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用到现实中(网络用语表达)(1)

网络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一根网线,许多人隐藏的个性,似乎找到了表现的天地。

因此网络上有各种各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看见的人,他们也许是你的邻居、同学和同事,一上网似乎就解放了某些天性,变成了陌生的样子。

今天我们来说几个在网络里常见的典型人物类型,一起看看用英文都怎么说。

0 1

网络喷子 internet troll

troll这个词来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斯堪的纳维亚传说,原来是指相貌丑陋、品行邪恶的巨人或者虽然友好但喜欢作弄人的侏儒。

在网络语言中,troll则是指在群聊或者社交媒体上,故意出言煽动仇恨或者挑起争端。

它也可以用做名词,代表这种行为和作出这种行为的人,就是我们说的“网络骂战”和“网络喷子”了。

和“网络喷子”相似的一个说法是“黑子”,其实这个说法我们之前就学习过,可以简单的用hater一词来表示。

internet troll这个词可以这么用:

Ignore those nasty comments. They are from internet trolls out of hatred.

别理会那些恶意评价,那都是网络喷子的愤恨之词。

0 2

水军 spammer/ bots

我们今天要讲的水军,不是海军Navy,而是指在网络中针对特定内容发布特定信息的、被雇佣的网络写手。

他们通常是由公关公司、网站等机构操控,以获取利益为目的,通过发帖、删帖等方式为他人造势、来获取报酬的网络人员 。

spammer这个词并不新鲜,它原来是指“大量发送垃圾邮件的人”,也可以借用指“网络水军”。

另一个说法是bots,外国网友大多数会用这个词来表达“水军”。

botrobot的简称。

原本,internet bot的英文定义为:

a software application that runs automatically tasks over the Internet.

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运行自动化任务(脚本)的软件应用程序。

通常情况下,其执行的任务既简单又具有结构重复性,其速度远远高于人类独自完成任务的速度。

大家有没有发现水军和网络自动程序的相似点呢?

他们都不思考,任务简单重复,数量巨大,速度飞快。

所以外国网友用bots这个词,还是非常形象的。

例如最近在Abacus(一个来自香港的专注中国网络技术和文化的网站)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这样的:

Chinese Twitter bots are clearly fake, but they might still be influential.

推特上的中国水军假得很明显,但是他们也许依然有影响力的。

0 3

标题党 clickbait

这个合成词比较好理解,bait的意思原来是指“诱饵”;

click的基本含义是一个拟声词“咔嗒声”,后来就引申为“点击鼠标”。

所以呢,用来吸引鼠标点击量的诱饵,就是那些严重夸张以博人眼球、和内容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标题了。也可以用这个词,来表示“标题党”。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就曾经用clickbait Queen即“标题党女王”来形容当时大热的某蒙。

来看一个例句:

The website says it aim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lickbait headlines.

该网站宣称,他们旨在减少博人眼球的标题数量。

0 4

键盘侠

keyboard man / keyboard warrior

侠之大也,不知其几千里也。(好像哪里不太对……)

键盘侠是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占据道德高点发表“个人正义感”和“个人评论”的人群。

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极易被煽动、情绪极端和双标。

这可能是网络世界中离“侠”的本意最远的一群人,偏偏很讽刺的被称为了“侠”。

在英文中,键盘侠叫做keyboard man,但我更喜欢用keyboard warrior

warrior本来是指“战士、勇士”,这里用来表现键盘侠的好斗,并且有反讽的意思。

比如我们可以这么说:

Maybe he’d had a few too many drinks when he turned a keyboard warrior.

多喝了几杯后,他变成了一个键盘侠。

如果你不幸陷入网络喷子或者键盘侠的包围中,那真的很惨: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说现实;你跟他说现实,他跟你直接耍流氓…...

而且他们似乎不眠不休又数量众多,一旦被键盘侠攻击,劝你,道一声“大侠饶命!”走为上策。

今天的小课堂就到这里了,祝大家都能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