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第二个爆款就在本周(近三年最强的暑期档)(1)

暑期档第二个爆款就在本周(近三年最强的暑期档)(2)

电影《独行月球》剧照。

暑期档第二个爆款就在本周(近三年最强的暑期档)(3)

2022年的“暑期档”堪称是三年来最好的一次,突破90亿元的票房成绩,相比2021年同期73.81亿元的成绩,有23.77%的上涨。虽然与疫情前“暑期档”动辄上百亿元的成绩还相距甚远,但这一成绩多少能一改上半年电影市场的颓势,给下半年的票房冲刺鼓舞士气。有可喜的地方,但背后暴露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暑假结束了,复盘的工作现在才正要开始。

01 电影市场不能只靠沈腾

今年“暑期档”票房冠军是《独行月球》,29亿元的票房成绩远远地抛离了第二名的《人生大事》(17.11亿元)。光凭《独行月球》,就占了整个档期三分之一的票房总和,再次证明了沈腾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然而,随着观看人数增多,本片的口碑也出现了下滑,从最早的豆瓣7.3分,跌到6.8分。微博还出现了#独行月球为什么带不活电影院#的热搜话题,反映了《独行月球》的票房佳绩只是给电影院暂时性的救助,光凭一部《独行月球》就占了整个档期三分之一的票房,反过来也暴露了其他影片票房上的乏力。复盘今年“暑期档”的票房成绩,破10亿元的电影只有《独行月球》《人生大事》和《侏罗纪世界3》。头部效应显著,但缺乏腰部电影,不少前期被看好有救市潜力的电影,最终都没能取得预期的好成绩。比起大片救市,目前电影院更需要的是腰部电影充当中流砥柱。正所谓橄榄型是最理想的社会结构,电影市场也不例外。

02 古天乐的回本之路

《明日战记》一定是这个八月呼声最响的电影,抖音上铺天盖地的宣传,让每位抖音用户八月至少见了一回古天乐。可惜,本片的票房成绩不如预期,难以填平高昂的制作成本(3.8亿人民币)。影片在上映的第一个周末突破了2亿元后,增速变得缓慢。第一波口碑的解禁(豆瓣6.4分),影响了新一批观众的热情。

眼看排片逐渐减少,票房增速乏力,8月13日,该片官方抖音账号发出“这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努力10年就是没有回报”的视频,古天乐擦拭眼泪的画面,被网友们心疼。第二天,该片票房实现了逆跌,粉丝们纷纷加大力度为电影造势,“给古天乐建小学补票”“支持中国科幻”等话术,铺满了所有与该片有关的留言区。离谱的是,粉丝们还闹出了“《明日战记》被偷票房”“资本打压《明日战记》”等等阴谋论。目前《明日战记》密钥延期至10月4日,票房也突破了6亿,不夸张地说,其中3亿得益于网友们的协力宣传。不过需要提醒一句,《明日战记》这种打“情怀牌”“悲情牌”的宣传方式未必适合所有电影,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古天乐的人格魅力。

03 小众文艺片的逆袭

《隐入尘烟》的票房逆袭,绝对是这个“暑期档”最大的始料未及。从上映首月不足千万的票房,到9月1日突破5000万,《隐入尘烟》打破了很多电影业内人士的常识。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上线流媒体后,票房涨幅基本会停下来,意味着可以下档了。但《隐入尘烟》打破了这个规律,它的票房增长恰恰是在8月11日上线流媒体后。不少电影类博主获得高清资源后,进行二次创作,大量的短视频剪辑和解说,让本片的热度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持续升温。少见的乡村题材和精美的摄影画面,反而造成了观众回流电影院。《隐入尘烟》的逆袭,与短视频的反哺脱不开关系。前段时间流行的“短视频杀死了电影”的论调,被《隐入尘烟》这部小众文艺片给打破,短视频与银幕大电影通过该片达成了和解,相得益彰。《隐入尘烟》(50天后)和《明日战记》(两周后)两部电影都是通过短视频后期的宣传,而票房起飞。两部电影的票房逆袭,势必会成为未来电影的宣发教学的重要案例。

04 黯淡的动画电影

从2015年开始,“暑期档”就开始成为国产动画各显神通的档期。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票房奇迹(9.56亿元),开启了国产动画崛起的大门,直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算上重映共50.36亿元)达至巅峰。

疫情暴发后,2020年的暑期动画,靠的是上一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白蛇:缘起》撑场。根据灯塔显示,2021年的“暑期档”共有23部动画(算上引进动画)有数据可查,虽然头部动画《白蛇2:青蛇劫起》仅以5.8亿收官,但去年票房过亿的动画也有3部之多。然而今年“暑期档”只有15部动画(算上引进动画),被寄予厚望的《新神榜:杨戬》,没有获得预期票房和口碑,上映两周3亿多的票房。观众盛赞动画的工艺制作,却异口同声批评动画的剧本有问题。这些年千篇一律的神话题材,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了。今年甚至还出现了几部票房极低的动画电影,这些注定成为炮灰的影片,至今都没有显示豆瓣评分。

05 凑数的引进片

按照中国电影市场的规律,暑假期间有意识地会保护国产电影,不会引进过于强势的好莱坞大片。《侏罗纪世界3》识相地安排在了六月上旬,10.6亿元的票房成绩“救市”之余,还给即将到来的暑假,做了一次预热。

到了七月和八月,不少买断片“见缝插针”式上映。比如由朱迪·福斯特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760号犯人》,延迟一年登陆了国内院线。这部控诉美军侵犯囚犯人权的电影被引进,似乎颇有深意。除了好莱坞电影,还有德国/奥地利两国合拍片《神奇动物学校》、俄罗斯电影《忠犬帕尔玛》、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合拍的惊悚恐怖片《大白鲨之夺命鲨口》、日本著名导演细田守新作《雀斑公主》。大量不知名的引进片,注定没有多少观众和排期,简直像是在凑数。除了引进的影片质量平庸,还存在特供版结局的现象。《小黄人大眼萌》虽然获得了近2亿元的票房成绩,但因为其特供版的结局,让不少中国影迷失望。从年初《搏击俱乐部》在国内流媒体平台被魔改,到《小黄人大眼萌》特供版结局都可以看出,中国观众要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海外电影,似乎越来越困难。

06 总结与期盼

除了以上所说,今年的“暑期档”还有不少现象值得留意:整个七月,不少电影在定档问题上犹豫不决,反复地撤档、定档再撤档,让前期耗费在宣传上的经费打了水漂;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电影为了挤上暑假的末班车,在前期未充分宣传的情况下突然定档,让大家措手不及;看似热闹的八月,大量的电影上映后毫无声响,在上映首周票房惨淡后,基本失去了排片;还需要格外提醒的是,今年暑期平均票价为35.6元一张,是近几年同期最贵的一次,票房上的佳绩,部分原因是电影票价单价提高了。

诸多的现象,都提醒着电影人们及时调整步伐。2022年的下半场早已开始了两个月,随之而来的“中秋档”“国庆档”和“圣诞档”,都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档期,直接影响着今年的年度票房。及时总结教训,是一件迫切且必要的事情。

撰文:南都记者 刘益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