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1月21日讯(记者陈俊 通讯员正义)恩施市多家美容机构无证经营,器械无中文标识,甚至有的生活美容场所违规从事医疗美容15日以来,该市卫计部门加大力度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和无证行医专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一批、联合移交一批、重点曝光一批大案要案和不法分子,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美容院无证经营怎么处罚?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美容院无证经营怎么处罚(不知道还要办卫生许可证)

美容院无证经营怎么处罚

楚天都市报11月21日讯(记者陈俊 通讯员正义)恩施市多家美容机构无证经营,器械无中文标识,甚至有的生活美容场所违规从事医疗美容。15日以来,该市卫计部门加大力度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和无证行医专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一批、联合移交一批、重点曝光一批大案要案和不法分子。

11月15日,恩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来到州城各大商住楼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多家美容工作室的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未在卫生防疫部门申办《卫生许可证》、店内美容医疗器械无中文标识和产品检测报告等多个非法行为。执法人员对所检查的工作室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场所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美容店员工称不知道还要办证

11月15日上午,恩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执法人员来到州城九立方、三立时代广场等商住楼内进行了突击检查。

舞阳坝九立方商住楼共有三个单元,每栋楼下都有一些“纹眉、除皱、美体”等美容工作室的广告牌。当天,九立方三单元13楼的艾薇拉美容工作室内有多名顾客正躺在床上做“水光针”等美容项目。店主没在,全权委托一名店员配合检查。

该工作室内摆有一排美容仪器,店员介绍有减肥、脱毛等具体功效。“上面全是韩文,没有中文标识。能把产品说明书和检测报告拿出来看一下吗?”店员回答执法人员说,这些仪器已经购买3年时间,除了仪器,其他都已不见了。

执法人员质问店员是否有取得卫生许可证时,店员表示正在办理中。“没有取得卫生许可证是不允许经营的,工商营业执照后面也有注明,在取得相关许可证后才能合法经营,这些你们都不知道吗?”

“我们还真不知道要办理什么卫生许可证,恩施好多做生活美容的都不知道要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大家都没有这个意识,更何况还有医疗美容的。”该店员直言。

当天,执法人员对店员宣传了生活美容、医学美容的范畴,并对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要求店内5名员工办理健康证、场所取得卫生许可证。同时,向供货商索取产品检测报告,使用美容设备向生产厂家索取使用说明书和产品检测合格报告。“在此之前,未整改到位就不允许营业,我们会随时到店内来检查。”执法人员告知店员。

生活美容店违规注射玻尿酸

当天,执法人员还来到九立方一单元的俪都美容会所,该会所门前、店内的广告上都打有“带脉保养疏通、淋巴排毒”等美容保养项目。

店内设有多个小房间,房间内有顾客正在做按摩。执法人员对美容场所的账本和进货单进行检查,发现有注射瘦脸针等涉及到医疗美容的项目。“你看,账目上竟然有玻尿酸注射……”执法人员在该店收费账目上发现玻尿酸注射等多个涉及到微整形的医疗美容项目。对此情况,执法人员将进一步调查。同时,要求该店必须加强对公共用具的清洗消毒,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还将在该店等其他美容工作室贴上“生活美容场所禁止开展医疗美容”的警示宣传图。

当天,执法人员还在九立方、三立时代广场等商住楼内还发现美容场所从业人员无“健康证”、场所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同时还涉嫌“挂羊头卖狗肉”的美容兼整形的非法经营行为。

执法人员对这些美容场所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禁止在整改达标之前营业。下一步还将对这些美容场所张贴“生活美容场所禁止开展医疗美容”的警示宣传图,发布美容消费风险预警信息,提升消费者辨识能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非法生活美容、医疗美容场所及行为。

卫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医疗美容服务前,要高度重视风险控制。首先要注意商家的资质,消费者应当选择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美容机构,医生必须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和相关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资格证件,护士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注意其医疗服务项目范围。

其次,在实施治疗前,就医者本人和亲属必须充分了解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慎重做出选择,并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消费者在进行医疗美容服务时应同时向医疗美容机构索要病历、特殊医疗服务合同、发票等相关票据,以便出现消费纠纷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恩施市卫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生活美容场所不具备开展医疗美容的资质和条件,是严禁开展带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等医疗美容项目的,不要相信生活美容场所这些美容广告: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针、美白针、瘦脸针、羊胎素、胶原蛋白,填充、线雕、埋线、开眼角、双眼皮、去眼袋、提眉、隆鼻、鼻唇沟、丰胸、乳房(再造、发育、提升、变挺)、膨体、假体、吸脂、溶脂,光子嫩肤、激光袪(除)皱、因子、小 v脸、瘦身、眼部综合、微整形等。

消费者在接受整形美容活动中,一旦遭遇非法美容材料侵害或被无资质的生活美容院、“黑游医”欺骗导致身体伤害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所使用的药品及医疗器械可以投诉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可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并申请鉴定,同时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举报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