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之交,终生难忘。有人说,寒冷的冬日,再多的爱意都不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来得温暖。

对家住市区江南一社区的周柔来说,一天至少一餐汤面条,有时候两餐也不嫌多。只是前几天她去菜市场买面的时候,想起曾在网上看到过的一则消息,说颜色太白的面条可能添了增白剂,而太筋道、煮不烂的面条也要小心,因为里面有可能加了一种胶。为此,周柔有些担忧,这些传言是真的吗?其实,这也是不少面食爱好者心里的顾虑:我们究竟还能不能愉快地吃面条了?

面条改良剂违禁成分(金华邻通面条太白)(1)

太筋道的面条里有胶?

曾经有一段面条洗出“胶”的视频在微信群里风传。视频里,一网友拿出面条,将其浸泡在水里做实验,结果面粉溶解在水里,还有一团糊状物根本无法溶解,网友称这就是“胶”,并呼吁大家以后不要买面条吃了。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她小时候就曾拿一块面团放在水里洗,从而得到一块类似“泡泡糖”的弹性物质,其实这个弹性物质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面筋。范志红说,小麦蛋白质中的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面筋蛋白。面筋蛋白中有大量二硫键互相交联,使它不会轻易溶解于水中。

面条改良剂违禁成分(金华邻通面条太白)(2)

那么,面条里是否可能加“胶”呢?范志红指出,为了让面条筋道,面条里可以添加“沙蒿胶”等天然植物胶,这是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添加的,在标准限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此外,面条制作时常常加入氯化钠(食盐)、碳酸钠(纯碱),都是为了让面条中的面筋蛋白网络增强,口感更筋道,这是各国法规所许可的。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广伟说,有些面条比较筋道,一下子煮不烂,还与制作面条的小麦粉品种有关。一些蛋白质含量高也就是俗称筋度高的小麦粉品种,就比较筋道。另外,有些小麦粉加了增筋剂,一般也是在国家允许添加的剂量范围之内。

面条太白不能吃?

“面粉太白或面条太白都不太敢吃,谁知道是不是加了增白剂。”现在市面上的面条颜色比以前丰富了很多,绿色、黄色、棕色、小麦色等等,分别添加了蔬菜、鸡蛋、荞麦等。在购买无添加面条时,大多数人会选择略带小麦色的,因为大家本能地觉得越贴近小麦颜色就越健康。然而,太白的面条真的不能吃吗?

徐广伟介绍,面粉增白剂学名叫过氧化苯甲酰。2011年3月1日,卫生部等部门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或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所以,面粉增白剂早在2011年5月1日开始就不允许使用,公众没有必要顾虑。

面条改良剂违禁成分(金华邻通面条太白)(3)

至于为何一些小麦粉和面条看上去比较白,徐广伟表示,这还是和小麦的品种改善及工艺有关。比如白皮小麦磨出来的粉一定会白一些,而随着小麦粉加工工艺的提高,加工后的面粉精细度也随之提升,一些推向市场的小麦粉和面条就比较白了。

市元盛粮油有限公司的叶庆海表示,以前一些不良商家为了使面粉或面条看起来更白,会有添加增白剂的现象,但现在明令禁止,一般不会这么做了,而且有关部门还会到市场进行抽查。只要到正规的市场或超市购买,是没有问题的。叶庆海说,现在市场上面粉或面条比较白,与面粉品种和品质有关,比如河南产的特级面粉、一级面粉都比较白,并不是因为它们添加了增白剂。

徐广伟提醒,如果大家还不放心,可以在购买面条或面粉的时候看一下外包装上的食品配料表,如果有添加剂,现在一般都会在配料表中标明。

面条改良剂违禁成分(金华邻通面条太白)(4)

链接:煮面小技巧

想要煮出来的面清爽、美味,除了面条本身的品质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技巧,这里分享几个煮面小窍门:

水热至冒气泡时下锅

很多人习惯等水沸腾以后下入面条,其实这容易导致面条受热不均匀、表面糊化,从而粘成一坨,既影响“颜值”,又影响口感。建议等水热至刚刚开始冒气泡时,就将面下锅,并且顺着一个方向搅动,这样面条不仅不粘而且熟得快。

泡沫多时加冷水

有人煮面时会遇到面汤越煮越混,泡沫越来越多,面条外软内硬的情况。这时,只要往锅里加一小碗冷水就能使面汤清亮,也能让面条受热均匀,不至于形成“硬芯面”。

水沸时加几滴油

等锅里的水沸腾后加入几滴食用油,不仅能防止面条粘锅,在水中形成表面张力,还能有效抑制泡沫溢出锅。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冯焰

编辑:叶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