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七,按照农村老人的说法,三月怕初七、四月怕初一,这是咋回事?对一整年的农事天气和庄稼收成有什么预兆?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1)

清明假期结束了,人们又开始进入忙碌而又紧张的生活状态,桃花灼灼、芳草漫漫、轻风拂面的春天节奏,让人感觉越来越舒服。

关于我与“三月初七”的2件事

今天是三月初七,由于疫情原因,清明返乡的大姐夫一家人被按下了暂停键。刚才大姐夫和我通话,颇有些无奈和着急,因为每年的三月初七,都是他们家下田播种撒苗的时候。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2)

大姐和我在电话中,专门提到三月初七这天播种撒苗的事情。而且我也曾听村里老人说过:三月怕初七,四月怕初一。

这两件事中,都提到了三月初七,大姐夫为何急着三月初七这天下田播种,老人为何说三月怕初七?这是咋回事?让我们去看看。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3)

为什么三月怕初七?

每年清明前后,正是春耕生产的忙季,这个时候要着手进行春播春种,才能赶上庄稼出苗、壮秧、拔穗的时令。

既然是春播春种,就需要充足的雨水和光照,让种子更好更快地破土而出。按照农村老人们的说法,三月初七是下地播种的好时令。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4)

如果三月初七这天下雨,农人们就会很高兴,因为初七有雨、整月不愁,预示着春季就不会干旱,无疑对春耕生产是最大的好事,意味着秋天的收成会更好。

如果三月初七这天不下雨,那么整个三月干旱的可能性极大,这对庄稼的生长影响很大,作物就会受损,这就是三月怕初七的原因。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5)

为什么四月怕初一?

三月初七怕不下雨,而四月初一这天恰恰相反,却是怕下雨,如果四月初一这天下雨的话,那么整个四月阴雨天的可能性极大。

让我们去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原因有三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6)

其一:四月初一之前的节气是立夏,这是庄稼进入旺盛生长的时段,这时候最需要的阳光和温度。

其二:适当的降水是好事,如果阴雨天气过多的话,庄稼的光照和温度都上不去,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7)

其三:进入四月以后,中原和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了雨季,因此不用再担心庄稼受旱缺水,而是要注意雨水过多、影响庄稼长势的情况,这就是四月怕初一的说法。

此外,还有一句谚语:初一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意思是初一和十五下雨,预示这个月的雨水会比较多,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此可见,“初一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也包含着四月怕初一的题外之意。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8)

农历三月天气多变,看看农村谚语怎么说?

农历三月,是天气最为多变和异常的一个月份,有时微风细雨,有时却阴雨连绵,有时暖阳和煦,一转眼又大风吹不停,有些年份还有倒春寒的极端天气,因此农人对三月的天气变化格外注意。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9)

谚语:三月怕三七,无雨天要旱。这句话的意思是,农历三月怕三月初七、三月十七和三月二十七这3天,如果这3天不下雨,那就意味着整个三月的雨水偏少,可能会有旱情出现,会对农业生产有影响。

谚语: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就是说谷雨时的小麦,像挑在风中的旗子,长势很快。立夏之后,麦头分出来,越长越饱满。如果在这个阶段,天气晴好、气候干爽,非常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10)

实践出真知。农村的很多俗语、谚语和老话,都是通过多年的劳动和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特别是关于农事天气变化、影响庄稼收成的农谚,既朴素生动又有相当的科学性。

希望三月初七这天,有半天雨、午后雨和南风雨,这就预示今年的庄稼会有好收成、有好光景,家家户户生活幸福安康,国泰民安,物阜民丰,再无疫情影响。

七月半不能出门是迷信吗(农村老人说三月怕初七)(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