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日本明仁天皇宣布逊位,明仁天皇的长子德仁皇太子正式即位,沿用31年的“平成”年号,改为“令和”。

随之,明仁天皇的次子,秋筱宫文仁亲王将成为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由于德仁天皇没有儿子,第二顺位继承人则是文仁亲王的儿子悠仁。

然而,就当明仁天皇决定退位时,他公开呼吁“废除禁止女性登基天皇”的禁令。

日本第7任女天皇简介(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1)

明仁天皇不单纯宠爱孙女爱子公主,在很大程度上因为近些年日本皇室男丁稀少,女性皇室成员登基成为天皇,同样能保证血统的纯正。

明仁天皇这番表态在日本国内引发轩然大波,根据《朝日新闻》2017年民意调查显示,2/3的日本民众赞成修改法律,允许女性继承天皇之位。

只可惜,受到保守派和父系社会的影响,日本皇室18名成员中的13名女性均无法登基为天皇。

纵观历史,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日本第33代天皇,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生前正式称“天皇”的推古天皇(女天皇)横空出世。

关于这位推古女皇如何登基为帝的,这其中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从其执政成果来看,推古女皇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女天皇。

日本第7任女天皇简介(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2)

公元554年,推古女皇出生,她原名额田部皇女,是日本第29代钦明天皇之女。

钦明天皇即位时“年纪不大”(其实也有30岁,故意推脱),在面对群臣奏请时,他曾回应道:“余幼年浅识,未闲政事。山田皇后明闲百揆,请就而决”。

这句话的意思是,钦明天皇面对大臣的即位请求时,他举荐安闲天皇的皇后,春日山田皇后执掌大权。春日山田皇后推辞了钦明天皇的这番举荐,于是钦明天皇才正式称帝。

钦明三十二年(公元571年),额田部皇女被之后的敏达天皇纳为妃。值得一提的是,敏达天皇是额田部皇女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敏达五年(公元576年),广姬皇后去世,额田部皇女被册立为皇后。额田部皇女曾经被额田部抚养,额田部氏其领土范围位于如今的奈良盆地中央、飞鸟川和富雄川交汇处,也就是斑鸠寺和斑鸠宫的东南方。

额田部皇女娘家有钱有权,这也使得她在当时掌握了一定的政治权力,外交方面十分活跃。

可惜的是,日本国内史书对于额田部皇女的早期生活记载不多。

敏达天皇去世后,即位的是用明天皇。用明天皇是钦明天皇与苏我稻目之女坚盐媛所生的长子(大兄皇子)。

日本第7任女天皇简介(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3)

用明二年(公元587年),用明天皇因天花病不治去世。朝中彼时局势混乱,额田部皇女与舅舅苏我马子积极配合,铲除了苏我马子的宿敌物部氏,并杀掉物部氏企图拥立的穴穗部皇子(穴穗部皇子曾试图强奸额田部皇女),继而拥立崇峻天皇。

不久之后,崇峻天皇表达出对额田部皇女的不满。(额田部皇女和苏我马子手握重权,崇峻天皇只能算是个傀儡皇帝)

然而,崇峻天皇没有丰富的执政经验,支持者也不多,苏我马子感受到崇峻天皇不满的情绪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崇峻五年(公元592年),苏我马子命令手下东汉驹杀死崇峻天皇。

当时,日本皇室采用的是终生皇位制,没有禅让制度。换句话来说,崇峻天皇无论是病死还是被杀死,皇位继承权只能在日本皇室内部流通。

可是,钦明天皇去世后,其三子敏达、用明、崇峻三兄弟相继离开人世,同代皇族中再也没有可以继承皇位的男性后裔。

因此,崇峻天皇被暗杀后,钦明天皇皇孙一代就成了有力的皇位继承人选。首先是敏达天皇与第一位皇后所生之子——押坂彦人大兄,他应当是用明天皇时期的太子。

但是,用明天皇当政时间仅为两年,用明天皇去世后,押坂彦人大兄是否仍为太子尚待考证。再者说,苏我马子不支持押坂彦人大兄皇子,就如同霍光废黜刘贺那样,没有支持者的押坂彦人大兄无法顺利成为天皇。

日本第7任女天皇简介(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4)

其次便是竹田皇子,他由敏达天皇与后来成为皇后的额田部皇女所生。还有用明天皇之子——厩户皇子。

也就是说,第三代里共有三人可以继承皇位。(押坂彦人大兄在用明二年四月之后便销声匿迹了,他极可能死于崇峻天皇即位后的一段时间)

派人杀害崇峻天皇后,新帝人选必须与苏我氏之间拥有良好的友谊。而钦明天皇皇孙一辈的男性继承人都年纪尚小,额田部皇女还将她的女儿分别嫁给厩户皇子、押坂彦人大兄以及田村皇子(舒明天皇),期望以皇女为媒介来为下一代男性皇位继承者保驾护航。

鉴于钦明天皇曾想让春日山田皇后登基为帝,额田部皇女成为当时无可替代的天皇人选。

之后,在以苏我氏为首的群臣拥戴下,额田部皇女登上了皇位,比武则天称帝还要早近百年。她被苏我马子推上天皇宝座,成为推古女天皇,更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公认的女天皇。(推古天皇是第一个正式采用“天皇”称号的日本君主,在她之前,日本的君主称为“王”)

推古即位时,国内局势混乱不堪,地方豪强对抗中央,势族争权夺利,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

面对这复杂的局面,推古女皇在自己即位之后第二年,册立侄子厩户为太子(圣德天皇),又将朝政大权交给圣德太子处理。

同时,推古天皇派遣一批又一批的遣隋(唐)使,与东方大国打好关系,避免腹背受敌,揭开了此后近300年中日频繁交往的序幕。

日本第7任女天皇简介(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天皇)(5)

推古天皇在位的36年间,平衡了皇室和权臣苏我马子的关系,利用贵族和权臣的矛盾,保证了皇室的尊严,使日本积累了改革的条件,完成了由落后的部民制国家向封建国家的转变。

这之后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革”,都是得益于推古天皇打下的良好基础影响。(从推古朝到大化改革之间的时期,史称飞鸟时代)

有了推古天皇这个前车之鉴,爱子公主登基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惜的是,1889年日本内阁通过法律禁止女性登基,女性更不能指挥军队,必须建立一个仅限男性的继承制度。

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天皇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价值。至于日本皇室能否打破桎梏,重新推举女性成员正式登基,一切皆为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