑血管意外,从而出现意识障碍、头晕、头痛、谵妄等表现。

呼吸系统:表现为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等。在蛰伤后最早出现的气促多由疼痛所致,继而可能因为过敏反应导致喉头水肿、气管痉挛等出现呼吸困难,或由于过敏性休克反射性引起呼吸频率增快,甚至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循环系统: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且可能因过敏反应引起冠状动脉(冠脉)痉挛、低血压休克,导致冠脉灌注不足,并可能在此基础上诱发心律失常。

消化系统:轻者常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重者则出现呕血、黑便、黄疸、柏油样便等。蜂毒所致胃肠道蠕动加快、肠道平滑肌痉挛、胃肠道血管扩张出血等。

血液系统:非蛰伤部位的皮下出血点、瘀斑、呕血、便血和血尿等。

泌尿系统:早期会出现尿液颜色和尿量的改变。如茶色、酱油色、洗肉水样,甚至尿液中出现大量渣样物沉积,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若治疗不及时,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被蜂蜇伤后怎样紧急处理?

(1)尽快脱离蜂群环境。

(2)检查蛰伤部位,如有毒刺残留务必尽快拔去,但不能挤压,挤压会造成毒素迅速进入体内。

(3)认清何种蜂造成的蜇伤,然后对症施治:

马蜂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溶液(食醋、酸奶、碳酸饮料等)冲洗;

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2%~3%碳酸氢钠或肥皂水冲洗,之后做局部皮肤消毒,也可直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冲洗后可局部冰敷减轻不适。

(4)如有条件,尽快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即便只被蛰了一两口,也不要掉以轻心,如出现全身皮疹、头晕、乏力、咽痒、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视物模糊、昏迷等症状时,应尽快就近就医,或拨打120求救,以免耽误病情,就医时应有人陪同,避免就诊途中出现意外情况。

怎样预防蜂蜇伤?

在户外运动时:避免穿着色泽鲜艳、彩色和黑色的衣服,建议穿白色、绿色、卡其色服装。

发现蜂时:不要奔跑、鞭打或扑打,以免激怒马蜂。应保持静止,不要乱跑,跑动会引起蜂群追逐,正确的做法是抱头蹲下,用衣物遮挡裸露在外的肌肤,待其自行离去,最好等蜂飞走以后再离开。

避免使用含香味的防晒霜、香水等。

保管好食物和饮料,避免含糖和甜味饮料外露。

对于有过敏高危因素者,比如对高蛋白过敏等等,建议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有条件的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备用。

居所庭院要勤打扫,及时清理闲置物品,避免招蜂筑巢。

若发现有蜂窝,切莫自行摘除,务必联系消防部门等专业人员进行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